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明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黄河文明文物古迹邮票。

黄河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并最初分布于西至河湟、东至大海、北至燕山–大漠、南至秦岭–江淮分水岭的文明,后来扩散至中国全境、乃至东亚并影响世界。黄河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文明之一,是中国文明的主要泉源。黄河文明于新石器时代已经非常发达,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文化有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之后发展为分布更广的龙山文化,奴隶制时期经发展和多方融合,黄河文明发展表现为夏商周王朝。

黄河史前文化为在黄河中、下游繁荣的古代文明,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发展为夏、商、周的青铜器文化。

由于秦的统一,黄河文明进一步和九州别的区域的文明相融合。九州各大区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渐产生了诸夏文明。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懂得耕作。在湖南已有文献记载有第一个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开始出现,形成氏族公社。陶器和玉石和文代开始兴起。

大约在前10050年,黄河流域开始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但直到前7050年,新石器时代文化依然发展缓慢,在这长达300年的时期,生产技术落后,仍然处于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人口数量少,遗址面积小,聚落遗址面积一般在数千平方米。

但从前7050年开始,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快速发展,呈现出连续发展且具有鲜明阶段性的特征。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时代可划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前仰韶时期(前7050~前5050)、仰韶时期(前5050~前3050)和龙山时期(前3050~前2050)。前仰韶时期遗址数量少且分散;仰韶时期的遗址数量显著增加,分布范围扩张至黄河及支流谷地;龙山时期的遗址分布空间进一步扩张至丘陵地带。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西至河湟,北至河套,东至太行山−豫东,南至淮河–汉水流域,以关中豫西晋南地区为中心的广大区域。1922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发现,这一发现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起始点。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但有趣的是,仰韶遗址本身不再被认为是该文化的典型遗址,不过仰韶文化的名称却被保留了下来。

1918年进行恐龙化石调查的瑞典地质学者安特生偶然在洛阳市西边,也就是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黄河河岸附近挖到后来被称为彩陶的陶器,后来1922年安特生又在仰韶遗迹中发现住宅遗迹。1954年,中国科学院挖掘陕西省西安市的仰韶时期遗迹,发现了长20米的长方型半地下式建筑,在各地也有发现仰韶时代的坟墓。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半地穴式,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支撑结构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

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骼,羊比较少。

仰韶文化与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三星堆文化同样存在太阳崇拜,如陕西泉护村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鸟和太阳,除了太阳图案外,主要是借助鸟和一些几何图形来表达太阳崇拜的主题。

对于仰韶文化的内部分类、时间上的分类以及各个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术界还有争论。对仰韶文化的社会结构也还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今天认为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早期的母系社会的论点现在只有比较少的人支持了。仰韶文化作为早期中国母系氏族制的展示主要来自西方的论点。1960年左右在陕西的考古发掘对这个论点提出疑义。现在一般认为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继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按时代顺序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龙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继承文化。

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1990 中国 彩陶 (4-1,2)

“半坡类型”:“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P.4691),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16.5、口径39.5厘米。细泥质红陶,内外均磨光,宽沿、圆唇、浅腹、平底。除了在盆的沿面上饰有黑彩与纹饰外,盆内画上下、左右相对称的人面和鱼形图像。人面纹双眼紧闭、耳旁有小鱼,头部上方绘三角形。从出土情况来看,半坡型遗址中,这种人面、鱼等图像的彩陶盆大多覆盖于婴儿瓮棺上,未见于成人瓮棺和墓葬。由此推断,这种陶盆可能是专门埋葬儿童的一种葬具,不少学者认为这类图画风格与“图腾崇拜”有关。

“庙底沟类型”: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曲腹彩陶盆(H46:129)。泥制红陶,敛口、宽沿外卷、曲腹圆鼓,小平底,腹上部绘有双瓣式花瓣纹、回旋勾连纹等组成的几何图案。以弧线三角、圆点和弧线等基本元素为特征的庙底沟类型彩陶对周边地区的彩陶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学者认为“庙底沟类型是最强势的。它把具有强烈仰韶文化色彩的文化因素,带到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地区。促进了当地史前文化的发展甚至转型。”

彩陶瓶
2001 中国 陶瓷(中国与比利时联合发行)(2-1)

这只鲵鱼纹彩陶瓶,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5000多年。1958年于甘肃甘谷县西坪出土,为国家级文物,现收藏在甘肃博物馆。

2021 中国 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 JP262 (1全)

资料提供:三门峡市博物馆、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

马家窑文化,为约公元前3300到公元前2100间存在于甘肃西部、青海东部的彩陶新石器时代文化,源出自仰韶文化,与西北的齐家文化一样出土过早期的青铜器物。马家窑文化到底属不属于青铜文化仍有争议,该文化遗址中曾出土过“青铜刀”,年代在公元前2900到公元前2740,为中国最早的青铜物品,但也有学者认为该青铜不是人工冶铜器物,相当于晚商时期的非工人冶铁的陨铁。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于1921年至1923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发掘该遗址,故名。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等类型。根据三种类型文化分布的地层关系和碳14测定的数据确定,马家窑类型产生于距今5300年至4850年之间,边家林类型产生于距今4850年至4650年之间,半山类型产生于距今4650年至4350年之间,马厂类型产生于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

马家窑文化因位于黄河流域,拥有第四纪形成的黄厚土地。当地有大河冲积平原、河水冲刷形成的台地、丘陵岗地,地势开阔,土质肥沃,气候温暖,适合农业耕作。因此,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农业发展较快。就目前考古发现情况来看,当时的居民种植粟和黍,主要以经营原始的旱作农业为主,同时大量使用石制、骨制、陶制和木制的农业工具。

马家窑陶器以彩陶为主,而且发现数量极多,经典型的马家窑陶器包括细陶土制成的罐与碗,底色为黄色或红色,上有亮黑色的装饰。其装饰图形的特色为弯曲漩涡线条,中心点缀圆点,另外也有波浪形线条或平形交叉的线条设计,在罐或瓮上尤其常见。其他装饰还包括“之字形”粗线条、青蛙、鸟类、舞蹈人物等设计。已出现骨饰、石器、骨器,以及玩具如陶制波浪鼓等。此时期的青铜制作品规模有限,对当时经济方面无甚影响。

马家窑遗址曾出土一件使用陶范铸造的青铜小刀,这件青铜刀可能是中国地区最早的青铜器。

彩陶罐·新石器时代
1954 中国 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第五组) (4-1)

邮票画面上左边的一个彩陶罐属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小口、鼓腹、小平底、腹部有对称的小环耳。腹的上半部绘满黑彩,构图比较复杂,中间为大螺旋纹,黑色锯齿纹边。右边那件小双耳罐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马厂类型是由半山类型发展而来的。该罐双耳、大口,腹部绘满菱形纹。彩陶罐用粘土作原料,并全系手工操作制成,因此,比较粗糙。陶器的诞生,为以后殷周青铜器的问世,提供了发展条件。

马家窑类型
马厂类型
1990 中国 彩陶 (4-3,4)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漩涡纹双耳彩陶罐”。甘肃永靖县三坪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彩陶罐高50、口径18.4厘米。口沿有4只提耳,短颈,腹部逐渐下收,腹部两侧有对称环耳,平底,泥制红陶。从口沿到腹部用黑彩弦纹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该陶罐器型较大,纹饰多样且绘画技术娴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其精美的纹饰成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被誉为“彩陶王”。

“马厂类型”: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神人纹彩陶壶,出土于青海民河县三家遗址,现存于青海乐都柳湾彩陶博物馆。神人纹多绘于壶腹两面中央,两侧绘圆圈纹。神人纹上肢两节、下肢三节,四肢弯曲地向左右张开,顶端分别画有代表手指和脚趾的尖齿,同时,这件彩陶壶在空隙处还填上了类似麦粒的菱形图案。这种极度简化,以线条表达人物形象的变体神人纹成为马厂类型彩陶的主要纹样之一。

陶罐
1995 中国 西藏文物 (4-1)

陶罐:出土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卡若”在藏语中意为“城堡”。传说在元代,有一个名叫多达的将军欲征服此地,藏族人民筑城抵抗,最后城堡虽被攻破毁废,但名称却保留下来,并因袭为村名。卡若遗址是1977年在修建昌都水泥厂时发现的,1978年和1979年又分别进行过正式发掘,遗址有数十座不同结构的房屋基地,有粟的遗迹和猪、牛骨。遗址分早、晚两期,经碳14断代为公元前3085年至2005年,所发现的8000多件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最多,出土的红陶和灰陶罐、盒、钵有1000多件,其中罐类达892件,其大小悬殊,制作均较细致,可用来汲水、烧煮食物或储存粮食。邮票上的双体兽形罐是出土陶罐中的珍品,高19厘米,小口、宽唇、直颈,器腹为袋形双体,底部各有圈足,器表饰锯齿形刻划纹,并加黑色彩绘,整个陶罐的形体似双兽对立,较为罕见。但其纹饰与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有相似之处,表明自远古以来青藏高原就同黄河流域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那里所创造的文化代表着祖国历史的一部分。此罐现由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收藏。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是属太昊与少昊集团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以泰山地区为中心的山东中、南部以及江苏北部地区,晚期遗址的分布更广,东起黄海之滨,西到河南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淮北,安徽北部、河南中部也有受到该文化影响的遗存发现。

1959年首次发现在山东省宁阳堡头村,遗址位于堡头村西和泰安的大汶口一带,故名。 在大汶口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氏族公共葬地,各墓之间随葬品的多寡悬殊。在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这时可能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然而,大汶口文化最重要的发现在于陶文,这种疑似文字的刻画记号极可能与汉字的起源有关。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红陶制为主,大汶口文化遗物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肩壶、实足鬶、袋足鬶、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牙的习俗。是流行于古代中国东方、南方的拔牙习俗的发源地。在王因、大墩子墓中的骨骸上,还发现颌骨异常变形的现象,某些个体臼齿外侧严重磨损甚至内缩,有数例在变形处置有小石球或陶球,变形当是由于长期口含小球所致。这是大汶口文化所独有的奇特习俗。此外,死者随葬獐牙、獐牙勾形器以及龟甲等,也为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所少见。

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角、牙器也多而精致,陶器以灰陶为最多,红陶次之,黑陶和白陶各占一定比例,也有少数彩陶,从地层关系和陶器特征上都证明大汶口文化是这一地区龙山文化的前身,大汶口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4500年或稍晚,大约公元前2500年前后过渡为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晚期(公元前约2900年至公元前约4400年)的涂绘装饰手法演变成以绳纹和篮纹等表面压印为主。本时期还有一些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像是象牙梳、象牙管雕刻。而在大汶口墓地也发现一些富人的陪葬品,多达一百多种珍贵的陪葬品,如玉珠、玉斧等。

彩绘红陶鼎
1973 中国 出土文物 (12-12)

邮票画面上的这件红陶鼎高29.1厘米,口径29.8厘米。1974年4月在山东邹县城南野店村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出土,属于中期大汶口文化类型。为夹砂红陶钵状盛器,无耳,三足圆鼎。近底处向外伸出三条鸭嘴形的足,使鼎支撑平稳,便于炊煮架烧,堪称几何学的“三点成一面”的最早应用。鼎口沿外绘白色网状纹一周,是鱼网的艺术再现,此鼎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发现于热河省(今属内蒙古)的红山而得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至8000年前,持续时间约2000年。该文化最早发现于1908年,在1924、1930和1935年由日本考古学者进行了连续发掘。

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5400)、新乐文化(公元前5300~4800)以及赵宝沟文化(公元前4500~4000),红山文化之后是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1000)。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进入繁荣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红山文化进入鼎盛期。

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衔接地带,分布范围包括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主要集中于西辽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重要的遗址群包括红山遗址群、牛河梁遗址、白音长汗遗址和兴隆沟遗址。

玉龙
2000 中国 龙形文物 (6-1)

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龙形玉饰为墨绿色,长50多厘米,高26厘米,体卷曲呈C形,嘴部前冲,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的双圆洞鼻孔,眼尾上翘细长,颈脊起长鬣,长达21厘米,占龙体的1/3以上。龙的背部有对穿的单孔用以悬挂,整条龙无足无爪,无角无耳,有眼无睛。龙的头部与猪首相近,长鬣也是当时猪体形象的标志。可以认为玉龙的原型是在蛇的躯干上加入猪的形象。它是距今约5000年以前红山文化的产物,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带想象意味的龙,有“天下第一龙”之称。

玉龙
玉凤
玉人
2017 中国 红山文化玉器 (3全)

玉龙,首大眼圆凸、大耳直立,卷曲如玦环状,是红山文化中发现较多的典型玉器。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通高7.1厘米,龙身卷曲如环。现藏于内蒙古敖汉旗新惠镇的敖汉旗博物馆。

玉凤曲颈回首,羽翅层次分明,线条优美流畅。玉人为绿色玉质,立姿,通体磨光,雕琢了一位神灵附体、正在通神行法的巫者形象。玉人和玉凤均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凌北镇三官甸子村下河汤沟村民组牛河梁遗址的第十六地点。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红山文化 玉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0 台湾 故宫玉器邮票 续2 (4-1)

红山文化 玉鸟:红山文化的人们认为飞鸟是沟通天与地,神与人的使者,故所在地蕴藏藏山川精气的玉料来制作玉鸟,并以隐隐而不显着的线纹来难以测度的神性。

石峁遗址是中国陕西省神木县境内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高家堡镇石峁村秃尾河北侧山峁,在长城南边十余公里,黄河西边二十余公里。秃尾河与铜川沟交汇处,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300年前后,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遗址中包含内、外城和“皇城台”,总面积为425万平方米,为已知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面积最大的城址,但是没有任何文字史料记载该遗址。除此之外,还发掘出房址、墓葬等遗迹,提供了当时气候、文化、社会等信息。

石峁遗址
2020 中国 亚洲文明1 (6-6)

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1928年因山东省济南章丘区龙山街道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包括河南禹州的瓦店遗址。

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在河南地区发现的陶鬶、磨光黑陶折腹盆、罐形杯、鬼脸足鼎等器物,都显示出受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而河南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譬如方格纹、绳纹等装饰纹样,同样也被山东龙山文化所吸收。

龙山-齐家文化 玉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0 台湾 故宫玉器邮票 续2 (4-3)

龙山-齐家文化 玉琮: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天与地,为龙山-齐家文化的宗教重器。比例优美,说明一丝不苟的制作态度;朴素肃穆,反映参与宗教活动时的恭谨内心。

  • 文物/中国/黄河文明.txt
  • 最后更改: 3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