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区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行政区发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西贡区的风光邮票。

西贡区(英语: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区其中一区,位于新界东部,面积12,680公顷,当中包括东面水域内的70多个岛屿,传统的市镇中心为西贡市,不过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于西贡区南部的将军澳开发新市镇后,西贡区的城市化和商业活动都集中在将军澳新市镇,而西贡市维持较低程度的开发状态。根据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统计统计,西贡区人口有461,864人,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将军澳新市镇。自西贡区西南部大上托的安达臣道石矿场于2013年底停止营运后,政府启动安达臣道石矿场发展计划,在石矿场原址进行城市发展。

由于西贡区大部分地方都未开发,维持原来的自然郊野状态,多年前开始已被誉为“香港后花园”,成为市民日常郊游的好去处;而除了西贡市、将军澳和即将开发的安达臣道石矿场以外,西贡区较为集中的居住区还包括蚝涌和清水湾半岛东岸。

香港 西贡区 海鲜街 大浪湾 狮子会自然教育中心贝壳馆
2006 香港 香港18区风貌 (18-10)

西贡海滨公园是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区惠民路休憩花园以东的海滨公园,西贡海滨是前往区内众多景点的交汇处,亦是旅客及本地市民的消遣去处。沿海滨设有露天茶座、摊档、水池石雕,更不时举办嘉年华、义卖活动等。

香港 西贡海滨公园
2016 香港 香港公共建筑 (6-3)

香港科技大学(英语: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HKUST),简称科大,是香港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区清水湾半岛。香港科技大学是香港最顶尖的大学之一,现时属于“QS世界百强大学”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强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于1991年,是香港第三所获得大学名衔的学府。科大建校仅三十年,现已成为亚洲以至全球领先的研究学府之一,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在2021年,科大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第34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年轻大学排名第3位和SCImago全球创新能力排名香港第1位。

香港科技大学现时设有四所学术学院、一个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和两个研究院,涉及科学、工程、商业教育、人文和社会科学等不同范畴。除此之外,科大还在广东省设有多个研究机构,而位于广州市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校园亦将在2022年启用。

香港科技大学
1989 香港 建设未来 (6-1)
香港科技大学
1993 香港 科学与技术 (4-1)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英语: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前称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英语:Hong Kong Global Geopark of China),旧称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简称香港地质公园,是一座位于香港新界东部和东北部的地质公园,包括新界东北沉积岩和西贡东部火山岩两大园区等合共8大景区,占地5,000公顷。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展现了5亿2,000万年至2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期间,通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环境的一段地质历史,极具典型性和稀有性。其中火山岩柱为含硅质较高的酸性流纹火山岩,所占范围为100平方公里(部分是海域),平均直径1.2米,不论就规模和岩石特征皆堪称世界罕见,更特别的是该处的火山岩同时展现凝灰岩和熔岩的特征,对其是如何形成的,地质学家至今仍看法不一,极具科学研究价值。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种侵蚀和沉积地貌,其中的化石对于了解古老的古生代环境、地理、气候及生物进化提供了线索。

2011年9月17日,香港国家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成为中国第26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亦是罕有位于国际大都会中的世界地质公园,并更名为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及至2015年9月,公园成功通过评估,继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这个新标识的创立,香港地质公园于2015年11月17日再更名为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主要介绍位于西贡的西贡火山岩园区,关于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参见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西贡火山岩园区的特色为六角形岩柱群和海岸侵蚀地貌。这些六角形的岩柱群是现时所知世界上面积和体积最大的,积类为凝灰岩,由酸性火山灰构成。岩柱体积粗大,直径平均达1.2米。与之相比,北爱尔兰著名的世界遗产巨人堤道六角形岩柱,岩石直径只得0.5米。岩柱群北起万宜水库东坝,西至果洲群岛,面积150平方公里。岩柱群大部分位于海底,但估计暴露于海岸的数量约有20万条。园区岩石的年龄为1.4亿年前,即晚白垩纪。西贡火山岩园区的四个景区为:

粮船湾景区位于西贡东郊野公园,距离西贡市中心约20公里。粮船湾沿岸一带布满排列整齐、近乎垂直及高耸的多边形(通常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拥有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高度达100米,堪称“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画”。此外,在万宜水库东坝设有万宜地质步道及解说牌,介绍多种有趣的地貌景观,包括断层、扭曲的岩柱、侵入岩脉及破边洲海蚀柱等。另外,大浪湾海岸更展示由火山岩柱构成的海岸地貌。曾多次被游人评选为“香港十景”之首。

粮船湾(英语:High Island)原为香港第四大岛屿,现地理上已与西贡半岛陆地相连。地区行政上属于西贡区;位于万宜水库西南面,粮船湾海以东,大头洲、鸡洲、老虎吊排、滘西洲、吊钟洲以东,匙洲、南风洲、伙头坟洲、小破边洲、黄泥洲、光头排、横洲以北,破边洲、饭甑洲以西。

粮船湾北面有一条西贡万宜路连接岛的东西部,是远足者畅游万宜水库南岸的必经之处。万宜水库西坝底下亦有创兴水上活动中心,供人玩乐。在天后庙附近亦有粮船湾东丫村原居民经营海胆养殖场。

破边洲:凝灰岩
2002 香港 香港岩石 (4-3)

浓厚的火山岩层(凝灰岩)出现于本港沿岸及东面的离岸岛屿。近看这些岩层有六面,成圆柱状自北果洲连接一起。

大浪湾
破边洲
万宜水库东坝
粮船湾
2014 香港 通用邮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16-3,4,5,14)

大浪湾(英语:Tai Long Wan)是香港一个大型海湾,位于新界西贡半岛东部,连接南海,泛指大浪咀(长咀)及西湾山之间一带水域,地图上共显示有七个滩,当中四个为沙滩,包括西面的西湾,东面的东湾,最大的大湾以及咸田湾。四个海湾连同大浪湾北部的山峰蚺蛇尖,合称为“一尖四湾”,更被誉为“香港四大奇景”之一。

破边洲是香港一个岛屿,位于西贡区万宜水库东坝对出,以六角石柱的奇观而著名。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香港发生多次火山爆炸,喷出大量熔岩及火山灰。喷至火山口边的火山灰冷却后,该处成为切面是六边形的石柱。结构长约200多米,阔约100米,高约63米。破边洲原是由粮船湾花山伸延入海的一个海岬,但因长年受海浪侵蚀,结果与花山分离成为海蚀柱。

香港 万宜水库
1981 意大利 工程建设 (2-2)

万宜水库(英语:High Island Reservoir)位于香港西贡区,是香港储水量最大的水库,容量达2.81亿立方米。万宜水库的工程计划1969年展开,1971年动工,1978年11月底完工,是香港最新建成的水塘,连同香港第2大水库船湾淡水湖已占去全港水塘总储水量5.86亿立方米的87.2%。万宜水库面积2,000亩,只及船湾淡水湖的四分之三,惟水坝比较高,因此容量比淡水湖多约22%。

万宜水库为是1970年代香港耗资最庞大的工务工程,1978年完工时用了13.5亿港元,政府亦首次因应工务工程需要而改变地方行政区分割,将新界南约理民府分拆为西贡理民府及离岛理民府,这亦成为全港范围最广的郊野公园。建造过程淹没了不少村落,包括烂泥湾村。与大榄涌水塘一样因为山势关系而产生出岛屿-水径顶。

水库原址为官门(又称官门海峡或官门水道),与船湾淡水湖同属在海中兴建的水库。工程包括在官门两端筑起两条主要堤坝,将西贡半岛及当时香港第三大岛粮船湾洲连接起来。这两条堤坝高达64米,另有三条副坝。万宜水库获由香港郊野公园之友会、国际狮子总会港澳303区及渔农自然护理署举办,“香港十大胜景选举”第四名。邻近海岸为破边洲。

花山
小本票封皮:花山
2018 香港 通用邮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3-3)

花山海岸位于西贡火山岩园区及粮船湾以东,是六角形石柱分布的核心区域。绵长的海岸线受到风浪长期冲蚀,形成笔直的海蚀崖,敞露出密集排列、高达百米的参天石柱。雄伟的石柱群加上海蚀洞等多样化的海岸侵蚀地貌,构建成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瓮缸群岛景区由横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钟洲的金钟岩组成。这些岛屿由具柱状节理的火山岩构成。由于海岸长期受到猛烈的风浪冲击,在海岸作用下形成独特的外观,沿岸遍布悬崖峭壁及许多海蚀穴、海蚀拱。沙塘口山东南沿岸的陡崖是全港最高的海崖,高度达140米。火石洲高45米的杬挽角洞、横洲高30米的横洲角洞、沙塘口山高24米的沙塘口洞及吊钟洲的吊钟拱门,合称香港四大海蚀拱。由于瓮缸群岛位于核心保护区内,加上风浪较大及地势险要,因此只适合在风平浪静的夏季,乘船在近岸游览。

火石洲,是香港的一个岛屿,区议会分区上属于西贡区。位于伙头坟洲、番鬼伦洲(圆岗洲、栋心洲和扁洲)和横洲以南,沙塘口山以东,果洲群岛以北,是瓮缸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在香港的官方地图中,火石洲的英文岛名叫Basalt Island。现时岛上并没有居民居住。火石洲上有不少奇特的地貌特征,如大量六角形岩柱、海蚀洞(榄湾角洞)、大排狭窄水道、海蚀平台等,因此被列入为香港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火石洲
2014 香港 通用邮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16-2)

果洲群岛由南果洲、北果洲、东果洲,以及多个小岛和石排组成。果洲群岛位处外海,长期受到风浪侵蚀,形成各种奇特的海岸地貌,包括险峻的断崖、海蚀拱,还有各种奇形怪石。北果洲的六角形岩柱是最为壮观的,它的直径是园区内最大的,可达2米以上。由于果洲群岛位于核心保护区内,加上风浪较大及地势险要,因此只适合在风平浪静的夏季,乘船在近岸游览。

果洲群岛(英文:Ninepin Group)位于香港东南部,西贡的东南偏南16公里处,清水湾对出海面上。果洲群岛地貌丰富,拥有世上罕见的大面积六角柱状节理火山岩,是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部分,于2011年被列为果洲群岛特别地区,确保其地质资源获得更佳保护。

两大主岛为北果洲及南果洲。两岛各长1公里,阔度则由半公里至几乎两端贴近,高度则差不多达100米。果洲群岛已经历海蚀逾万年之久,由于香港大部分时间吹东风,果洲东南面又缺乏天然屏障,大部分时间风浪很大,海岸侵蚀严重,形成奇特海岸地形。

岛上岩石主要是酸性流纹岩,这组岩石名为“粮船湾组”,属于早白垩世滘西洲火山岩群。果洲群岛拥有大规模的凝灰岩柱状节理,它们源于一次喷出70立方公里火山灰的火山爆发,在随后极长时期,此地的气候以温暖潮湿为主,促成母岩的风化和侵蚀,使凝灰岩裸露,并遭侵蚀而变得奇形怪状。该岛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海岸特征:大型海蚀穴、海蚀拱和持续被海洋力量磨平的海蚀平台,两岛的火山岩被刻成深深裂口,几乎被劈成两半。

北果洲看起来比南果洲巨大得多,实际上仅比南果洲略大略高。岛中央有一条巨大裂沟,巨砾、六角形石柱和一片片岩石随意散落,山峡中可发现一些页状剥落现象,布满像花蕾绽开状的橙色岩石。巨大石块栽进海中,斜向的滑移教人惊心动魄。这里的六角形岩柱直径可达2米以上,比万宜水库的更粗大,最巨大的六角形岩柱直径约3米,躺于北果洲的崖边浅水处。位于北果洲中部的月球崖像一个大斜台,在六角形岩柱群中铲平了一部分,形成原因是岩石出现倾斜的节理裂隙面,节理面上的岩石因长年累月的风化而剥落,最后倾泻下来。北果洲对外有一系列自海中跃出的离岸礁石,如细洲尾和壳仔排。

南果洲与北果洲同样荒凉,以海蚀洞最为著名。岛南有幅巨大悬崖,风化较严重,崖下出现了3个巨型海蚀洞,由南向北分别是天梯洞、回流洞、三丫洞,只有后两者可以登驳艇穿游。岛中央有南果洲的地标─穿窿门,乃岛上最大海蚀拱,离海面高达十多米。由于位在岛上最脆弱的位置,风浪侵蚀并洞穿一部分岩石,但侵蚀力未逮于拱门的高点,所以顶部仍然存在。经过千万年后,拱顶塌陷,南果洲会变成两个岛屿。

北果洲
2014 香港 通用邮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16-1)

桥咀洲位于西贡市中心东南约2公里,游客可从西贡码头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约十五分钟。桥咀洲拥有多种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砾岩、流纹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长岩,是欣赏和学习火成岩的好地方。连接桥咀洲与桥头是一条由砾石构成的连岛沙洲,每当退潮时,便会露出水面,游客可沿着连岛沙洲步行前往桥头,一览清水湾半岛与西贡牛尾海的美景。在涨潮时,连岛沙洲会被海水浸没,因此出发前请先查阅天文台的潮汐资料。

桥咀洲又名桥咀岛(英语:Sharp Island)是香港岛屿,地区行政上属于西贡区。位于西贡市以东,滘西洲以西。1979年划为桥咀郊野公园,是本港面积最小的离岛郊野公园。桥咀是浮潜及研究地质的胜地,政府更分别于2002年设立珊瑚保育区,2009年设立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岛上码头与西贡码头相距仅约2000米,最高点海拔136米。

桥咀洲
邮筒:(左下)桥咀洲
2014 香港 通用邮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16-13)
  • 风光/亚洲/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西贡区.txt
  • 最后更改: 2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