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源文件讨论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Share via Share via... Twitter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Telegram WhatsApp Yammer Reddit最近更改Send via e-Mail打印Permalink × 目录 明朝 边景昭 夏昶 沈周 周臣 杜菫 唐寅 文徵明 吕纪 仇英 陆治 王问 周之冕 宋旭 孙克弘 董其昌 项德新 张瑞图 李流芳 张宏 胡正言 蓝瑛 王铎 陈洪绶 无名氏 明朝 艺术 这里所列的是明代艺术,包括绘画、书法、篆刻邮票。 边景昭 边景昭,字文进,(1355年-1428年)明朝永乐、宣德年间的画家,福建延平府沙县(今福建沙县)人,祖籍陇西(今属甘肃)人。擅长花鸟画,其花鸟画以工笔重彩法见长。代表作品有《三友百禽图轴》、《百喜图轴》。 明 边文进 梅花幽鸟 2008 台湾 台北2008第21届亚洲国际邮展纪念 (4-1) 明 边文进 梅花幽鸟:边文进,名景昭。博学能诗,善画花鸟。图绘白梅盛开,一黄眉鵐栖于梅枝引颈顾望,鸟身羽毛松活、枝干曲虬横出,极为逼真传神。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边景昭 三友百禽图 边景昭 三友百禽图 2012 台湾 扇面书画 (2MS全) 边文进为明初重要的宫廷花鸟画家,画风延续北宋黄筌画派工笔重彩传统,并融合南宋院画风格。本幅景致具自然野趣,百鸟群集,不论栖息于地面或枝头上,都显得生意盎然。画中松、竹、梅和石为主要架构,其间穿插近百只鸟类,亦极具装饰性。明代宫廷绘画常有吉祥意义,此作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象征耐寒不凋的志节,竹和「祝」谐音,松表长寿,也有贺寿之意。所画鸟类计97只,未达百却以百为名,取此吉数,表示丰足之意,且既为宫廷所作,或有「百鸟朝凤」之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夏昶 夏昶(1388年-1470年),字仲昭,号玉峰、自在居士,直隶昆山县(今属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朝画家,官员。 夏昶善于绘事,墨竹师法王绂,为当时最会画竹之人,达官贵人争购之,时称“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声名更远扬海外绝域,“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诸国悬金争购”。 明 夏昶 奇石修皇图 1977 台湾 岁寒三友图古画邮票 (3-3) 奇石修皇图:纸本,轴,横104.7公分,纵275.1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市)人。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明 沈周 人物 1973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4) 明 沈周 人物: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沈周秋林独步图 1982 中国 明清扇面画 (6-1) 明 沈周 庐山高古画 1988 台湾 明沈周庐山高古画邮票 (4全) 庐山高(轴),本幅纸本,浅设色画,横98.1公分,纵193.8公分。为明代四大家之一沈周(公元1427一1509年,江苏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于成化丁亥(1467)年41岁时,祝乃师70岁寿所绘。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工力,更觉浑朴雄健。山石先以淡笔皴染,再用浓墨逐层提破。云光山色,极为精采。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周臣 周臣(约1450 - 1535),字舜卿,号东村,明代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山水人物,画法严整工细。 周臣是院体绘画的高手,在成就上被认为可与戴进比肩,但互有所长。其山水师承陈暹。曾经刻苦临摹李唐、李成、郭熙、马远等宋人作品,尤得李唐之精髓。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其人物画也异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 《柴门送客图》为其代表作之一,取杜甫“相送柴门月色新”诗意。此图以隐居生活为表现题材,画面描绘一文人携琴访友后,主客二人分别时依依不舍,明月高挂在高空,船工却已在船头熟睡,直至客人即将登船尚未酲来。人物神情刻画生动,衣纹线条硬直而疏简。长松、坡石、芦萍用笔率意放纵,水墨刚劲,用笔娴熟,气韵贯畅,反映了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闲雅情趣。在表现这类隐逸生活题材时,画家不同于历代文人画追求荒率空寂的意境,而是赋予雄伟辉弘的气势,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特色。 周臣有两个特别著名的学生,是吴门四家中的唐寅和仇英,此二人青出于蓝,在当时名气已超过周臣。据传唐寅以画成名之后,因疲于应酬,常请周臣代笔,故唐寅流传之作,多有周笔,非慧眼不能辩识。 明 周臣 山水 1975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3) 杜菫 杜菫(生卒年不详,一说1465年-1509年)本姓陆,出继杜氏,字惧男,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明代画家,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约活动于明代中期(1465至1509年间)。成化(1465-1487)初,应进士试不第,绝意进取,遂以文人及职业画家的身份寓居北京,亦往来南京、江苏等地,与当时著名的文人仕宦多有交游。根据画史著录,杜堇兼擅人物、界画、山水、花卉。 现存画迹则以人物故事画为主,除白描风格外,亦有继承南宋院体风格设色精致的工笔人物画。他的画作对明代中后期人物画影响深远,如唐寅的人物画风,便明显受到杜堇的影响。 玩古图 杜菫作 1993 台湾 1993亚洲国际邮票邀请展纪念 (1MS全) 《玩古图》为杜堇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并反映了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赏玩品鉴古书画器物的风尚。画中描绘滨水庭园一角,两名士人在硕大屏风前赏鉴长案上的鼎彝古物,前方女童持扇扑蝶,另有侍童携来画轴和围棋盘,朝斜后方解开琴套、准备香具的仕女走去。画中家具器用雅致华丽,说明著主人的财富与品味,然此非杜堇意欲表现的重点。他在画上五行雅秀的款题,赋予“玩古”更严肃的意义: 玩古乃常。博之志大。尚象制名。礼乐所在。日无礼乐。人反块(愧)然。作之正之。吾有待焉。柽居杜堇。柬冕征玩古图并题。予则似求形外。意托言表。观者鉴之。 杜堇认为若发挥“博古”的精神,透过详究古物的形制名称,理解寻索古代礼乐制度,便可将看似逸乐的耳目之玩,提升成如同孔子所言“好古敏求”的积极作为。画中长须文士蹙眉审视的专注情态,及其主要的品鉴对象并非一般琴棋书画,而是上溯三代的古青铜器,展现了杜堇寓道于画的特别设计。1)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4日),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直隶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据称唐寅作画时间甚早,而且无师自通。吴一鹏在《贞寿图卷》上提款:“岁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诣如是,岂非天授!”早年唐寅可能也跟文徵明一样,向沈周学画。如王穉登在《吴郡丹青志》中的《沈周先生传》里写:“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征明)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但如今所看到唐寅的画作中,有沈周影响的风格很少,可能早年作品亦多不存,所以难以知道。 唐寅较为人所理解的,是拜画家周臣为师。研究认为他也许是在泄题案之后,才开始向周臣请益。由于周臣的画风远摹南宋画家李唐、刘松年,所以唐寅的作品也多被人认为有李刘风格。美术史对唐寅山水画的讨论中有周臣代笔的问题,目前仍没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唐寅的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出名,亦有花鸟竹石的作品存世。一般而言,都将唐寅的绘画风格分做三期,但由于许多有纪年的作品多集中在唐寅的晚年,早年的风格分期便有许多争议。唐寅书法亦好,早年的书风比较靠近颜真卿,后来比较接近李邕、赵孟𫖯。 自明末以来,在讨论唐寅作品,均把他分到吴派,并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画家并称“吴门四家”,或称“明四大家”。但唐寅的画风与沈周、文徵明并不相同,而严格来说,也不能将唐寅的风格迳归为吴派。因为相较于一般吴派多追随元四大家的画风,唐寅作品里元四家的影响相当的少,反而有比较多南宋院画家的影子。但多数的人,都称唐寅是揉合“南”、“北”的重要画家。 明 唐寅 山水 1975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4) 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唐寅枯木寒鸦图 1982 中国 明清扇面画 (6-2) 明唐寅溪山渔隐图 1986 台湾 溪山渔隐图古画邮票 (5全) 明唐寅溪山渔隐图:原图为绢本设色画,横351公分,纵29.4公分。所绘溪山渔隐图,江干岩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座落丹枫岸石掩映间。水面舟艇客与。舟上渔人或垂纶放钓。或横笛濯足。或拍掌击节和歌。屋内则促膝对酌。或凭栏观钓。或策杖闲步。画法苍古。用笔劲利。设色明艳。清雅幽丽。神采逼人。堪称为唐寅灵腕之妙品,极富艺术价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0 香港 香港馆藏选粹-至乐楼藏品选 (6+1MS-4,5,6) 桃花菴 文徵明 文壁(1470年-1559年),字徵明,中年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祖籍湖广衡阳,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家”或“吴门四杰”);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派领袖。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后来文徵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在文徵明二十二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生。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待诏(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他的传世书法有《醉翁亭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四体千文》、《草书千字文》、《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仇英画赵孟𫖯写经换茶图文徵明书心经合璧》等;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关山积雪图》、《仿赵伯骕后赤壁图》等;著有《莆田集》。 明 文徵明 山水 1975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2) 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隶书·跋范庵书石湖诗 1978 台湾 中国书法艺术邮票 (5-3) 跋范庵书石湖诗(隶书):纸本(册),横15.8公分,纵15.7公分。墨迹内容为「予訏范庵先生行书为近时海内第一此非区区私言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文徵明 后赤壁赋图 1987 台湾 文征明后赤壁赋图古画邮票 (10全) 后赤壁赋图为绢本设色画,横541.6公分,纵31.5公分,系明代四大家之一文徵明于戊申(1548)年79岁时仿宋赵伯骕后赤壁赋卷所作。据仲子文嘉跋:先是吴中士人家藏有赵伯骕后赤壁图,吏员欲取之以献时宰严嵩之子世蕃,而主人吝与。征明语之日:「岂可以此物贾祸,吾当为之重写,或能存其仿佛」。因为是卷。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局部 1997 中国 茶 (4-4) 邮票画面为明代吴门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文徵明的纪实之作《惠山茶会图》局部。文徵明(公元1470—1559年)初名壁,后以字行,更字征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为诗、书、画三绝的名士,谈泊仕途,陶醉于书画诗文的创作、鉴赏与切磋之中。《惠山茶会图》是它记录1518年清明时节,偕好友蔡羽、汤珍、王宠在无锡西部惠山游春,煮茶品茗、赐诗吟诵的情景,是文徵明中年时期的得意之作。该长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邮票画面只选取了原画的左半部分,内容高雅,健康,从中可以领略到我国古代文人茶道中,以茶会友,清节励志的进取精神。 明代文徵明 行草扇面 明代文徵明 行草扇面(竹质) 2016 台湾 扇面书画 (2MS全) 本篇行草扇面为七言律诗一首。现藏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明代文徵明 品茶图 轴 2016 台湾 故宫古画邮票 (3-3) 品茶图:描绘文徵明与友人品啜雨前茶的场景草堂中二人对坐品茗清谈;堂外一人过桥行来一场小型的文人茶会即将展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吕纪 吕纪(1477年-卒年不详),明朝画家,字廷振,号乐愚,一作“乐鱼”。鄞(今浙江省宁波市)人。 弘治中为内廷作画,官锦衣卫指挥。善长花鸟画,近学边景昭,远师南宋院体,除擅长妍丽沉稳的工笔重彩以外,也能冶林良、孙隆为一炉,作水墨淡色写意,不拘一格,多画凤、鹤、孔雀、鸳鸯之类。所作生意流动,设色鲜丽;泉石布景,也点染烟润,清新有致。亦写山水、人物。与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代花鸟画的主要作家之一。他的工笔作品有《桂菊山禽》等,写意作品有《残荷鹰鹭图》等。据记载,他还能以特殊的命意进行“画谏”。他们同中异的艺术成就,不仅承袋了中国花鸟画“写意”、“寓意”的优秀传统,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明 吕纪 草花野禽图 1969 台湾 花鸟图古画邮票 (4-1) 草花野禽图:原画为明人吕纪所绘,纸本设色,横58.7公分、纵146.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吕纪 芦汀来雁明 吕纪 秋渚水禽 1996 台湾 一九九六第十届亚洲国际邮展纪念 (4-3,4) 明 吕纪 芦汀来雁,秋渚水禽: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吕纪 杏花孔雀 2008 台湾 台北2008第21届亚洲国际邮展纪念 (4-2) 明 吕纪 杏花孔雀:吕纪,字廷振,号乐愚,一作乐渔。此画整体风貌,杏花牡丹,嫣红粉白相映,一派春日欢欣。画法杏花圈瓣,孔雀翎毛,用笔沉着而精工。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 仇英(约1494年-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中国明代画家,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生年不详,考订约生于弘治甲寅(一四九四年),卒于嘉靖壬子(一五五二年)秋冬之际。吴门四家之一。 仇英早年尝为漆工、画磁匠,并为人彩绘栋宇,后为文徵明所称誉而知名于时。后来仇英以卖画为生,周臣赏识其才华,便教他画画,仇英临摹宋人的画作,几乎可以乱真,例如《清明上河图》。仇英作品题材广泛,擅写人物、山水、车船、楼阁等,尤长仕女图,擅长界画。 仇英画迹流传不多,现传仇英作品,多为后世之模本,皆市井伪托之作。其作品有:《金谷园图》、《汉宫春晓图》、《右军洗砚》、《职贡图》、《文姬归汉图》、《柳塘渔艇》、《桃村草堂图》、《上林图》、《观瀑图》、《梅石抚琴图》、《秋江待渡图》、《九歌图》、《子虚上林二赋图》、《赤壁赋图》、《桃源仙境图》、《陆羽煎茶图》、《孤山高士图》、《王子献移竹图》、《修禊图》、《蕉阴结夏图》、《桐阴清话图》、《赵孟𫖯写经换茶图》等。 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局部)汉宫春晓图(局部) 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局部)汉宫春晓图(局部) 1973 台湾 汉宫春晓图古画邮票 (14全) 汉宫春晓图为绢本设色长卷(横574.1公分,纵30.6公分)系明人仇英所绘,宫殿楼阁,山石卉木,宦侍宫娥,各执其事,描绘宫中嫔妃生活极为生动。画始于宫庭外景,晓烟中露出柳梢,花柳点出「春」,晨烟点出「晓」。围墙内一湾渠水,鸳鸯白鹇飞翔栖息。 1宫女领3孩童倚栏眺望水上飞鹇。宫室内2宫女冠袍持宫扇,似待参加仪仗。 1宫女凭栏望窗外孔雀。 2便装宫女,1饲喂孔雀,1依傍门后。户外1人提壶下阶,3人分捧锦袱杂器侍立,1后妃拢手危立,注视宫女灌溉牡丹,牡丹左方1女伴随两鬟,1鬟浇花,1鬟持扇,上方填画屋宇阶棂。有1树似梨开白花,树下有人摘花承以金盆,有人采花插鬓,有人持扇迤逦而来。再左平轩突出,轩内女乐1组,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有鼓弄乐器者,有持笙登级者。轩后屋中2人正在整装。阶下6入围观地下1摊花草,同作斗草之戏,其余2人正匆匆赶来。上方门内2人却罢琴卧地读谱。正屋一大群人,奕棋、熨练、刺绣、弄儿,各有所事。阶下6人,捧壶携器闲谈。左厢2人弄乐。再左正屋中1人似后妃,画工为之写照。另有10余人拱卫侍从。最后宫女1人扑蝶于柳梢。柳外宫墙,男卫4人,分立于宫墙之内外。全卷于1组女乐处分为上下两辑,合之则为1卷,画工精细,色彩雅丽。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仇英 人物 1973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3) 明 仇英 人物: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仇英 山水画 1980 台湾 明仇英山水画古画邮票 (4全) 明仇英所绘山水画:原画133.4公分,纵155.4公分,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陆治 陆治(1496年-1576年),字叔平,别号包山子,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弘治九年(1496年)生。世代耕读,其父与文徵明有交谊,遂从学于文徵明门下。早年为诸生,屡试不中,转为书画,善画山水、花鸟。隐居支硎山。万历四年(1576年)去世。后人辑有《陆包山遗稿》。作品有《仙圃长春图》传世。 采芝图 陆治作 2020 香港 香港馆藏选粹-至乐楼藏品选 (6+1MS-2) 王问 王问(1498年 - 1576年),明无锡人,生于明孝宗弘治11年,卒于明神宗万历4年。字子裕,号仲山,嘉靖间进士,官广东按察司佥事。工书善诗,尤精绘事,花鸟、竹石,运笔迅速,不多点缀,己足生趣。其殁也,门人私谥为文静先生。 明 王问 拾得像 1975 台湾 人物图古画邮票 (4-3) 拾得像:纸本,轴(横54.4公分,纵117.8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之冕 周之冕(1521年-?),字服卿,号少谷,籍贯不详,为明代书画家。 周之冕本居江苏东徐市,后迁寓郡中。冕以绘画花卉最有神韵,设色鲜雅。冕又擅于注重家禽等雀鸟之饮、啄、飞、止之神态,故使其动笔每见绘物生动,生机一片盎然。 王弇州曾评价其画作道:“写花卉者,无如吴郡,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有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之冕能兼二子之长。”清朝政治人物张若霭亦得周之冕之遗风,参与《石渠宝笈》的编辑工作。 明周之冕竹雀图 1982 中国 明清扇面画 (6-3) 宋旭 宋旭(1525―1606年后),字初穤,号石门、石门山人,(明画录作字初旸,式古堂书画汇考作字初旸,号石门)。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为“苏松画派”的先声,为吴门派支流。博宗内外典,通禅理。善山水,兼长人物。万历间名重海内。师沈周,学有师承,故出笔逈不犹人。其山头树木,苍劲古拙,巨幅大幛,颇有气势。与云间莫廷韩,入芟山社绘白雀寺壁,时称妙绝。赵左、沈士充、宋懋晋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其识款喜用八分书。万历三十三年(一六o五)作罗汉图、平沙落雁图,时年八十一。《嘉兴府志》、《明画录》、《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读画辑略》、《珊瑚网》。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五岳图》卷及上海博物馆藏《天香书屋图》轴等。 五岳图:日观晴曦 五岳图:太华清秋 五岳图:融峰雨色 五岳图:恒塞积雪 五岳图:二室争奇 五岳图:日观晴曦,太华清秋,融峰雨色,恒塞积雪,二室争奇 2019 中国 五岳图 (5全) 《五岳图》卷,明,宋旭绘,绢本设色,纵24.9厘米,横75.9厘米。《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乾清宫 八玺全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此图分别绘制了五岳之中的日观晴曦、太华清秋、融峰两色、恒塞积雪、二室争奇等自然美景,作品采用浓淡相间、虚实对比的手法使画面层次分明。在构图上,画家运用了传统的平远构图法,景物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具较强的深远感。画面用笔粗犷,潇洒秀逸,笔力雄劲,既充实了画面,也体现出明代文人画诗、书、画相结合的时代特色,不求形似,唯求达意,颇得沈周晚年画作沉郁苍茫的风韵。经《图绘宝鉴续纂》著录。 孙克弘 孙克弘(1532—1611),明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子。以荫授应天治中,官至汉阳知府。生性巧慧,声音洪亮,状貌疏野。所居四壁皆画苍松老柏,崩浪流泉,有一种澄泓萧瑟之意萦绕其间。他喜交友,陈继儒谓其“好客之癖,闻于江东,履綦如云,谈笑生风,坐上酒尊,老而不空”。卒年八十(一作七十九)。 天资高敏,刻意书、画,画山水学马远,云山仿米芾,花鸟似徐熙、赵昌,竹仿文同,籣仿郑思肖,时写人物、仙释,兼带梁楷,纵横点缀,皆有根据。名重一时,求绘事者填塞,多命门士应之。善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或著色或水墨,皆极古淡。所居曰东郭草堂,列名迹於秋琳阁,盘礴觞咏,客至如归。晚年屏却一切,仅写墨梅,亦有雅尚。书仿宋仲温,八分宗汉。 明 孙克弘 花卉 1973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2) 明 孙克弘 花卉: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直隶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明朝政治人物,书画艺术家。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锺合称晚明四家。 董其昌绘画擅长山水,师法董源、倪瓒等人,喜纯用水墨。书法初学颜真卿的《多宝塔帖》,之后改学虞世南,又溯及魏、晋,临摹锺繇、王羲之,参以李邕和柳公权,特色“平淡天真”。其山水画如《关山雪霁图》、《秋兴八景册》、《江干三树图》、《山川出云图》、《山居图》属明朝的巅峰之作。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最多,代表作品有小楷书《月赋》,继祝枝山、文徵明后对后世极有影响,康熙帝就酷爱董其昌书法,一生临写董字甚丰,曾遍搜董氏真迹。唯董其昌生前索画者多,董其昌往往请人代笔。 边纸:赠珂雪山水图卷 2019 中国 五岳图 (5-边纸) 边纸:赠珂雪山水图卷 2018 中国 四景山水图 (4+1MS-MS) 赠珂雪山水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项德新 项德新(约1563—?)明代画家。字复初、又新,浙江嘉兴人,项元汴的三儿子,工山水,得荆关法,尤其擅长写生。 作品流传极少,有人得其片纸,珍如拱璧。 明 项德新 墨竹 1973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1) 明 项德新 墨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张瑞图 张瑞图(1570年3月24日-1641年5月2日),字长公,一字果亭,号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等。明朝政治人物,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二十七都霞行乡(今青阳街道莲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探花,天启间趋附魏忠贤阉党,仕至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魏忠贤败死之后,张瑞图被视为阉党,除籍为民。 张瑞图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劲,作品传世极希。 草书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1996 新加坡 亚洲文明博物馆开幕 (4-1) 李流芳 李流芳(1575年-1629年),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泡庵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孝廉,不肯拜魏忠贤的生祠,他说:“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擅画山水,黄宗羲称:“长蘅无他大文,其题画册,萧洒数言,便使读之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传世作品有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作《溪山林屋图》轴。影响黄宾虹等近代山水画家深远。 明 李流芳 山水 1975 台湾 扇面古画邮票-折扇 (4-1) 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宏 张宏(1577年-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明代著名画家,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人物,笔墨有元人古意,是明末吴门画坛的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另外近代学者指出他擅长“地图式绘画”,描绘旅游所见景色,是与其他吴派画家不同之处。 明 张宏 布袋罗汉 1975 台湾 人物图古画邮票 (4-1) 布袋罗汉:纸本,轴(横30.3公分,纵60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胡正言 胡正言(约1584年-1674年),字曰从,明末清初书画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的本质工作是刻印古籍以及保存他的作品,书法、国画以及篆刻他也十分在行。胡正言刻印的代表作为《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 1995-1996 台湾 十竹斋书画谱邮票 (15全) 《十竹斋书画谱》由明末清初胡正言编辑,清代李渔主编的《芥子园画谱》同样是中国流传较早较广的画谱。《十竹斋书画谱》把不同的素材,如梅、菊、竹等加上题诗和解说等内容,图文并茂的编织在一起刻版,并使用了水印套色技术,墨与色都体现了国画色彩浓淡参差的特点,此外还有简单的画史介绍,技法样式论述,成为以前人们初学中国画的必备课本。这些版画古籍保留下来已是非常珍贵,就连后来翻刻得较好的,也已成为当今收藏热点之一。 雕版印刷在宋元时期已有辉煌成绩,至明代胡正言改良成饾版拱花印法,把版面不同彩色部分,先雕成块状小版,堆砌拼凑,有如饾饤,依次套印,更使其升华至艺术之境界。 「十竹斋书画谱」之图绘不仅线条细腻精致,套印精密,且色彩丰富,浓淡有致,为版画艺术之绝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套邮票在1998-2000年再版,面值不同且为红色。 蓝瑛 蓝瑛(1585年-1666年),字田叔,号蝶叟,石头陀,西湖外民,西湖外史,东郭老农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清初中国画家。 蓝瑛一生以绘画为职业,为了丰富了创作内容,曾云游南北四方,饱览名胜古迹。对明末清初之绘画有较大影响,被后人称为“武林派”,或认为他是浙派画家,称其为浙派殿军。明末同时和稍后的如陈洪绶以及金陵八家等著名画家,也都受他的影响。 蓝瑛擅长山水、花卉、兰石,早年师法唐宋元诸名家,尤以习黄公望最有心得,对当代前辈沈周的画也热心效法,笔致工整细润,墨色清淡妍静。对郭熙、李唐、马远也精心研究过。中年于传统画风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笔墨雄浑苍劲,用笔有顿挫,线条粗旷。善写秋景。在作品的题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李成”、“法荆浩”、“仿张僧繇”、 “用云法”等,实则所画都是他自己的面目。他的画作多为大幅山水立轴,图式以高远为主,画法常作青绿没骨山水,设色鲜艳突目,或水墨小青绿淡着色山水。所画青山、白云、红树,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诸色,点染别致,为明代晚期富有变化的山水作品。 蓝瑛 山阴客窗图 2016 台湾 扇面书画 (1MS全) 山阴客窗图:本扇面为水墨画作,笔墨隽雅,但见山林间屋舍错落,溪上一人悠闲行舟,布局颇具巧思。现藏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王铎 王铎(1592年-1652年4月28日),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县(今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明末清初官员,书画家。 王铎博学好古,能作诗、写文章,兼能绘画,开创一代书风。他曾说:“画寂寂无余清,如倪云林一派,虽有淡致,不免枯干赢,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晕,乃为胜,可奈造化。”尤擅书法,姜绍书《无声诗史》称“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锺元常,虽模范锺王,亦能自出胸臆”,学米芾几可乱真[1],有《琅华馆帖》、《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以草书功力最深,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有“神笔王铎”之誉。 顺治三年(1646年)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西山卧游图》(藏山西省博物馆);顺治六年《书画合璧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是年五月作《枯兰复花图》(藏苏州市博物馆);顺治七年(1650年)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支那名画宝鉴》)、《崇山兰若图》(藏北京博物馆);罢官后作《兰石图卷》(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山水卷》(《支那名画宝鉴》)。 王铎 行书饮义楼作诗 2009 香港 香港馆藏选粹 (6-1) 王铎 行书饮义楼作诗: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 陈洪绶 陈洪绶(1598年-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云门僧、迟云、弗迟、悔迟、悔已迟、悔僧、迟和尚,浙江省绍兴诸暨人,明代画家。 明 陈洪绶 梅花山鸟 1977 台湾 岁寒三友图古画邮票 (3-1) 梅花山鸟:绢本,轴,横49.6公分,纵124.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陈洪绶白汉松下提诗图 1982 中国 明清扇面画 (6-4) 玉堂柱石图 陈洪绶作 2005 中国 绘画作品 中国-列支敦士登联合发行) (2-1) 玉堂柱石图 陈洪绶作 2005 列支敦士登 绘画作品 列支敦士登-中国联合发行 (2-2) 玉堂柱石图是中国明代画家陈洪绶的作品,原画横27.4cm,纵30.2cm,设色,绢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国画佳作,用色明丽温和,层次细腻,变化微妙。只见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矗立庭院中,一支玉兰斜向伸出,另一支复瓣海棠亦延伸向上,其间彩蝶在静谧中安然停息。画家以极其工细的笔法,描绘了富有质感的各种物象,使整个画面典雅端丽。 无名氏 明太祖朱元璋 1962 台湾 故宫古画邮票 (4-4) 明太祖朱元璋像。原画为绢本,横51.8公分,纵63.7公分,画家姓名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人 出警图 明人 出警图(局部)明人 出警图(局部)明人 出警图(局部) 1972 台湾 出警图古画邮票 (8全) 明人 入跸图 明人 入跸图(局部)明人 入跸图(局部)明人 入跸图(局部) 1972 台湾 入跸图古画邮票 (8全) 明人出警图及入跸图均系绢本设色画手卷,为宫中南薰殿旧藏。出警图全长2601.3公分,绘皇帝之出京;入跸图全长3003.6公分,写皇帝之还宫。 2图纵高均为92.1公分。图虽为2,其事则1,故合称出警入跸图。此2图均无款识印记,据考系描绘明世宗谒陵之路线,以陆路出,而以水路还。全图以皇帝及其仪卫为主,衬以桃红柳绿,郊野春景之自然景色。出警图自右而左,人马行列路上行进,队伍整齐,前后导从,次序井然。入跸图则自左而右,循水路而归,车辂仪仗,以及大部分之羽林军士,不能乘船者,则傍岸而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人 吉庆图 1998 台湾 钟馗古画邮票 (2-2) 取自「明人 吉庆图」画中钟馗醉后手舞足蹈,身旁有一小鬼扛着大酒坛子之模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背景:明代北京皇宫城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2005 中国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3+1MS-1) 佚名《北京宫城图轴》:绢本、设色,纵163厘米,横97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一幅明初北京紫禁城的俯瞰图。最下方为北京城墙和丽正门,往上依次为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和玄武门,承天门(今天安门)外的金水桥、华表和石狮均有描绘。据研究,图中承天门旁的站立者,是承天门的设计者蒯祥。《北京宫城图》存世有数幅,图案略有不同,南京博物院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各有一幅。 吕洞宾 14-15世纪 捷克布拉格国家画廊藏 2009 捷克 亚洲艺术 (2-1) 这幅青松树下身着绣龙红衣道袍的吕洞宾画像,采用了真丝彩墨的细节技法,即所谓的工笔画法,属于宫廷画院中最古老的手法,作者通常是匿名的。 布拉格国家美术馆东方艺术收藏的创始人卢博尔·哈耶克(1921-2000)在其著作《东亚人物画》(第63页,NG,2008)中,将这幅大型卷轴画的年代追溯到14-15世纪;然而,鉴于该作品的良好条件,它更有可能是在明朝(1368-1644)时期前期创作的。 明人 江汉揽胜图 2019 中国 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 (2+1MS-1,2) 明代仇英款《江汉揽胜图》,画为绢本,现在收藏于武汉博物馆。此画对于今天了解明代末年这个历史时期的武汉具有极为重要的史迹价值。画的中心内容为江汉二水交汇及水上船只交通景色,与汉阳晴川阁及隔江相望的黄鹤楼,表现汉口是沿江的一排码头。由于晴川阁的出现和鹦鹉洲的存在,说明此画的创作时间应在晴川阁建成之后到鹦鹉洲沉没以前。 此画原名《武汉三镇图》,后依实景改名为《江汉揽胜图》,画的风格与仇英画风不同,譬如仇画秀丽,相比此画便显浑朴。经我国当代书画鉴定名家徐邦达先生鉴定,认为虽非仇画,但是画的技法不在仇英之下。应当是明代另一位名家所作。 1) 摘自维基百科 艺术/中国/明朝.txt 最后更改: 2年前由 青团0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