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长江文明文物古迹邮票。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是汉文化的一部分,与黄河文明并列为汉文化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包括有江苏和上海大部分的湖熟文化,浙江中部的河姆渡文化。

长江文明,特别是长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给东亚及世界很大的影响。

在早期文明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长江中游区、长三角区并肩崛起,以精湛的玉器工艺著称,形成独特的玉器文化和玉器礼仪,大规模遗址依据河流修建水坝,形成独特的坝城聚落结构。长江中游区的文明曙光初露于大溪文化,然后由屈家岭文化接力,最后由石家河文化取代,主要为城头山至鸡叫城、阴湘城、城河、马家垸、陶家湖、门板湾、叶家庙等城邦林立的格局,晚期逐渐统一为石家河古国。长三角区的文明分别在巢湖附近的凌家滩文化与太湖附近的崧泽文化形成雏形,由涵盖苏南浙北地区的良渚文化集其大成,莫角山遗址群组成了一座庞大的都邑。四川盆地的文明要晚于其余两地区,但宝墩文化突然崛起之时兴建了规模很大的龙马古城(宝墩古城),之后也陷入了芒城、双河、三道堰等城邦对峙的局面。

大溪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省巫山县(今属重庆市)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也是大溪文化的西线。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周围和江汉平原的一部分。

从城背溪文化发展而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陶器多呈红色,普遍以碳化稻壳末为孱和料,代表当时较高制陶水平的产品是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屋墙外铺有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多雨炎热气候。

死者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仰身蹲屈葬;随葬品除了陶器和石器外,还放置了鱼和龟,有的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嘴边或臂下,这一罕见习俗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原始信仰有关。

所有装饰技巧,包括:涂绘、压印、绳纹印花、雕花、贴花、网状细孔等,皆加以应用,常见的图案有尖齿纹、花瓣纹、交织曲线、三角纹等。高而深的豆、圈足碗、盘、杯为最重要的器型。此外,大溪遗址还发现石器,装饰品则有玉、骨、石、贝制成的戒指、项链等。

城头山遗址

城头山遗址位于中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它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

该“原址”位于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境内,占地面积18.7公顷。1991年至2001年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先后11次对其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近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包括玉器、石器、陶器等16000余件。

据权威专家考证,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不晚于6000年)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遗址。

城头山遗址
2005 中国 城头山遗址 (1全)

邮票画面中有一处极其重要的文物即城头山水稻田遗址,遗址区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6500年前)保持最好的水稻田遗址,它改写了稻作农业的历史,中国无可非议的成为世界水稻的发源地,她的一系列发现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长江文明的源流、城市文明的发端、农业文明的演化,提出了诸多新的命题;她曾先后两次跻身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并入选二十世纪全国100项考古发现。

“城头山遗址”航拍全景图体现在邮票画面中,邮票上的四件文物是从16000件出土文物中选定的,按从左至右顺序分别为:大溪文化彩陶杯、屈家岭文化石钺、大溪文化折腹碗、屈家岭文化镂空圈足豆。

彩陶杯(M739:4):大溪文化二期,泥质橙黄陶,口径7.6、足径8、高15厘米。杯身似鼎,由盘和三长条形扁带组成,下接深圈足,盘口微敛、足沿微外撇。器表及盘足口沿内测饰黑彩。盘饰四周宽带纹、圆点及点线纹;长带绘竖向点线纹和宽带纹;足饰网纹和宽带纹。

石钺(M394:5):屈家岭文化,平顶,弧刃,刃部有使用痕迹。略靠顶有一穿孔,系对钻法制成,孔径2厘米。钺长10、宽15.7、厚0.9厘米。

折腹碗(M694:2):大溪文化二期,粗泥红陶,口径21.6、腹径17.2、足径11.4、高11.2厘米。通体饰红陶衣。敞口、宽斜沿微凹,折腹,广圈足略内收。

筒形足双腹盆形豆:屈家岭文化三期,泥质灰陶。尖唇,腹盘略浅,粗豆柄,圈足上饰有圆形、月牙形、三角形镂孔。

石家河文化是青铜时代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因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此地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遗址群,多达五十余处。该文化已经发现有青铜铜块、玉器、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陶器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也有不少红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

新时期时代 玉凤
2017 中国 凤(文物)(6-1)

新石器时代玉凤,国家一级文物,1955年出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约4800-4400年。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玉凤为“团凤”造型玉佩,采用“减地阳文”工艺制作而成。玉凤体形修长、姿态生动、造型优美、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国家博物馆对此件玉凤的评价是:“从目前考古材料得知,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凤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凤形象,开凤纹之先河。”

left|世界遗产标志 良渚古城遗址是世界遗产,参见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玉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0 台湾 故宫玉器邮票 续2 (4-2)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玉饰:良渚文化玉器和对准正确相关,而是多为合体的神人和兽面。兽面有一对明显大眼,兽嘴大张,上下兽面最上方有一个尖角,象征神人头冠的尖顶,良渚文化常用简化的尖顶来代表代表神人整体。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于中国浙江杭州湾南岸平原地区至舟山群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年代大约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之前,因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最早,故称作河姆渡文化。

该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发现,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动物方面有猪、狗、水牛等家养的牲畜。

在人工制品上,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斧等打猎工具,亦有装饰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发现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纺织工具。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河姆渡陶器为手工制作,十分厚实,呈灰黑色,表面常打磨,常有绳纹,或雕刻植物、动物图案。其他的河姆渡手工艺品,包括粗陶动物及人偶,以及鸟类图案的木雕及象牙雕,其中以“双火鸟”纹雕刻最为知名。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当年6月,罗江公社为改善地势低洼稻田的产量,开始在河姆渡村北侧建造机电翻水站。当水闸基坑挖掘至3米深时,发现一批黑陶片、木建筑构件和动物遗骸。罗江公社随即将工程暂停并将此消息上报。浙江省文化局派出的专家王士伦在考察后当即建议浙江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随后,浙江省博物馆派出的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在5米见方的探方中共清理出100余件文物,以骨器和陶器为主。经过调查发现,遗址分布范围达到40000平方米,其年代、文化堆积丰富度和分布范围都超过了当时浙江省已经发掘的考古遗址,且发现的典型器物器型均有别于长江下游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

河姆渡遗址的堆积厚度为4米左右,共分为4个土质区分明显的地层,均为新石器时代堆积。第二次发掘时又将第二、三、四层根据土质和土色区分为2A、2B、3A、3B、3C以及4A和4B层。两次发掘的地层堆积情况基本相同,分别对应遗址文化的一到四期。四个时期的建筑和葬制相似,出土器物器型基本相同且存在完整的演变轨迹,因而被认为属于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即河姆渡文化。

第一期遗址保存最为完好。考古发现原始聚落遗迹包含西北—东南向排列的木桩,横向的地栿及散落的其他构件,应为干栏式建筑遗迹。建筑遗迹中发现大量栽培稻谷。遗物中发现数量最多的器物为骨器,此外还有木器、石器和陶器。骨器中有骨耜、骨镞、骨锥、骨针等,骨耜为其中的典型器物。石器以斧、锛为主,打制石器的数量大于磨制石器,通体磨光的石器及钻孔石器较为罕见。也有璜、管、珠、玦、玛瑙等饰品出土。木器多为器柄、木棍等,也有蝶形器等装饰品。日常用品中的陶器器型主要是釜、罐、盘、钵,多为黑陶,只有极少一部分彩陶,大部分为夹碳陶,少部分为夹砂陶,烧制温度大约为850摄氏度,主要制作方法为泥条盘筑法,也有采用捏塑和敷贴的器物,口沿多有装饰花纹,部分容器上有动植物纹样。

第二期遗址也发现了残存木桩。这些木桩经过加工,因而较为整齐。部分木桩底部发现了作为柱础的木板,说明栽埋柱的方式已开始替代之前直接栽桩的方式。该期发现墓葬13座,分布于居住区,葬式为头东脚西的侧身屈肢葬,面向北方。出土文物的数量较第一期有减少,风格在沿袭的基础上有所变化。石器中的打制痕迹明显减少,而磨制石器大量增加。装饰品多采用萤石制成。骨器的种类和形式与第一期相同。木器中出现了木耜和木胎漆碗。陶器的黑色变浅,夹砂陶数量上升,泥质红陶开始出现。器型中,圈足器比例增加,灶和甑开始出现。

第三期遗址仅有零星柱洞,疑聚落中心尚未发现。发现方形木结构水井遗迹一眼,周边遗迹暗示可能有井亭存在。此外还发现墓葬三座,葬制与二期相同。出土遗物少于第二期,其中骨、木器数量锐减。石器大多已通体磨光且采用钻孔技术。出土陶器中,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最多,而夹碳陶仍占据一定比例。制陶方式除手动外,还发现了慢轮修整的痕迹,而纹饰比第二期更为简单。器型方面,圈足器继续增加,开始出现三足器。

第四期遗址不见木柱,但有红烧土和柱础存留。发现墓葬11座,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种类、数量均不及前几期,其中骨、木器均未出土。石器器型与之前几期相同,但制作较前几期显得更为规整。装饰品与第三期类似,采用萤石和叶腊石制作。陶器仍主要为手工制作,但部分器物已使用轮制。三足器比例上升。

根据碳14测定的数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500年间,第二期年代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第三期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600年间,第四期由于标本较少,估计年代为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3300年间。

新石器•朱漆木碗
1993 中国 中国古代漆器 (4-1)

“新石器•朱漆木碗”,票面图案为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漆碗,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口径9.2-10.6、底径7.2-7.6、高5.7厘米,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状,有圈足。器壁外有薄薄一层朱红色涂料,微有光泽。由整段木头镂挖而成。斑驳的红色涂料经鉴定为有机漆,据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

稻作农业
干栏建筑
划桨行舟
崇鸟敬日
1996 中国 河姆渡遗址 (4全)

稻作农业:邮票画面描绘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所从事的平原沼泽型的水稻农业。在遗址中较大范围内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稻谷、米粒以及谷壳、稻杆、稻叶等,它们的堆积层,厚度达40—50厘米。出土时,稻谷色泽金黄,谷芒挺直,叶脉清晰,其出土稻谷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至今居于全国史前遗址之首,就是在世界史前遗址中也属罕见。代表性的农具是骨耙,出土达170多件,采用鹿、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同时发现供其安装的木柄,顶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提手孔。此外,还有很少的木耜、双孔石刀以及作为脱壳工具的舂米木杆等。邮票画面即以骨耜为主图,背景为出土的金黄稻谷,表现出当年已十分发达的耜耕农业。

干栏建筑:邮票画面描绘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的农业定居生活。干栏式建筑为一种栽桩架梁铺板并高于地面的房屋形式,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面积遗迹,其中一幢长达160米,宽23米,进深7米,并带有1.3米宽的前廓,极为壮观。干栏式建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最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至今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可以见到这种建筑的遗风。与这种建筑古迹有关的桩、梁、柱、板等木构件,共达数千件,各文化层内均有,许多木构件的榫长和底部截面的比例为4:1,被称为“经验截面”,并一直沿用至今。稍后,还出现了一种立柱式地面建筑。晚期,发现有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围护井口的水平枋林框,恰为“井”字形,这是否即为汉字“井”的起源,尚有待考证。邮票画面即以三块带榫卯的木构件为主图,背景为大片干栏式建筑遗迹,表现出当年人们的聪睿和稳定的生活。

划桨行舟:邮票画面描绘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的水上作业、劳动和交通。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和软体类野生动植物的遗存物分析,那时渔猎、采集经济占有重要比重,与较发达的农业种植经济相结合,扩大了物质生活来源,丰富了食物构成。河姆渡出土了木桨8件,其中有一把为独木制成的柄叶连体木桨,有的还雕刻了花纹,十分精致美观,有一把几乎与现代小木船所用的船桨差不多。说明那时已有了舟楫之便,人们借此进行水上渔猎或彼此往来。遗址中还发现了小陶舟,似儿童玩具,以此可推断出木舟存在的可能性。邮票画面即以两把带有阴刻图案的木桨为主图,背景为蜿蜒的姚河及建有博物馆的河姆渡遗址现貌,表现出当年先民们的水上生活方式及舟楫之交通。

崇鸟敬日:邮票画面描绘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的原始信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许多文物,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其中有较多的玉石块、璜、珠、管用作人体佩饰;还有骨哨、陶埙等吹奏响器;那里还发现了一件椭圆形敛口圈足朱漆木碗,外涂生漆,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漆器;出土的木质打纬刀、卷布轴等属于原始织布腰机的部件都很精致。邮票画面上以那件“双鸟朝阳”图像的象牙器(双鸟朝阳纹牙雕)为主图,这件象牙制品呈碟形,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上刻阴线图案,中间为五周圆圈,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刻对称昂首相望的凤鸟。背景为被挖掘后的河姆渡遗址全景,远处升起了一轮朝日,表现出当年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对太阳的崇拜。

在新生代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00年),长江早期文明约在前2300年良渚古国消亡而开始走向衰败,至公元前2千纪初,整个长三角区与长江中游区的文明都被新的文化所中断,四川盆地还有鱼凫古城残存文明之光。新生代文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分别在四川盆地形成著名于世的三星堆文化,在长江中下游形成吴城文化,它们与当时黄河流域的商周一起成为青铜时代的东方代表,三星堆文化后由金沙文化取代。这一时期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得到显著加强,到该期后段的蜀国、楚国、吴国、越国等甚至成为中原地区周朝的诸侯,并最终参与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占据一席之地。

三星堆文明有与中原文明交流的迹象。吴、越、楚三地的文化与中原的商周文化皆有融合的迹象。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城西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

929年春,广汉县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一家在宅旁挖蓄水沟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围成,坑内放满了精美的玉石器。燕道诚后携家人把坑内400多件玉器搬回家中,藏于各个角落,并不让家人告人。一年后,为将玉器出手,他将一块玉瑗送给当时驻广汉县的一位旅长陶宗伯,此人在得知这块玉瑗的价值后,派了一个连进驻燕道诚挖宝的地方,以军事训练为名,大肆开挖。

成都著名金石学家龚熙台从燕家购买了4块玉器,并写作一篇《古玉考》发表在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校刊的创刊号上,随即消息传出,古董商蜂拥而至,广汉地区掀起挖掘高潮。当时的广汉县县长罗雨苍认为古物出土应归国家所有,随即下令禁止私人乱挖乱掘。1934年3月15日,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与副馆长林名均教授组建考古发掘队,在月亮湾进行发掘工作,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持续十多天的第一次正式发掘工作,一共出土文物600多件。

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等人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带有古文化遗产的可能。1956年四川省博物馆的王家佑、江甸潮在三星堆—月亮湾一带进行考古调查。1960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研究组全面调查了三星堆和月亮湾等地的文化遗存。1970年始,三星堆和月亮湾一带古遗址搭建起砖瓦工厂,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遗址遭受破坏。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龙山时代和3000年-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数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数万片陶片标本。198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对三星堆进行专款专项考古发掘。

1986年7月广汉县南兴镇第二砖厂的工人在挖砖坯土时,挖断了一块玉环,工人遂报告给当地的考古队,这里就是三星堆一号祭祀坑。8月四川省考古所在领队陈德安、副领队陈显丹带领下对三星堆进行大规模发掘工作,发现两座与商代同时期的大型祭祀坑,坑内出土了1700多件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还有80根象牙,4600多枚当时的货币、海贝、铜贝等。

三星堆金面罩头像
2001 中国 古代金面罩头像(中国与埃及联合发行) (2-1)
中国 三星堆金面罩头像
2001 埃及 黄金面具 埃及-中国联合发行 (2-2)

金面罩铜质平顶人头像,是1986年7月在一号坑内发掘出土。头像高42.5厘米,系用金箔制成,头发向后梳理,发瓣上端扎束,双眼双眉部位镂空,以土漆和石灰作粘合剂,将金面罩粘贴在铜头像上。这是三星堆雕像中最为珍贵的一件,现藏三星堆博物馆内。

青铜纵目面具
2009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邮资片 PP83 (1全)
戴冠纵目面具
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
大立人像
2012 中国 三星堆青铜器 (2+1MS全)

戴冠纵目面具,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文物。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10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铸高约70厘米的夔龙形额饰。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其整体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在三星堆各类人物形象中颇显特出。

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底座直径10 、座高5.3、通高15.6厘米 ,此器由山形座和跪坐顶尊人像两部分组成,山形座座腰上铸饰扉棱,座上有婉曲朴雅的镂空花纹。人像上身裸露,乳头突出,下身着裙,腰间系带,带两端结纽于胸前,纽中插物。人像头顶一带盖铜尊,双手上举捧护圈足尊腹部。表现的应是古蜀国巫师在神山顶上跪坐顶尊以献祭神天的情景。因其胸部乳头显露突出,因此有观点认为该人像刻画的是古蜀国的女性巫师或女神。

大立人像是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的一尊青铜制品。它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出土于一号祭祀坑。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 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其所站立的方台,即可理解为其作法的道场——神坛或神山。

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村一处青铜器时代遗址,位于摸底河沿岸,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距离三星堆遗址50公里,该文化所处年代约在前1250至前650,在前1000年时较为繁荣。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没有城墙,约等于三星堆文化的最后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转移。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苏坡乡金沙村(现为成都市青羊区金沙街道),是在2001年2月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2007年在金沙遗址原址建成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遗址祭祀区现场,及文物。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8世纪后期—公元前12世纪末期)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

太阳神鸟金箔
2007 中国 个性化邮票 太阳神鸟 (1全)
邮资图:太阳神鸟金箔
2013 中国 中国文化遗产日 JP177 (1全)
中间:太阳神鸟金箔
2016 中国 文化遗产日 (2-2)

太阳神鸟金饰(亦称“四鸟绕日”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外径为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图案通常解释为:四只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光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周而复始。也可能与“金乌负日”的传说有关。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得知其含金量高达94.2%。该金饰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现藏于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

  • 文物/中国/长江文明.txt
  • 最后更改: 23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