西汉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西汉文物古迹邮票。

汉五铢
1975 台湾 古代钱币邮票 (4-3)

汉五铢:此钱称为上林5铢钱,面文「5铢」,重亦为5铢,汉武帝时,令上林三官(铸钱机关)铸5铢钱,通行于全国。从此,5铢钱直至隋朝,行用七百余年,此为我国货币史上,行用最久之货币。

西汉 禽适将军章 小篆
1979 台湾 中国文字源流邮票 (4-3)

西汉 禽适将军章 小篆:小篆系秦始皇26年灭6国,兼并天下时所制定之标准字体,中国文字至此时始称统一。至汉代篆书,承秦之余绪,又自出新裁,篆意时有变化。小篆特点为曲线圆写,结构谨严,笔划匀称,遒丽庄重,在中国文字学及书法艺术上,均有极大影响。

简牍档案·汉代木牍
1996 中国 中国古代档案珍藏 (4-2)

简牍档案·汉代木牍:在中国古代纸张出现以前,竹木曾作为一种公私文书的载体,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称作简牍。1993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出土了一批木牍和竹简,其中六号墓中出土的“集簿”等10余方木牍和“东海郡属吏行视日记”等70余支竹简,上面详细记载了东海郡的上级、行政建制、吏员设置、任命、升迁、考勤、巡行视察等情况,是迄今已发现的我国最早和较为完整的一份郡级行政单位文书档案。邮票画面上的木牍长23厘米,宽7厘米,亦出土于6号墓,根据内容暂定名为“占取(娶)妇嫁女、问行者、问墼者、问病者、问亡者等的术数图局”。画面背景为一块同样大小的木牍,作了局部放大,它的正、反两面均用恭谨的隶体墨书竖写,共4 000多字,暂定名为“太守·都尉府暨县、邑、候国吏员集簿”。图案色彩与龟甲不同,呈现出一种木质的暖和的感觉。

舞乐
1999 中国 汉画像石 (6-3)

舞乐图:原石高108cm,宽58cm,本世纪30年代出土于江苏徐州沛县栖山,是西汉末或新莽时期的。1944年曾被日本人盗运到连云港准备偷运出境,后被追回,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原图分为三层,上层是舞乐图,中层是六博对饮,下层是车马图。邮票图案选取的是上层,图中1人抚琴弹奏,旁边1人似在伴唱,在悦耳的乐声中,舞女舒展长袖,翩翩起舞,右边1人在几案上做“倒立”表演;展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优美画面。长袖舞是汉代的宫庭舞蹈,它翘袖折腰,舒展奔放,成为代表汉朝时代特征的舞蹈样式,因而此图是研究汉代音乐舞蹈的珍贵文献资料。

青龙瓦当
2000 中国 龙形文物 (6-3)

青龙瓦当出土于陕西西安汉城遗址,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瓦当一般为泥质烧制,是遮挡屋檐前端筒瓦的瓦头,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圆瓦当是由半圆瓦当发展而来的。汉代以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代表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迷信它们有吉祥和避邪的作用。青龙瓦当即是秦汉四神瓦当中的代表作。邮票上的圆瓦当龙纹呈蛇状形态,龙的躯体作“S”形蟠曲飞舞,四肢、须发随着舞动的躯体而飘飞,虽然四肢三爪还带有走獣的遗痕,尾部也有虎尾的影子,但在这飞扬流动的节奏中,也显出一种雄浑的气势,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羽纹铜凤灯
2016 中国 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 (2+1MS-MS)

西汉羽纹铜凤灯,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头、冠、颈、翅、尾、足各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匀称。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凤鸟背部有一圆孔,用以放置长柄灯盏。凤鸟口内衔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蜡锥柱上方。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中空,可以贮水。当灯盏中的蜡烛点燃时,烟灰经灯罩纳入颈管,再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入水中。 此羽纹铜凤灯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造型独特。该灯凤鸟造型,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寓意吉祥,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二是工艺先进。该灯的铸造采用了汉代分铸法;纹饰采用西汉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的一种新兴錾刻花纹工艺。三是构思巧妙。在油灯上加装导烟管,将环保思想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制作中,是汉代首创,在世界灯具史上也处于领先地位。类似功能的汉代灯具不断被考古发掘,如河北出土的长信宫灯、山西出土的彩绘雁鱼铜灯等,说明利用清水净化烟尘的科学思想在西汉时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汉代鎏金铜蚕
2018 中国 丝绸之路文物(一)(4-1)

汉代铜器,国家一级文物,于1984年在陕西省石泉县前池河被谭福全淘金所得,高5.6厘米,腹围1.9厘米。铜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有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熟悉蚕的生理结构。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邮票图:汉代木轺车,邮票背景和边纸:沂南汉墓画像砖《迎宾图》局部 1)
2020 中国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1MS全)

轺(yáo)车是我国古代专供上层贵族或帝王乘坐的一种交通工具。因为制作材质易腐朽,在我国考古史上,很少能见到木轺车出土。1977年,西宁市彭家寨汉墓中出土了一套木轺车明器,不仅为今人研究汉代车舆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还证明了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对河湟地区统治的规格等级。木轺车是我国古代官员及邮吏乘坐的一种交通工具,也可视为汉代邮政出行、运输工具的缩影。西宁彭家寨出土的汉代木轺车已在青海省博物馆得到了妥善珍藏。

汉·凸瓣纹银盒 广州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2021 中国 丝绸之路文物(二) (4-1)

汉·凸瓣纹银盒:这件银盒,是1983年出土于广州南越王赵眜之墓。盖身相合,呈扁球体;盖面隆圆,顶部有两圈凹线弦纹,构成一圈宽带。银盒盖的外周及腹部为对外交错的蒜头形凸纹,每个蒜头形外凸内凹,错综有序、交相辉映的明暗对比,铸造过程中使用捶揲工艺制作制作,使全器折射出贵金属器皿独有的美。银器的纹饰与造型具有浓厚的波斯文化特征,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其极有可能是一件舶来品。

汉·白虎瓦当
2022 中国 虎形文物 (6-3)

汉·白虎瓦当:汉代,直径18.7厘米,边轮宽2.1厘米,厚2厘米。圆形,泥质灰陶。围绕中心乳柱以浮雕手法饰一白虎,其全身条纹,张口举爪,虎尾弯曲,劲健有力,神态威武。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错金铭文铜虎节
2022 中国 虎形文物 (6-4)

汉·错金铭文铜虎节:汉代,长19厘米,高11.6厘米,厚1.2厘米。器身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驲’。南越王博物院藏。

汉 辟邪
汉 玉壁
1961-1962 台湾 古物邮票 (18-12,18)

汉 辟邪 玉器。高9.5公分,长13.6公分,宽3.4公分,配有木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

汉 玉壁,玉器。直径13.8公分,孔径5.6公分,厚0.5公分,配有木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

汉 墨玉牧羝
1970 台湾 古物邮票 (6-5)

汉 墨玉牧羝:玉器,高12公分,长15.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4)

汉 玉兽
汉 玉图章
汉 玉骆驼
汉 玉辟邪
2019 台湾 故宫玉器邮票 (4全)

汉 玉兽:圆雕带翼神兽,后腿弯曲跪坐于地。神兽为虎首,张口露齿,下巴有胡须,头后则有卷曲的鬃毛,并有长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5)

汉 玉图章:原为汉代玉剑璏的局部,经后代修整后嵌于方形铜印之中,印钮为圆雕玉熊。原为温润白玉,现已沁成褐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

汉 玉骆驼:骆驼跪伏在地,线条柔和,本为汉代的圆雕动物,入藏清宫后改为搁放毛笔的笔山,腹部刻有清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7)

汉 玉辟邪:原为青白玉质,因年代久远沁染成黑润色泽。神兽有双翼,獠牙外露,不怒自威,四肢蹲伏,作势欲跃,充满撼天震地的气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8)

汉 玉卮
2019 台湾 故宫玉器邮票 续 (4-3)

汉 玉卮:本件玉卮原为四千年前素面的玉琮,在二千年前的汉代被改制为现今的模样。改制过程中新加器底以成为容器,并利用外凸的些许玉料琢磨出伫立的凤鸟及在云雾中倏忽隐没的神兽,堪称玉器艺术的杰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9)

汉 龙纹玉环
汉 兽猴纹玉璧形器
2022 台湾 故宫玉器邮票 (4-1,4)

汉 龙纹玉环:整体虽然是稳定的圆形,设计者利用神龙的双眼和头颈共同形成向右下倾斜的视觉力量,配合左右外张的足爪,即刻创造出不凡的气势和向前腾跃的动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0)

汉 兽猴纹玉璧形器:三只神兽环绕一周,其间攀附了两只猿猴和一尾长蛇。神兽的头、身、足、尾接续成蜿蜒波形,头颈、前后双足各自扭转朝向不同方向,由此形成强大的视觉力量和动态错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1)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是规模最大的西汉帝王陵,也是西汉五陵之一。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茂乡,故称茂陵。陪葬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

它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与兴平市之间的五陵塬上,属咸阳,距西安约40公里,陵的封土,略呈方锥体形,平顶。现建有茂陵博物馆,是西汉断代史博物馆,馆藏文物量多质优,国宝级14件,且风景优美。

茂陵周围还有霍去病、卫青、李夫人、霍光、金日磾、公孙弘、阳信公主、上官桀等人的墓地。霍去病墓和汉武帝茂陵一起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代鎏金铜马
2018 中国 丝绸之路文物(一)(4-2)

鎏金铜马是陕西兴平西吴乡豆马村茂陵一号随葬坑出土的一件文物,体长76厘米 通高62厘米 重25.5千克,就地于陕西茂陵博物馆藏。该马造型以写实手法表现,外观肌肉丰满,筋骨强健,体态匀称,栩栩如生。

马王堆汉墓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渡乡(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境内,临浏阳河,为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利苍妻子辛追及其子利狶或兄弟三座墓葬。1971年12月,湖南省博物馆开始对该墓葬的一号墓进行发掘,并于1973年至1974年对二号墓和三号墓进行发掘。在这几次发掘中,墓葬内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为长沙国丞相利仓之妻辛追)和颇具研究价值的众多随葬品。这些出土文物使这次发掘成为世界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同时也于2009年被列为“近年来长沙市十大考古发现”。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内辟有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分为墓葬出土文物陈列和墓坑遗址陈列二大部分。

天上
人间
地下
马王堆汉墓帛画
1989 中国 马王堆汉墓帛画 (3+1MS全)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东屯渡乡(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是马王堆汉墓的众多随葬品之一。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帛画覆盖在一号墓即辛追墓的内棺上,呈T字形,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西汉初年的神仙方术思想,学者认为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

上部描绘天界: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八个太阳。左上角一弯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画着奔月的嫦娥。日、月之间,端坐着一个披发的人首蛇身天帝(有认为是女娲,或烛龙、太一、伏羲等等),一条红色长尾自环于其中。周围有仰首的立鹤,是属于天上的瑞鸟仙禽。下方有骑兽怪物悬钟铎于空中,钟上有俯身的鸿雁,旁有神龙张嘴呼啸。有一道天门阊阖与人间相隔,两豹攀腾门上,还有守卫的门吏(有认为是帝阍或大司命、少司命),拱手对坐。

中部描绘人世间:上端为由华纹、鸟纹构成的三角华盖,盖上站立两只凤凰,盖下展翅飞翔一只有翼怪兽(有认为是鸱鸮或飞廉)。一位拄杖老妇人面向西方,可能是墓主人形象。其前有两人(有认为是方士或仆役)捧案跪迎,后有三侍女随从。两侧有两龙,交错于玉璧,下有身着白衣、长著翅膀、似人非人的人首鸟身羽人相望。再下面有一设祭的食案,陈列俎豆,表示以酒食献祭给死者。有数人正踞案对饮,似乎是家属在给老妇送行。

下部描绘冥界:一位裸体的力士(有认为是禺强或鲧等等),作马步下蹲,双手向上托举著象征大地的白色扁平物。他站在两条交缠着的水族动物鲸鲵身上,鲸鲵尾端有两只异兽。在大地和冥界的交界处,有两只灵龟浮游,龟壳上有鸱鸟站立。

中山靖王墓或称满城汉墓,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陵山,共有两座,分别属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1968年满城汉墓因国防施工被意外发现。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高祖刘邦的四代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八个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庶兄。公元前154年,刘胜被封为中山国的第一代国王。他死于公元前113年,统治中山国达42年之久。刘胜墓于1968年5月在河北省海城县城西南约1.5公里的陵山被发现,同时在该墓北面100多米处又发掘出同样规模的刘胜妻窦倌的墓葬。中山靖王夫妇墓系穿岩而建,地面不起坟。墓室布局完全模仿地上的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建筑考究,陈设华丽,堪称豪华的地下宫殿。墓室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组成,总长50余米,容积近3000立方米。墓的南耳室为车马房,放置着出行和狩猎用的车马;北耳室做库房,几百件陶器内盛放着酒和各类食物;中室做日常起居分厅堂,陈设着帷帐、漆案及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具;后室为卧室,放置着棺醇和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用具。墓室内筑有瓦顶木屋式建筑,放置棺醇的后室还遍涂红漆,显得富丽堂皇。刘胜夫妇都穿着金缕玉衣入葬。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达官显贵死后特制的殓服,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用金丝连接。这两件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的汉代玉衣,对研究古代丧葬制度以及玉衣的发展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中山靖王墓共出土铜、铁、金、银、陶、玉、石、丝织、漆等各类质地的文物一万多件,其种类之丰富,制作之精美,世所罕见。这套邮票选用4件器物,均为国宝级或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长信宫灯
1973 中国 出土文物 (12-8)
长信宫灯
蟠龙纹铜壶
错金博山炉
朱雀街环杯
2000 中国 中山靖王墓文物 (4全)

长信宫灯: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其造型为一体态优美的宫女跪坐执灯,通体鎏金。现藏于河北博物院。长信宫灯是集照明、装饰、防污染于一体的精美灯具。其外型为一个宫女跪着双手执灯形象,宫女左臂托灯座,右臂上举,袖口下垂形成灯罩,灯罩可以开合,灯盘可以转动,能随意转动照射方向和调节灯光亮度。宫女的右臂和身驱都是中空的,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顺着右臂进入体内沉积,不致弥漫空中,污染环境,全灯各部均可拆卸,便于清洗烟尘。长信宫灯是一件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高度结合的罕见工艺品,充分表现出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制灯技术的高超水平,它与同时出土的金缕玉衣一样,都为世界各国所惊叹。

蟠龙纹铜壶:通高59.5厘米,腹径37米。通体用鎏金、鎏银作装饰,口部、颈部和底部做出鎏银装饰纹带,器盖和器身用鎏金做出龙凤装饰,器盖饰3只金凤,器身饰4只相互蟠绕的金龙,整个器物龙飞凤舞,金银辉映,颇为富丽堂皇。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错金博山炉:通高26厘米,腹径15.5厘米。炉的坐把透雕成三条蛟龙腾出水面状,龙首擎托炉盘,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然后用金丝刻画细部。只见山峦林木葱葱,神兽出没,虎豹奔腾跳跃,猎人巡狩于山石间,一幅山景狩猎图跃然于尺寸之间。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朱雀街环杯:造型为一个口街玉环的朱雀立于两高足杯之间的獣背上,朱雀展翅翘尾,神采飞扬。器物为放置化妆品所用,通体用金丝镶错出纹饰,其间还点缀着色彩斑斓的绿松石,显得格外华丽美观。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汉渭陵中国汉元帝刘奭及其皇后王政君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由陵园和陪葬区两部分组成。陵园平面为方形,边长400-410米。陵墓呈覆斗形,底边长175米,顶边长50米,高25米。其西北380米为皇后王政君陵;东北350米为傅昭仪墓;东北800米有王凤、王莽妻和冯奉世等陪葬墓12座。

近景文物为汉代白玉仙人奔马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4+1MS-4)

玉仙人骑马,高七厘米,首尾长八点九厘米。这种以现实中的马为对象、经过神化了的天马艺术形象,在以前是较少见的。玉马昂首嘶鸣,躯体肥壮镖悍并具有流线形,前腿扬起,四肢劲健有力,尾巴作翘起的弓形,充分塑造出一个气吞山河昂首长啸的骏马形象。马上骑一羽人方士,神态自如,一手扶马颈,一手拿着求得的长生不老的灵芝草。为了表现方士骑的不是一般的马,采用装饰线刻的手法,在腹部两侧刻划了两个对称的带有装饰性的线刻翅膀,并在长方形底座上以及支撑马腿和马尾的玉柱上,以流畅的线条刻划了具有装饰趣味的缠绕云纹图案,象征神马腾云驾雾。

1965年冬,当时周陵公社陵召大队社员在咸一支(渭惠渠北)兴修水利时,在新庄村西、渭陵北约400米土壕内挖出该件文物后上交咸阳博物馆。

楼兰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见楼兰故城遗址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西汉东汉不详,暂归西汉
  • 文物/中国/西汉.txt
  • 最后更改: 16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