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蚺科 ====== {{tag>动物}}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蚺科动物邮票。 ===== 蚺属 Boa ===== 红尾蚺(Red-tailed boa,common boa,学名:Boa constrictor)是蛇亚目蚺科蚺属下的一种蚺蛇,又称红尾蟒、巨蚺,无毒,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岛屿。此蛇有多种颜色,而且体型庞大,是相当瞩目的蛇类。目前共有9个亚种已被确认,其中哥伦比亚红尾蚺(B. c. imperator)已独立出去成为单个物种哥伦比亚红尾蚺(Boa imperator)。 成年的红尾蚺体型大小差异颇大,各亚种的体型并不一致。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身体较长,目前在苏里南有两条红尾蚺是至今为止体型最巨大的,分别是411公分及427公分长。然而这种体型毕竟较罕见,一般而言超过300公分长的红尾蚺,就此种蛇类而言已算巨蛇〈大多都在250公分到300公分〉。红尾蚺的尾巴相当有力,能抓紧东西。头部并无热能感测颊窝。体色方面,红尾蚺身体多以红色或棕色为基调,尾部则呈砖红色。背部以褐黄色的斑纹为主,尾部的斑纹较为浅色。现今在人工培育下红尾蚺已有许多体色表现,如:白化、鲑色等等。 |[{{:动物:南美洲:委内瑞拉:ve197206.jpg|红尾蚺}}]| ^1972 委内瑞拉 (6-6)^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8305.jpg|红尾蚺}}]| ^1983 柬埔寨 (7-5)^ |[{{:动物:北美洲:圣卢西亚:lc199902.jpg|红尾蚺}}]| ^1999 圣卢西亚 (4-2)^ |[{{:动物:南美洲:阿根廷:ar200201.jpg|红尾蚺亚种:阿根廷红尾蚺(Boa constrictor occidentalis)}}]| ^2002 阿根廷 (4-1)^ 哥伦比亚红尾蚺(Northern boa, Colombian boa,common northern boa,学名:Boa imperator) |[{{:动物:北美洲:墨西哥:mx198302.jpg|哥伦比亚红尾蚺}}]| ^1983 墨西哥 (2-2)^ ===== 树蚺属 Candoia ===== 所罗门树蚺(Bibron's bevel-nosed boa, Bibron's keel-scaled boa, Pacific tree boa, Fiji boa,学名:Candoia bibroni) |[{{:动物:大洋洲:斐济:fj201009.jpg|所罗门树蚺}}]| ^2010 斐济 (4-4)^ |[{{:动物:大洋洲:萨摩亚:ws201501.jpg|所罗门树蚺}}]|[{{:动物:大洋洲:萨摩亚:ws201502.jpg|所罗门树蚺}}]| |[{{:动物:大洋洲:萨摩亚:ws201503.jpg|所罗门树蚺}}]|[{{:动物:大洋洲:萨摩亚:ws201504.jpg|所罗门树蚺}}]| ^2015 萨摩亚 (4全)^^ ===== Chilabothrus 属 ===== (Hispaniolan boa,学名:Chilabothrus striatus) |[{{:动物:北美洲:多米尼加:do199402.jpg|(下方邮票)}}]| ^1994 多米尼加 (4-2)^ ===== 美洲树蚺属 Corallus ===== 翡翠树蚺(Emerald tree boa,学名:Corallus caninus),又名翡翠蟒,是一种分布在南美洲雨林及没有毒的蚺亚科。其下现时没有发现亚种。 成年的翡翠树蚺长约1.8米。它们的门齿高度发育,比其他无毒的蛇在比例上较大。[4]翡翠树蚺呈翡翠绿色,背上有闪电状不规则的斑纹直至黄色的腹部。它们在南美洲同类来说算是鲜艳。幼蛇的颜色各有不同,由浅及深橙色至砖红色都有,要长大到9-12个月才会变成翡翠绿色。 不同地方的翡翠树蚺形态上也有不同,令学者考虑是否应分类为新的亚种。Corallus batesii是其中一种形态变异,但却未被完全接纳。在亚玛逊河发现的Corallus batesii标本,倾向发育成较大的体型,长达2.1-2.7米,平均长度达1.8米。在秘鲁南端的群落,其颜色也较深色。亚玛逊盆地标本背上一般都有一条白线,但北方群落的白纹则各有不同。亚玛逊盆地标本的鼻端鳞片较北方、南方及西方群落的为细小。翡翠树蚺及Corallus batesii也有混种。 翡翠树蚺与东南亚及澳洲的绿树蟒外表非常相似。不过它们并非近亲,是为一种趋同演化。 |[{{:动物:南美洲:巴西:br199108.jpg|翡翠树蚺}}]| ^1991 巴西 (4-2)^ |[{{:动物:联合国:un200603.jpg|翡翠树蚺}}]| ^2006 联合国 (12-3)^ 亚马逊树蚺(Amazon tree boa, macabrel, Cook's tree boa, common tree boa, garden tree boa,学名:Corallus hortulanus) |[{{:动物:联合国:un200611.jpg|亚马逊树蚺}}]| ^2006 联合国 (12-11)^ ===== 虹蚺属 Epicrates ===== 牙买加虹蚺(Jamaican boa, yellow snake,学名:Epicrates subflavus)是分布在牙买加的一种虹蚺属,现时并没有确认的亚种。 牙买加虹蚺可以生长达2米长。牙买加虹蚺分布在牙买加,包括山羊岛。它们喜欢栖息在潮湿的石灰岩森林。 |[{{:动物:北美洲:牙买加:jm198401.jpg|牙买加虹蚺}}]|[{{:动物:北美洲:牙买加:jm198402.jpg|牙买加虹蚺}}]| |[{{:动物:北美洲:牙买加:jm198403.jpg|牙买加虹蚺}}]|[{{:动物:北美洲:牙买加:jm198404.jpg|牙买加虹蚺}}]| ^1984 牙买加 (4全)^^ |[{{:动物:联合国:un199903.jpg|牙买加虹蚺}}]| ^1999 联合国 (12-3)^ 巴西彩虹蚺(Rainbow boa,slender boa,学名:Epicrates cenchria)为蚺科虹蚺属下的一个种。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9902.jpg|巴西彩虹蚺}}]| ^1999 柬埔寨 (6+1MS-2)^ |[{{:动物:联合国:un200606.jpg|巴西彩虹蚺亚种(Epicrates cenchria gaigai)}}]| ^2006 联合国 (12-6)^ ===== 沙蟒属 Eryx ===== 斑点沙蚺(Javelin sand boa,学名:Eryx jaculus) |[{{:动物:欧洲:土耳其:tr199101.jpg|斑点沙蚺}}]| ^1991 土耳其 (4-1)^ |[{{:动物:亚洲:叙利亚:sy200802.jpg|斑点沙蚺}}]| ^2008 叙利亚 (3-2)^ |[{{:动物:欧洲:北马其顿:mk202001.jpg|斑点沙蚺}}]| ^2020 北马其顿 (4-1)^ 阿拉伯沙蚺(Arabian sand boa,Jayakar's sand boa,学名:Eryx jayakari) |[{{:动物:亚洲:阿联酋:ae201205.jpg|阿拉伯沙蚺}}]| ^2012 阿联酋 (5-5)^ ===== 水蚺属 Eunectes ===== 黄水蚺(Yellow anaconda,Paraguayan anaconda,学名:Eunectes notaeus),又称黄森蚺,是蛇亚目蚺科蚺亚科水蚺属下的一种无毒蚺蛇,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成年的黄水蚺不及绿水蚺(Eunectes murinus)般壮大,仅有3到4米,雌蛇一般比雄蛇巨型。[3]它们的体色以黄色、浅金色或青黄色为基调,配合起伏有致的连串黑色圆纹及斑点。 黄水蚺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包括玻利维亚东部、巴西南部、巴拉圭与及阿根廷东北部。标准产地为“巴拉圭河流域”。 黄水蚺多栖息于接近水源的地域或湿地,它们主要进食麋鹿、野猪、鸟类或较大型的啮齿目动物,也会进食水中的生物,如各种鱼类。事实上,黄水蚺更常在水中捕食,这是因为黄水蚺身体笨重,2米长已有25至30公斤重并可杀死大型犬只,若成长到最大的4米长就可以有一个成年男性的体重,所以在陆地上移动并不灵活,相反它们擅长于水中游动,捕食速度及效率亦较为理想。 |[{{:动物:亚洲:柬埔寨:kh199903.jpg|黄水蚺}}]| ^1999 柬埔寨 (6+1MS-3)^ |[{{:动物:联合国:un199911.jpg|黄水蚺}}]| ^1999 联合国 (12-11)^ ===== †泰坦巨蟒属 Titanoboa ===== 泰坦巨蚺属(学名:Titanoboa,意即“极大的蚺蛇”)是一个生活在古新世(约 6,000 至 5,800 万年前)哥伦比亚东北部瓜希拉省的无毒、肉食性蚺类。已知的唯一种塞雷洪泰坦巨蚺(T. cerrejonensis)也是已知最大的蛇。把它石化的脊椎骨与现代蛇比较,研究人员估计其最大全长 14 米(46 英尺),体重超过 1,100 公斤(2,400 磅),身体最粗处厚达 1 米(3.3 英尺)。它可能是以鳄鱼为食的。 |[{{:动物:欧洲:亚美尼亚:am202102.jpg|泰坦巨蚺属}}]| ^2021 亚美尼亚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