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明朝时期文物古迹邮票。

皇史宬·金匮
1979 中国 国际档案周 (3-2)

金匮:云纹雕龙的木柜,即所谓的“金匮”。在这些“金匮”中,收藏着历朝皇帝的实录和圣训,以及皇室的家谱──玉牒,也就是说皇帝个人和他家族成员的个人资料都收藏在这里了,金匮就是古时候收藏绝密材料的“保险柜”。明朝时《永乐大典》的副本也曾存贮皇史宬。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像
明•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明•铜鎏金普贤菩萨像
2013 中国 金铜佛造像 (6+1MS-3,4,5,6)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明永乐年制作,现由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高35公分,带木座,系典型的汉地佛造像形式:头部较大,宽额丰颐,面容沉静,神态安逸。顶饰螺发,肉髻饰于螺发前部。结跏趺坐,身躯健壮。左手作触地印,意为降伏群魔,右手结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边缘錾刻精美的纹饰。给人雄浑庄严之感。该佛像用料为黄铜,脸、胸、手和足均鎏金。鎏金呈橘黄色,闪闪发光。铜壁厚,上手分量重。仔细观察,在佛像的脸、衣服等部位能看到细小的长方形“补丁”。佛身打“补丁”是晚明时期铸造工艺的特征之一。晚明时期,国力渐衰。与明早期相比,佛像铸造工艺相对粗糙,所以在砂眼上面打“补钉”,以弥补铸造工艺的缺陷。其时鎏金较厚,看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表层的鎏金渐渐薄了,“补丁”于是就显现了出来。这件佛像应为晚明时期的作品。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像:北京观复博物馆收藏。佛像通身鎏金,只是面部泥金。宽额丰颐,双目平视,眉间白毫,头戴五花冠。长发披于双肩,缯带飘逸,大耳珰垂肩。胸前璎珞满饰,长链从双乳外侧而下。双手结禅定印托宝瓶,跏趺坐于双层莲座上。莲座束腰不深,上沿一周连珠,大莲瓣为交错式分布,莲瓣以下似跌涩式落地。整体造像非常精道,给人以不尽的美感。应当是蒙古地区风格的造像。

明•铜鎏金文殊菩萨像:现由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此像菩萨装束,头戴花冠,身披帔帛,下着长裙,全身璎珞、珠宝严饰。肩花上的经与剑标示了菩萨的身份。其华丽精巧的装饰、优美动人的体态、流畅软柔的衣纹、绚丽沉稳的金色外表,显示了无与伦比的成熟之美。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像保留了原有的封藏,封底可见封得十分严实的封底盖,封底盖上刻有精美的十字金刚杵图案,其周边可见均匀分布的剁刺和封护用的朱砂。

明•铜鎏金普贤菩萨像:明嘉靖年间制作,现收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普贤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此尊端身正坐于一头大象背上,头戴发箍,发辫垂于两肩;面相圆润,面态慈和;上身着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流畅自然,衣缘上刻有花纹;双手置胸前结印,形象生动、亲切。大象伏卧于宽大的莲花座上,象头露于一端,象鼻弯转于座前,六牙前伸,造型极其生动。莲花座后刻有铭文:“大明嘉靖十一年正月初八父讳日男陈佐发心追造。”整躯造型端庄,体重较大,做工精细,保存完好,又有铸造年代,是一尊非常难得的佛像珍品。

2013 中国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邮资片 PP230 (1全)

景德镇窑详细介绍参见北宋景德镇窑

明·五彩云龙花纹盖罐
1991 中国 景德镇瓷器 (6-3)

明·五彩云龙花纹盖罐,敛口,鼓腹,圈足,胫部内收,平顶盖,出沿,顶盖折沿外撇。两件纹饰主题相同,细节不尽相同。白釉地,画有一只红色一只蓝色龙纹两条,衬以缠枝牡丹纹地,间以火焰纹,足部外壁及盖外沿绘卷草纹饰一周,平顶外画云龙纹。其中一只盖罐纹饰色彩浓艳,另外一只纹饰色彩暗淡。色彩较淡的龙纹颈上鬃毛后扬,另一件颈上鬃毛前冲。而前者牡丹花纹以蓝白相间显示牡丹的阴暗面,后者则以青花色泽的浓淡来突出花纹的立体感。圈足内施白釉,中央有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竖行青花楷书款。为国家一级文物,藏于上海博物馆。

边纸:(左)明嘉靖.五彩鱼藻图盖罐
2022 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6+2MS-MS1)
邮票:明嘉靖.五彩鱼藻图盖罐
2022 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6+2MS-MS2)

明嘉靖 • 五彩鱼藻图盖罐:此罐是明代嘉靖时期景德镇御窑青花五彩瓷器中的名品。形体硕大,胎体厚重。盖侧壁和罐外壁均绘莲池鱼藻图,红色鲤鱼姿态各异,衬以莲荷、水草、浮萍等。图案色彩艳丽,布局疏密有致。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

龙泉窑详细介绍参见北宋龙泉窑

明·刻花三果执壶
1998 中国 龙泉窑瓷器 (4-4)

明·刻花三果执壶:系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壶高33cm,口径8.3cm。执壶为盛酒用具。瓯江流域农家向来有冬时酿酒榨糖习俗,冬时天寒,冷酒难入口,将加热后的黄酒置入壶内斟酌,可起保温作用。此壶施豆青釉,造型匀称美观,秀丽的长流(壶嘴)配以园滑的曲柄,既有对称的美感,又从整体上给人以动态的变化。流与壶颈以云形横片相连,壶身刻花装饰,颈部刻蕉叶纹,腹部两面刻枇杷果。枇杷果为明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常用图案,寓意为多子多福、吉祥太平。

德化窑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德化白瓷,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

白釉夔龙纹双耳三足鼎
白釉象耳弦纹尊
白釉观音坐像
白釉达摩立像
2012 中国 德化窑瓷器 (4全)

明代德化窑白釉弦纹双耳三足鼎,高25.4厘米,口径16.2厘米,足距13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器物仿古青铜器造型,方唇,深腹,圜底,下承以三中空柱足。口沿对称置双耳。腹部两道凸起弦纹间暗刻回纹地夔龙纹,八夔龙两两相对。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釉色白中略泛象牙黄色。无款识。此炉非但胎、釉精美,而且以古朴的青铜器纹饰作为装饰,别具风格。

明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高26.2厘米,口径11.4厘米,足径10.4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尊广口,方唇,粗长颈,颈上置对称象耳,圆腹,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下印回纹一周,颈、肩处有数道凸起的弦纹。此尊造型端庄古朴,釉面质感如象牙般光洁温润,是明代德化窑白瓷中的精品。

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高28厘米,底座径13.3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塑像中的经典之作。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明达摩立像,高43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造像达摩身披袈裟,前额宽大,鬓发卷曲,双眉紧锁,二目俯视,双手合抱于袖中,赤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衣袂飘荡。通体施象牙白釉,釉质肥厚滋润。雕工深入锐利,衣纹飘逸流畅,浪花翻卷自如,颇富动感。人像背后刻“何朝宗印”方形篆字章。

明 宝石红僧帽壶
明 釉里红玉壶春
1961-1962 台湾 古物邮票 (18-6,15)

明 宝石红僧帽壶,瓷器。宣德窑,深16.6公分,口纵11.1公分,通流横16.1公分,足径7.4公分,腹围43.5公分,口似僧帽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釉里红玉壶春,瓷器。高32.5公分,腹径20.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宣德窑天球瓶
1969 台湾 古物邮票 (6-5)

明 宣德窑天球瓶:瓷器,器高41.9公分,口径9.4公分,底径16.6公分,腹围110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宣德 青花甒
明 宣德 青花瓶
明 永乐 青花觚
明 永乐 青花壶
明 嘉靖 斗彩瓶
1973 台湾 故宫明成化瓷邮票 (5全)

明 宣德 青花甒:通盖高33公分,口径5.1公分,腹围58公分,深27.4公分,底径11.2公分。小圆口、短颈、丰肩、敛腹、浅圈足,带尖顶盖。器肩上画莲瓣纹1周,腹部画石榴枇杷等花果6折枝,底边画蕉叶纹1周,花纹间加饰青线8道。盖顶画莲瓣纹,面画如意云,周壁画转枝灵芝4朵,花纹间加饰青线5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宣德 青花瓶:高19.3公分,口径4.7公分,深16.1公分,足径6.6公分。圆口窄边,长颈、丰肩、敛腹、矮圈足。颈饰2贯耳。颈上画回纹1道,上下加饰波涛纹,腹部画缠枝花卉1周,肩足均画蕉叶纹。底有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6楷字款,外加双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 青花觚:高27.5公分,口径12.3公分,深18.3公分,足径12.9公分。仿铜器觚形,颈细长,腹足各饰4棱,口唇下画花卉8朵,颈上画缠枝花叶及蕉叶纹,腹部画缠枝牵牛花4朵,足上画番莲4枝,蕉叶1周,花纹间加饰青线10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 青花壶:高26公分,口径7.2公分,腹围54公分,深24.6公分,足径9.8公分。侈口、窄唇、短颈,腹部上敛下丰,矮圈足,通称玉壶春。颈上画如意云及回纹各1层,腹部画缠枝牡丹菊花等四季花,上饰缠枝花叶,下饰如意云,花纹间加饰有青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嘉靖 斗彩瓶:高16.5公分,深13.8公分,口径2.2公分,底径5.8公分,腹围25.8公分。瓶如蒜头,长颈、硕腹、平底无足。瓶面彩画缠枝灵芝9朵,加饰翠竹数竿,口上画青花勾云2道。口沿下有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6楷字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成化 青花靶盔
明 正德 绿彩渣斗
明 成化 斗彩盖罐
明 嘉靖 五彩盖罐
明 万历 五彩碗
1973 台湾 故宫明成化瓷邮票 (5全)

明 成化 青花靶盆:高11.9公分,深5.7公分,口径17.2公分,足径4.2公分。侈口窄唇、深壁、高圈足。盘内口缘下画回纹与如意云纹各1道。盟心画夔龙1条,口衔莲花,周饰如意云,外壁画夔龙1对,各衔莲花1枝,加饰异兽1只,底边画如意云1周。足上画回纹、云纹及如意云各1层,内外花纹间均加饰青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正德 绿彩渣斗:高11.2公分,深9.5公分,口径14.7公分,足径8.2公分。娇黄绿彩双龙戏珠渣斗。侈口宽唇、短颈、硕腹、矮圈足。外面颈、腹上各锥拱双龙戏珠纹。底边饰云头花1周,足刻浅线1道。外面娇黄泑,花纹加填绿彩。内面纯白,朴素无纹饰。底有青花书「正德年制」4楷字款,外加双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成化 斗彩盖罐:通盖高15.6公分,深13.8公分,口径7.8公分,足径8.3公分,腹围47.7公分。敛口、短颈、丰肩、敛腹、浅圈足、带平顶盖。盖面画十字杵形图案,边画云纹、花朵,加饰青线4道。器肩上画如意云1周,青线2道。腹部画团莲花6朵,间饰云纹,底边饰云头花1周,青线2道。纹饰用青花钩勒,加填色彩,底有「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6楷字款,外加双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嘉靖 五彩盖罐:高l6.7公分,深14.6公分,口径9.3公分,足径l1.1公分,腹围55.7公分。敛口、短颈、硕腹、浅圈足、带平顶盖。盖面画花卉6朵,边饰云纹,加饰红线6道。器颈上画尖角纹1周,肩画缠枝花卉5朵,腹部画天马4匹,饰以云纹与波涛,底边饰云头花1周。口足间加饰红线8道。底有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6楷字款,外加双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万历 五彩碗:高7.3公分,深6公分,口径l7.1公分,足径6.9公分。侈口窄唇、深壁、矮圈足。口唇上彩画松、竹、梅8枝,间饰青线2道,盟心画彩龙1条,边饰双青线。外壁彩画仙人献寿图,口沿画转枝灵芝8朵,足饰勾云纹,口足各加饰青线2道。底有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6楷字款,外加双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青花把壶
明 莹白把壶
1991 台湾 故宫名壶邮票 (5-1,2)

明 青花把壶:平顶盖、竹节把。壶璧为青花凤凰纹饰。全器胎薄而轻,易于持提。 (高11.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莹白把壶:壶身呈圆筒形,把手及流孔作成螭形。其流孔为2椭圆形孔。盖子为嵌入式,作得严丝合缝。 (高15.1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成化斗彩人物杯
明 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 成化斗彩花果杯
明 成化斗彩团龙杯
1993 台湾 故宫明成化瓷邮票 (4全)

明 成化斗彩人物杯:高3.7公分,口径6.1公分。成化年间景德镇御窑将花鸟画、人物画运用于瓷器纹饰中。此杯外壁彩绘人物,杯底有「大明成化年制」6字楷款,外加双方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成化斗彩鸡缸杯:高3.8公分,口径8.3公分。器形优美,胎白釉润。外壁以青花料和釉上彩合绘成子母鸡图。此种鸡杯,一般人认为当时用于大婚场合充作喜杯。杯底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楷款,外加双方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成化斗彩花果杯:高4.2公分,口径8公分。器形为撇口斜壁,穵足。造型独特。外壁彩绘4团花果,有牡丹、石榴、莲花、桃、柿及苹果等。器底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6字楷款,外加双方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成化斗彩团龙杯:高5公分,口径7.3公分。外壁彩绘4团夔龙。夔龙口衔莲花,尾成花叶状,为成化时期流行的独特纹样。器底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6字楷款,外加双方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三足圆壶
1994 中国 宜兴紫砂陶 (4-1)

三足圆壶,明代时大彬作。原物现藏于江苏省锡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足鼎立谁争雄,文韬武略定中原。此壶如鼎,大有王者文韬武略之气。“宫中艳说大彬壶”不仅仅是一句紫砂壶界传说的诗句,更能感悟大师的艺术情怀。可见大彬壶是品位极高的“雅玩”。

明宣宗时期瓷盘
1996 斐济 亚洲国际邮展 (4+1MS-3)
边纸中:明万历五彩龙纹花鸟蒜头瓶
2005 台湾 高雄2005国际邮票邀请展纪念 (2+1MS-MS)

明万历五彩龙纹花鸟蒜头瓶: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明 成化 天字款斗彩夔龙盖罐
2013 台湾 故宫经典文物邮票 (10-3)

明成化天字款斗彩夔龙盖罐:全器纹饰用釉下青花勾勒轮廓线,盖面画一夔龙绕绕,罐腹绘二夔龙。平底中书青花「天」字楷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明 万历 五彩百鹿尊
2013 台湾 古物邮票 (2-1)

明 万历 五彩百鹿尊:器高34.6公分。颈部彩绘折枝花卉及桃实纹;器身满绘树林、云朵及五彩麋鹿,寓意「受天百禄」。器底以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楷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明 青花牡丹大瓮
明 青花双龙寿字坛
2014 台湾 古物邮票-青花瓷 (4+1MS-2,3)

明 青花牡丹大瓮:现藏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明 青花双龙寿字坛:现藏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明 万历 青花魚藻梅花式洗
明 宣德 青花穿花凤凰纹仰钟式碗
明 永乐 青花龙纹天球瓶
2018 台湾 古物邮票-青花瓷 (4+1MS-1,2,MS)

明 万历 青花魚藻梅花式洗:五瓣梅花形,器內满画青花魚藻,变饰青线三道。外壁满画缠枝灵芝,加饰八吉祥,口沿下加饰双青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宣德 青花穿花凤凰纹仰钟式碗:碗形如钟倒置,故通称「仰钟式碗」。外壁及碗心各画凤凰一对,飞转于缠枝、转枝莲花纹中,內壁口沿下画卷草纹一周,口、足及碗心均加饰青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永乐 青花龙纹天球瓶:直颈,圆鼓腹,平底略凹,因形似天上星球而得名。圆腹通体绘一回首穿莲三爪行龙,张口、吐舌、露牙、双目圆睁,阔步奔行,龙身满画鱗甲,雄武矫健。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隆庆 青花云龙提梁壶
明 嘉靖 青花高士图茶盅
明 永乐 青花花卉纹大扁壶
2019 古物邮票-青花瓷 (4+1MS-1,4,MS)

明 隆庆 青花云龙提梁壶:短颈,圆硕腹,曲流,ㄇ形提梁。壶流及提梁满画缠枝灵芝纹,壶颈饰朵云一周,肩为双云龙。腹饰四团云龙纹,姿态各异,团龙间饰灵芝托八宝纹,底边莲瓣纹一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嘉靖 青花高士图茶盅: 侈口,圆弧壁,矮圈足。口沿一圈卷草纹,外壁绘二高士盘坐树下,一回首观莲,一赏梅;二童子一抱琴,一捧书册,内底心画一士人倚靠莲池畔,仰头赏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永乐 青花花卉纹大扁壶: 扁圆形壶,仿西域水囊造型,一面凸,另面平,颈饰如意云头形纹;腹和侧边满布转枝番莲纹,腹中央突起圆形绘波涛纹。青花艳丽,背面无施釉。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宣德螭耳洗
明 景泰三环尊
明 万历双龙大盘
明 玉壶春瓶
1981 台湾 古代珐琅器邮票 (4全)

明 宣德螭耳洗:高10.4公分,深6.3公分,口径31.4公分,底径23.5公分。侈口,浅腹,圈足下另铸制3扁足架。腹有2铜质立雕螭耳,攀附器口作饮水状。器腹以连续之菱形掐丝为主要装饰。器内底有2颠倒相向之孔雀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景泰三环尊:高17公分,深12.3公分,口径11.3公分,底径10.2公分。侈圆口,凸肩,腹向底收,圈足下有3铜铸独角兽矮足,作背负状,肩饰3铺首,各衔1环。颈为绿地,饰1圈蝉纹。肩、腹、足皆为转枝番莲花,花纹均以掐丝作轮廓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万历双龙大盘:高6.6公分,深4公分,口径48.3公分,底径30.7公分。侈口,宽唇作菊瓣形,唇上为绿地,上饰小菊花。器外壁饰单朵番莲花,下有一周回纹。器内壁一周饰杂宝16枚。器内底中央为1椭圆形,篆体寿字,两边各饰1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玉壶春瓶:高55.1公分,深50.9公分,口径15公分,底径21.2公分,腹围109.1公分。侈口作喇叭形,颈细长,鼓腹。通体作半透明钴蓝地,掐丝转枝番莲花,花瓣结构相同,而色彩互异。掐丝镀金灿烂如新,装饰与打磨技术极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出戟花卉纹花觚
明·缠枝莲纹直颈瓶
2013 中国 景泰蓝 (6-2,6)

明·出戟花卉纹花觚:花觚分三段,撇口,腹部出戟,圈足外撇。胎体做工精良细致,材质均匀,器型优雅,外壁通施掐丝珐琅装饰,颜色鲜艳夺目,身填天蓝色底釉,上绘五彩缠枝莲纹,中托莲花,其颜色对比强烈。

明·缠枝莲纹直颈瓶:明代宣德,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器型规格高:22cm,口径:2.9cm,足径:9cm。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通体以浅蓝色珐琅为地,饰掐丝填红、宝石蓝、黄、白(砗磲白)等色珐琅釉的缠枝莲花纹。足内镌刻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此直颈瓶造型庄重,所施珐琅釉质地细腻,色彩纯正。

明 万历雕漆器 双龙戏珠圆盘
明 永乐雕漆器 双狮图圆盆
1977 台湾 古代雕漆器邮票 (4-1,3)

明 万历雕漆器 双龙戏珠圆盘:高2.5公分,径20.9公分。盘作圆形,侈口,矮壁,浅圈足。髹以红色漆。盘心雕双龙戏珠,饰以寿山福海,上方饰花朵锦地,内外壁均雕转枝花卉。底髹黑光漆。器底刻有楷书「大明万历乙未年制」8字疑填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雕漆器 双狮图圆盆:通盖高4.3公分,径10.5公分。器作圆形,直口,矮壁,浅圈足。髹以红漆。盖面雕双狮戏珠,周饰以云纹,器壁亦满雕云纹。器里及底均髹黑色光漆。器底有针刻楷书「大明永乐年制」6字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宣德雕漆器 牡丹花圆盒
明 永乐雕漆器 花卉锥把瓶
1978 台湾 古代雕漆器邮票 (4-3,4)

明 宣德雕漆器 牡丹花圆盒:通盖高 7.5公分,径18.7公分,圆形盒,口与壁垂直,矮壁,底浅凹。髹以红色漆。盖面雕牡丹花,盖、器周壁均雕转枝花卉。器里及底均髹黑光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雕漆器 花卉锥把瓶:高16.4公分,径 9.2公分,瓶昨锥把形直口,长颈,硕腹,底浅凹。髹以红漆。口边刻回纹1道,颈、腹间雕四季花卉。器里及底均髹黑色光漆。器底针刻楷书「大明永乐年制」6字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鳌鱼花插
1961-1962 古物邮票 (18-3)

明 鳌鱼花插,玉器。高15.4公分,口纵2.8公分,横3.2公分,底纵3.2公分,横7.2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白玉秋蟬桐葉洗
1979 台湾 古代玉器邮票 (4-2)

明 白玉秋蟬桐葉洗:高 6公分,橫20.7公分,縱14.3公分。器身作1片桐葉,滿飾筋絡,邊緣處琢有蟲嚙之痕,極為肖真,葉旁襯以折枝,枝上有葉數片,1秋蟬棲於枝上,玉質瑩澈,色白含青。洗為文具之一,為書畫家洗筆之用,此器鏤空透琱,形制精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碧玉瓜瓞洗
1980 台湾 古代玉器邮票 (4-2)

明 碧玉瓜瓞洗:长11.6公分,高4.1公分。洗作瓜形,柄为镂空枝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玉鳌鱼花插
2013 台湾 故宫经典文物邮票 (10-5)

明 玉鳌鱼花插:外形为一鱼自水中奋力跃出,鱼身纵向,鱼首部位已成龙形。全器寓意「鱼跃龙门」吉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黄花梨交椅
明·黄花梨镂空福字纹四出头官帽椅
明·黄花梨雕螭纹圈椅
明·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凳
2011 中国 明清家具–坐具 (6-2,3,4,6)

明·黄花梨交椅:交椅,亦称胡床,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通常被认为是从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转变。交椅的结构是前后两腿交叉,交结点作轴,上横梁穿绳代座,可以折合,上面安一拷佬圈儿。椅圈一般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下由八根木棒交结而成,交结关节处,多以金属件固定。整个造型,从侧面看似多个三角形组成,线条纤巧活泼,但不失其稳重。因其两腿交叉的特点,遂称交椅。邮票上的交椅是私人收藏的明代黄花梨圈交椅。

明·黄花梨镂空福字纹四出头官帽椅: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邮票上的官帽椅为观复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黄花梨镂空“福”字纹四出头官帽椅。该官帽椅为黄花梨木制,座面藤芯,体积硕大。靠背板攒框做,分三截,上部镂空“福”字,空灵醒目;中间嵌瘿木,追求纹理变化;下部镂空锼出如意云头,庄重饱满。鹅脖单上,宝瓶式连帮棍柔中见刚。此椅造型舒展大方,浑然天成。

明·黄花梨雕螭纹圈椅: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邮票上的圈椅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黄花梨雕螭纹圈椅。该圈椅为黄花梨木制,席心座面。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边柱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弯曲,颇具舒适感。整个背板以起地浮雕法饰双螭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四腿外圆内方,镶壶门式劵口牙子,浮雕卷草纹。四腿间安步步高脚枨,有明显的侧脚收分。为明式椅子的常见样式。

明·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凳:坐墩,由于其上多覆盖丝绣织物,而又名绣墩,一般呈圆形,且腹部大,上下小,犹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凳。通常在上下彭牙上作两道弦纹和鼓钉,保留着蒙皮革、钉帽钉的形式。邮票上的坐墩为观复博物馆收藏的明代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凳。该藏品为紫檀木制,圆形。大理石面芯,以浅破深,又有纹理变化。鼓凳上下各装饰一圈铜钉,凸显光泽。整体追求藤编效果,线条优美,视觉通透。鼓凳四档分割空间腔体又以弧形相交,使之造型饱满而不失灵动,敦厚而不失柔韧,殊为难得。

明.黄花梨夹头榫平头画案
明.黄花梨高束腰石面方香几
明.铁梨象纹翘头案
2012 中国 明清家具–承具 (4-1,3,4)

明•黄花梨夹头榫平头画案,现藏于北京观复博物馆。

平头案:尺寸较宽尖,主要供写字作画用的案形家具。画案大多不做“飞角”,属平头案。主要用于绘画或书法创作等。案是一种长方形的承具,长一丈左右,宽一尺多,放陈设品用,与桌子的差别是因腿足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故称“案”而一般不称“桌”。条案 、也是各种长条形几案的总称。如书案、画案、平头案,翘头案 等。案是中国古代家具陈设中最常用的家具。

明•黄花梨高束腰石面方香几,现藏于海外。

香几:古代承放香炉用的家具,因置香炉而得名。一般家具多作方形或长方形,香几则大多为圆形,较高,而且腿足弯 较夸张,且多三弯脚,足下有“托泥'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无依无傍,面面宜人观赏。香几在清代以前十分流行,焚香本是中国古人祭祀仪式之一,到唐宋,香几 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组成的一部分,从“焚香操琴'“焚香沐浴”、“明窗净几、焚香其中” 等词语中可看到古代贵族日常生活中香烟缭绕的景象,显示了古代文人对绝俗优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炉的香几成为庭室的必备家具就在之中了。

香几的使用大多成组或成对,个别也有单独使用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中关于香几的描述就很详细:“芍室中香几之制有二,高者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玛瑙石,或以骨柏楠镶心,或四、八角,或万,或梅花,或葵花、慈菇,或圆为式,或漆,或水磨渚木成 造者,用以阁蒲石,或单玩美石,或置香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革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香几的式样之多,有高矮之别,且不专为焚香,也可别用。如摆放各式陈设、摆玩 之类,以供清玩,甚快心目。

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 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一般来讲,茶几较矮小,有的还做成两层式,与香几比较容易区别。清代茶几较少单独摆设,往往放置于一对扶手椅之间,成套陈设在厅堂两侧。

明•铁梨象纹翘头案,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翘头案:案是一种长方形、下有足的承托家具。条案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故称“翘头案' 明清时期主要是供陈设的承具。翘头案大多设有挡板,并施加精美的雕刻。由于挡板用料较其他家具厚,常作镂空雕。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天寿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离北京市区约50公里,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建筑群。自永乐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明朝皇后、2位明朝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

鎏金银托盘双耳玉杯
2012 中国 和田玉 (4-3)

鎏金银托盘双耳玉杯:现珍藏在北京定陵博物馆的这件银托玉杯,精美绝伦。洁白的玉林上嵌有鲜红的宝石,鎏金银托盘装饰着浮雕花纹,又点缀24颗红、蓝宝石和珍珠,相映增辉。这件金玉结合的御用宝物,价值不可估量。它选用了最为贵重的材料白玉、黄金、宝石,在造型设计上又煞费苦心,功夫深厚:玉爵的形制仿自古铜爵,配上妙趣横生的龙形扳和双龙花纹“万寿”款识,已是常人不可仰视之宝器;金托的造型设计,意在表现龙腾较游的江海之中,耸立着一座仙山,险峰重叠,富蕴宝藏,而玉爵则稳置于仙山之上。爵在古代是权位的象征,“万寿”玉爵骑立于江海中的仙山奇峰之上,应是寓意“稳坐江山”、“万寿无疆”。因此说,该器不仅有皇家的奢华,而且富具王者气概。

明代缂丝凤穿牡丹团花
2017 中国 凤(文物)(6-5)

明代缂丝凤穿牡丹团花,出土于北京定陵,直径30厘米,此幅缂丝作品鲜艳明洁,配色雅致,构图饱满。一对凤凰在牡丹花与桃花丛中遥相呼应,上接云天、下连福海,一派云天福海的富贵喜庆之气。这件缂丝团花的地部用捻金线织造,纹部运用了“缂鳞”“掼”“勾”和“木梳戗”等技法,是难得的佳作。现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金石档案·明代铁券
1996 中国 中国古代档案珍藏 (4-3)

金石档案·明代铁券:铁券为铁制契券,示坚固永久之意,是封建帝王用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手段之一。最早的铁券是汉高祖刘邦与功臣定誓用的丹书铁券,到了隋唐时已相当盛行。明代铁券是我国铁券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中期,青海省档案局局长牛创平先生在征集民间文物时,出资从西宁郊区征集进馆一件明代铁券。该铁券长37.5厘米,宽21.2厘米,厚2厘米左右,重1300克,正面206字,反面11字,共217字,均为颜体,金锉方法,字清基本完整无损,是明英宗朱祁镇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三月十八日,赐给军功卓著的高阳伯李文的,写有食禄一千石和免本人死罪一次的待遇。李文的祖父在明洪武初年因军功被授予西宁州同知,后又升任西宁卫指挥佥事。李文的后代为清代的土司,现今在青海省民和县、大通县、西宁市均有其后裔。现存的民和县、大通县景阳乡两本李氏家谱中对这件铁券均有记载。该铁券是我国档案界保存很少的铁券之一,1991年曾将它的复制件运往加拿大展览,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永乐大典 国家图书馆藏
2009 中国 国家图书馆 (2-1)
邮票:(左)永乐大典 国家图书馆藏
2010 中国 第3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 (1MS全)

《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及华夏最大的一缉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仅存418册823卷,散藏于9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公私收藏机构,约为原书的4%。

明 雕竹仕女笔筒
1983 台湾 古代雕竹器邮票 (4-4)

明 雕竹仕女笔筒:高15.7公分,径14.7公分,器为圆形、底凹、有3矮足。周围雕透花卉仕女图。下方有「三松」2字刻款,为明代雕竹名家朱三松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嘉靖 彩漆云龙笔
明 隆庆 龙香御墨
2000 台湾 故宫古物邮票─文房4宝 (4-1,2)

明 嘉靖 彩漆云龙笔: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隆庆 龙香御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右一)明•雕漆紫檀木管提笔
(左下)明•吴叔大凤九雏墨
(上)明•宝月荷香端砚
2006 中国 文房四宝 (4-1,2,4)

雕漆紫檀木管提笔,笔管长25cm,笔斗长2.5cm。提笔直管无帽,笔管饰红、酱色雕漆并拼以紫檀木,紫檀斗,笔锋为貂毫竹笋式。此笔反映了明嘉靖年间雕漆的风格。故宫博物院藏。1)

吴叔大凤九雏墨,径12.1厘米厚1.9厘米。圆形,两面起边框。面刻十凤,中间一大凤,周环九小凤,姿态各异,均描金,翅羽填绿。背填蓝框内阳文描金楷书:“凤九雏”。侧楷书款:“大国香吴步大制”。盛一红漆描金圆盒内,面绘双龙戏珠纹。吴叔大,安徽休宁人,明末清初制墨名家,墨肆玄粟斋。所制墨品多仿古。凤九雏,象征多子多孙,为婚嫁礼品墨的一种。此墨龙纹粗犷洒脱,具明墨特征,为吴叔大墨中精品。《中舟藏墨录》著录。故宫博物院藏。

宝月荷香端砚,广东肇庆端砚博物馆藏。略椭圆形,长31厘米,宽29厘米,厚5.5厘米,以精湛、细腻的雕刻手法,以形设图,造型似一片略为翻卷的莲叶,砚池浮雕一螃蟹和一对鸳鸯在嬉戏,生动有趣,活灵活现。莲与“连”谐音,而螃蟹又称“花甲”,科举时考生头名称花甲,故寓意“连登花甲”,鸳鸯白头偕老。2)

明 缂丝山茶双鸟
明 缂丝桃花双雀
1992 台湾 故宫缂丝邮票 (1MS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
摘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 文物/中国/明朝.txt
  • 最后更改: 10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