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发行的福建省风光邮票。

福州市(闽东语:福州市,平话字:Hók-ciŭ-chê,实际读音:/huʔ˨˩ tsiu˥˧ tsʰei˨˦˨/[福州话读音]),别称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当地居民以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地理上,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福州是改革开放中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

福州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产生进士、状元、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闽江胜景
2008 中国 海峡西岸建设 (4-1)

罗星塔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闽江北岸的罗星山上,是明代建筑的楼阁式石塔,俗称磨心塔。相传最初由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罗星塔下是著名的马尾港,故罗星塔也常作为航标。1985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罗星塔始建于宋代,罗星山原本是江心岛屿,俗称磨心岛,现已与闽江北岸相连。明万历年间罗星塔倒塌,天启年间,徐勃等人倡议重建。重建的石塔七层八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内部设台阶可拾级而上。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塔刹被毁,战后,在塔顶安置铁球一颗。1964年重修。

边纸:(右上)福州 罗星塔
2014 中国 第34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 (1MS全)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福州下辖的福清市,创办于1987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管辖规划面积14.26平方公里,已基本开发完毕。2018年,园区各类工业企业43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1家),拥有员工约6.5万人。2018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38.76亿元,工业固投84.68亿元,外资到资3.09亿元,规上工业税收11.56亿元。

福清融侨开发区
2004 中国 侨乡新貌 (4-3)

邮票图案采用白色调,在连绵起伏的远山衬托下,描绘出了开发区一个个投资企业的雄伟建筑,具体生动地表现了福清融侨开发区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福清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步伐。画面上点缀了福清市特有的热带植物三角梅和榕树,巧妙地烘托了气氛,洋溢着一种精彩和荣耀,耐人寻味。

厦门市别称鹭岛,简称鹭或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厦门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大陆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和五个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厦门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域和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也被纳入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厦门片区。2018年厦门市市区建成区388.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1万人。

厦门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处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隔海与龙海市及中华民国的金门县相望,陆地与南安市、安溪县、长泰县、龙海市接壤。全市通行闽南语厦门话。厦门岛是厦门的主要岛屿,也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岛上有厦门的商业和政治中心。厦门岛和金门县隔海对望,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厦门市的管辖境域由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翔安、同安、集美、海沧)、厦门岛(思明、湖里)、鼓浪屿(思明)、大嶝岛(翔安)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全市土地面积656.14平方英里,其中厦门本岛土地面积54.48平方英里(含鼓浪屿),海域面积约1,308.89平方英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当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到厦门时称厦门为“花园城市”,美国前总统理查·尼克森亦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夷”。

厦门
1994 中国 经济特区 (5-4)

厦门市市徽雕塑“白鹭少女”置于画面前景右下角,而让被誉为“特区脊梁”的跨海大桥雄踞画面中心,远景是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屯兵之地“日光岩”。整个画面融合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容,既表现出了厦门的地理和历史特征,又具有现代经济特区的风貌和气势。

厦门港口
会展中心
2008 中国 海峡西岸建设 (4-2,3)
背景:厦门风光 集美学村
2017 中国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1全)
对外开放:(左上)厦门经济特区
2021 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10)

南普陀寺是一座有千余年历史的佛教寺庙,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规模在厦门岛佛寺中居首位。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是一间在闽南和东南亚有相当影响力的佛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515号。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末期,当时称为泗洲寺。北宋时由僧人文翠改建,称为无尽岩。元代时被废寺,于明代重建,改称为普照寺,并迁建于今址。清代初期又因战乱废寺,后于康熙22年(1684年)得靖海侯施琅捐资修复并扩建,因增建大悲阁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遂更名为南普陀寺。到民国初年,南普陀寺已成为闽南香火鼎盛的佛教寺庙。

南普陀寺占地3万多平方米,格局为三殿七堂,坐北朝南,依山面海,建筑具有独特的闽南风格。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南往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中轴两侧则有左右厢房、钟楼鼓楼、罗汉堂、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佛学院教舍等。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中国 厦门 南普陀寺 大悲殿
1996 尼维斯岛 亚洲国际邮展 (9+1MS-9)
厦门 南普陀寺
2017 中国 南普陀寺邮资片 PP280 (1全)

left|世界遗产标志 鼓浪屿是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

厦门大学(英语:Xiamen University,缩写:XMU),简称厦大,1921年4月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初名私立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1937年7月,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更名国立厦门大学。目前,厦门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厦门大学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厦门大学同时还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最美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校园包括校本部、漳州校区(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共同使用)、海韵校区和翔安校区以及马来西亚分校。

本部位于厦门岛南端,依山傍海,和漳州校区隔海相望,占地2600多亩,校园中心是芙蓉湖。本部保存有大量的南洋风格的建筑,具有中西合壁的特征,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校园呈狭长形,顺着海岸线延绵数公里,途经校园的巴士车站依次是厦大站,厦大西村站,厦大医院站,厦大白城站,胡里山炮台站,厦大艺术学院站(原名仕站),珍珠湾站以及厦大学生公寓站,一共8站。校园内地形复杂,植被茂盛,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背景:厦门大学
1984 中国 陈嘉庚诞生110周年 (2-1)
(右下建筑)厦门大学
2017 中国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1全)
厦门大学
2021 中国 厦门大学100周年 (1全)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位于厦门集美半岛坐落于集美村。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原集美学村包括: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集美师范专科学校、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专科学校(现已全部并入集美大学),集美归国侨学生补习学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校、集美中学、集美小学、集美幼儿园等学校,还包括福南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龙舟池、航海俱乐部等设施。它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学村中的龙舟池节假日常举行赛龙舟。鼓乐齐鸣,南音悠扬,人声鼎沸,把平日宁静的校园变成欢乐的海洋,集美学村也就成了厦门旅游的一个热点。2016年9月,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厦门 集美学村
1984 中国 陈嘉庚诞生110周年 (2-2)

集美鳌园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鳌园分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陵墓三个部分。进入园内就是一条长50米的门廊,两厢墙上镌刻着40幅古今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体化连环雕像,许多人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且能雕出喜、怒、衰、乐的 各种表情,漫卷的红旗,薄如纸片,高举的干戈,细如笔箸,巧夺天工,人间奇迹。

鳌园由三部分组成:游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陵墓。嘉庚公园位于集美鳌园北侧,门与鳌园相连,是后人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会而兴建的。按照传统园林布局,把纪念性、文化性和游乐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厦门 集美鳌园
2013 中国 集美鳌园邮资片 PP229 (1全)

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Xiam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Center),简称厦门国际会展中心(XICEC),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是集展览、会议、办公及商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也是厦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由主场馆、厦门国际会展酒店、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厦门海峡大剧院四部分组成,其中主场馆及会展酒店于1998年10月1日动工兴建,于2000年8月竣工,于2000年9月8日投入使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及酒店于2008年9月8日投入使用。 [3] 厦门海峡大剧院于2018年12月21日开工建设,于2019年11月19日投入使用。 [4]

截至2019年12月,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主场馆及会展酒店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厦门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厦门海峡大剧院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

厦门会展中心
2002 中国 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邮资片 JP109 (1全)

厦门园林博览苑(Xiamen Horticulture Expo Garden),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7年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

厦门园林博览苑由原先的杏林湾中洲及附近岛屿和湾西、湾北海岸线上的部分地区组成;开工建设时人工开凿河道,把中洲及附近岛屿统一规划为九个岛,由16座桥梁相互连接,形成“水上园博园”。总面积10.8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5.5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5.27平方千米。

厦门园林博览苑 杏林阁
2007 中国 厦门园博园杏林阁邮资片 PP157 (1全)

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市境西南接厦门市、漳州市,西界龙岩市,北邻三明市,东北达福州市、莆田市,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戴云山。晋江东溪和西溪于南安市双溪口汇合,往东流贯市区,注入泉州湾。全市总面积11,287平方公里,人口865万,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东海街道。泉州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泉州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22年居福建省首位。2017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列中国第28位。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籍贯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私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泉州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left|世界遗产标志 泉州的部分地区是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文化名城泉州市区,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为一身,被中宣部授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馆北倚风景区清源山,南接泉州西湖。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高度43米。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闽台缘博物馆共分为四层,展厅总面积6,355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一层设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库房等。二层为综合主题馆,按地缘、血缘、法缘、商缘、文缘的闽台关系五缘渊源来设计,分为七个部分,展示闽台两地、海峡两岸从古至今的关系。三层为乡土闽台专题馆、临时展厅等,其中乡土闽台专题馆按“春夏秋冬”四个时节,展现海峡两岸共同的民俗风情。四层为信息中心和办公场所。

泉州 闽台缘博物馆
2008 中国 海峡西岸建设 (4-4)

安海镇,古称“湾海”、“泉安”、“安平”、“石井”、“鸿江”等,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南部,为晋江市下辖镇,北接为内坑镇,西临为水头镇,南靠为东石镇。地处厦漳泉中心位置。镇区总面积54.6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普查安海人口为166754人。

安海古为泉州古港之南港,因境内有条九曲湾旧名为“湾海”,北宋开宝年间,唐名臣安金藏后裔安连济徙居湾海,易“湾”为“安”,始名“安海”安海建镇至今已800多年,几经兴废。而台湾地区早期垦荒也有大量安海人参与,所以对台湾文化有深刻影响。而目前安海的民营经济发达,延续着当年安平商人的历史。

泉州 晋江安海镇
2022 中国 中国古镇(四)(4-3)

安海古镇白塔,又称“西塔”、“瑞光塔”、“文明塔”,,位于安海西畔安平桥头超然亭的东北侧。该塔通高20.55米,为五层六角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内空心,有旋梯可上;外涂白灰土,俗称“白塔”。底座为石构,特别是六角形基座拐角处均有一尊石浮雕力士承托,每个力士造型各异,动作夸张,表情极为生动。塔下有石栏杆围护。 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系安平桥建成之年,乡人以造桥余资建造。按其颜色白而推测,可能一则为了尊仰金刚界五智如来而建,二则为了借金刚界五智如来的高超法术来镇压五里长桥下的水魔鬼怪而建,即镇桥塔。明、清间多次重修,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后曾易名“文明塔”。古代曾有“白塔点灯,金榜题名”的佳话广为流传。如今她与五里长桥一起构成了一幅“白塔凌空,长虹跨海”的壮美画卷。

清源山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北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源山别称有“泉山”(因泉眼较多)、“齐云山”(山高)、“北山”(位于北郊)及“三台山”(有三座山峰)。

清源山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部分组成,面积约62平方公里,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位于东经118°30'-118°37',北纬24°54'-25°0'之间,与发展中的泉州市区三面接壤,距厦门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清源山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700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最负盛名的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雕刻年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其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为中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清源山的羽仙岩拥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石刻老君像。老君造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占地面积55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源山石造像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上的7处9尊宋元时期的石雕造像,包括老君岩、瑞像岩、赐恩岩、弥陀岩、碧霄岩、西峰岩、千手岩,既有道教造像,也有佛教(含藏传佛教)造像,其雕工精湛,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

老君岩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像,也是清源山的标志性景点,于1988年列为中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另外6处8尊石造像与老君岩造像合并保护,称为“清源山石造像”。

left|世界遗产标志 清源山的老君岩造像、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泉州 清源山 天湖
2015 中国 清源山 (3-1)

古田会议会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1929年12月,毛泽东主持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位于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坐东朝西。始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四合院式建筑,单层,砖木结构。沿中轴线依次是前院、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进院落,正房面阔三间,左右有厢房。屋面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三合土地板。后厅是古田会议会场,左厢房有毛泽东、陈毅在古田会议期间的办公室,右厢房有朱德办公室。

1917年,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在万源祠成立。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进入福建省,将“和声小学”更名为“曙光小学”。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在“曙光小学”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参加大会的有红四军党代表、士兵代表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共120余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分别在会上作报告,代表们经讨论,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

1961年,古田会议会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松荫堂、中兴堂等十处古田会议旧址群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并入古田会议会址。

古田会议会址
1971-72 中国 革命胜地普通邮票 普14 (11-3)
古田会议会址
1974 中国 革命胜地普通邮票 普16 (14-9)
古田会议会址
2009 中国 古田会议80周年 (1全)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中部,行政区域属武夷街道和星村镇,设立于1979年,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武夷山”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以观光成功拉动低排放经济的城市。

武夷山不是一座独立的山峰,而是一片低山丘陵,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发源于黄岗山的九曲溪由西向东,历九曲十八弯,横贯这一地区,自古即以“丹山碧水”著称于世,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早在青铜时代,这里就是闽越先民的活动地带,至今还保存有武夷山崖墓群。西汉时期,汉武帝就曾派遣使者在大王峰南麓设坛祭祀山神武夷君,武夷山由此而得名。唐玄宗天宝年间封武夷山为“天下名山”。唐末五代时把武夷山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升真元化之天”。南宋时期,朱熹在五曲隐屏峰下设武夷精舍,讲学数十年,将理学发扬光大。宋代遇林亭一带是建窑的主要生产地之一,现在仍存有遇林亭窑址。元代在四曲一带设有御茶园,进贡武夷岩茶,至近代,大红袍更成为茶中极品。

武夷山古时即被人们称其具备“三三六六”之胜,三三得九,即九曲溪;六六三十六,指三十六座奇峰。另外还有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一百零八景等称谓。现代的风景名胜区共分为六大景区:九曲溪景区、武夷宫-大王峰景区、云窝-天游景区、虎啸岩-一线天景区、水帘洞-大红袍景区、遇林亭-莲花峰景区。

left|世界遗产标志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武夷山

和平镇位于福建省邵武市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

和平镇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州的咽喉要道,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平镇面积192平方公里,早在四千年前便有人类繁衍居住,建置始于唐,历史文化悠久,是邵武历史上第一古镇。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和平旧称“禾坪”,取地势平坦和盛产稻谷之意。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其建置沿革为:唐称昼锦里,宋属昼锦乡,元属昼锦下乡,明为昼锦下乡三十三都,清朝乾隆年间设置和平分县,建县丞署,又有旧市街,旧圩街之称,民国时设禾坪区、禾凤乡,1950年设立和平镇,1958年成立红南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和平人民公社,1984年复改为和平镇,现为邵南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集镇。

和平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两名宰相、六名尚书、137名进士,故和平又有“中国进士之乡”的美誉,如今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多达20多名,他们分布全国各地。

邵武和平镇
2013 中国 中国古镇(一) (8-3)

宁德市,别称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地区。市境南临福州市,西接南平市,北界浙江省丽水市、温州市,东滨东海。地处闽东山地北段,西部为鹫峰山,北部为洞宫山,东北部为太姥山。沿海有三都澳、福宁湾等港湾,并有多个岛屿。交溪、霍童溪及闽江支流古田溪流贯境内。全市总面积13,432平方公里,人口287万,市人民政府驻蕉城区。

赤溪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境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茶叶竹木、淡水养殖、水利矿藏资源。

福建宁德市赤溪村
2019 中国 精准扶贫 (6-2)

霞浦县是福建省宁德市辖县,建城1700余年,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位居台湾海峡西北岸,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陆地面积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据《霞浦县志》载,“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

霞浦滩涂
2013 中国 美丽中国 (6-1)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主体部分隶属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在原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上,扩大景区范围,于2005年2月11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正式升格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面积492.5平方千米,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占252.7平方公里),兼有火山岩、花岗岩构造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所在景区原名“金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更名为“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公园分为上清溪、泰宁古城、金湖(原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龙王岩-八仙崖、金铙山5个景区。

left|世界遗产标志 泰宁的北剖面/南剖面是世界遗产中国丹霞的组成部分,参见世界遗产中国丹霞

  • 风光/亚洲/中国/福建省.txt
  • 最后更改: 21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