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东晋艺术,包括绘画、书法、篆刻邮票。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会稽,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锺繇。王羲之在书法艺术史上取得的成就影响巨大,被后人誉为古今之冠,尽善尽美。但其真迹皆已失传,著名的《兰亭集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

王羲之 行书·快雪时晴帖
1978 台湾 中国书法艺术邮票 (5-1)

快雪时晴帖(行书):为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以行书写成,一般认为现存此帖是唐代摹本。此帖材质为纸本,尺寸纵23公分,横14.8 公分。如今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至明清年间,为降清明官冯铨所藏有。康熙十八年(1679年),冯铨之子冯源济将此墨本呈献给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与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一起放在宫内“三希堂”中,成为“三希堂”第一珍品。到1795年间,乾隆皇帝共亲自御笔题识71则,晚年因视力不佳,改由董诰代笔三则,可见乾隆皇帝对此帖之热爱。

王羲之 王右军帖
2009 香港 香港馆藏选粹 (6-3)

王羲之 王右军帖: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王羲之《兰亭序》
2010 中国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 (6-1,2)

兰亭集序,又称作《禊序》、《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与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孙统、李充、孙绰、谢安、支遁、太原王蕴、许询、广汉王彬之、高平郗昙、余姚令谢胜等“少长群贤”共41人在会稽山阴集会,为兰亭集会,是时有二十六人得诗三十七首,后辑为《兰亭诗》。《兰亭集序》为王羲之为《兰亭诗》写的序言。

王羲之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书写,首先写聚会盛况,描述环境——“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后笔锋突变,格调转为悲伤,写人生短暂,然而他并不宣扬“人生无常”、“及时行乐”,而是斥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论调。通篇语言流畅,不勉强藻饰、通俗自然,结合骈句、骈散,灵活自如,堪称历代名篇。

《兰亭集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0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后,过几天又把原文重写了好多本,但终究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好。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测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入,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很发达,但从王羲之的传本来看,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书风的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的书风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复帖》,而王羲之却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将这种充溢韵致的书风与《兰亭序》描写的良辰美景珠联璧合,有一种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作者置身于“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极视听之娱”,抒发乐山乐水之情;与友人雅集,筋咏赏景之际,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叹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喷发,乘兴书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旷世杰作。《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据说后来王羲之又写过几次,都不可能再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艺术的奥妙。

《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欣赏《兰亭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神龙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初月帖》唐人摹本
2011 中国 中国古代书法-草书 (4-2)

《初月帖》是东晋王羲之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初月帖》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是较早的作品。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悴”,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悴”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领略一二。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

顾恺之(约348年-405年),字长康,东晋人,是一位出身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的画家与官员,以其人物画作品著称。

cn200504.jpg
cn200505.jpg
cn200506.jpg
cn200507.jpg
cn200508.jpg
cn200509.jpg
cn200510.jpg
cn200511.jpg
cn200512.jpg
cn200513.jpg
洛神赋图 宋摹本
2005 中国 洛神赋图 (1MS全)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三国曹植所著《洛神赋》而创作的,画卷描绘了曹植从京师(洛阳)东归封地途经洛水时见到洛神女的情景。虽是虚构的梦幻境地,但画卷忠于赋文的结构顺序,选择重要情节加以描绘,用具体生动的形象依次给观者讲述了洛神赋所述故事的全过程,成为流芳千古的画作。

《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洛神赋图》的意境。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原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它是书画境中的另一种毫不逊色的《洛神赋》。

顾恺之的原画没有流传下来,当今存世的四件《洛神赋图》都是宋人的摹本,其中两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在美国弗立尔博物馆。邮票是采用北京故宫的摹本设计的。

  • 艺术/中国/东晋.txt
  • 最后更改: 3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