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战国时期文物古迹邮票。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岩坑竖穴木椁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

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文物多达15404件,有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其中有8件定为国宝。

曾侯乙编钟
1987 中国 曾侯乙编钟 (1MS全)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于1978年在中国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基本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作持”,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铜人著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

曾侯乙编钟共65件,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锺架上。上层3组为钮钟,19件,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为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另有楚惠王送的镈钟1件,楚王酓章镈钟位于下层甬锺中间,形体硕大,钮饰为两对蟠龙对峙,其下一对回首卷尾,其上一对引颈对衔。钲部两侧以浮雕龙纹为衬地,并有五个圆泡形饰呈梅花状排列,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近于椭圆,口平。正面钲间铸铭:“隹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乍曾侯乙宗彝,□之于西阳,其永时用享”。记述此镈锺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楚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的消息之后,于在位第56年(前433)特制镈锺用作祭祀。这为编钟铸造和该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锺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锺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锺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锺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锺钮。

锺及架的装饰,取有人、兽、龙、花、几何形等多种题材,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细微的刻划,达到了极好的美化效果。整架编钟,宏观巍峨庄重,微观精美华丽,是耐人观赏的艺术佳作。

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乐律学达到的高度水平,对研究战国历史、音乐和冶铸技术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这套编钟的击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件7字形小木槌,当由三人各执一对,分别掌奏中层的三组锺,并兼顾上层钮锺,主奏旋律。两件长215厘米、粗6.6厘米的彩绘大棒,由两人分执,掌奏下层大钟,可配以和声,或烘托气氛。

这套造型壮观、配备齐全、音列充实、音频准确的大型编钟,堪数中国古代编钟之最,并以其数量之多,铸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乐律铭文之珍贵,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是“精神世界的圣山”,“文明古国的象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

战国•彩绘乐舞鸳鸯形漆盒
1993 中国 中国古代漆器 (4-2)

“战国•彩绘乐舞鸳鸯形漆盒”,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长20.1、宽12.5、高16.5厘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该漆盒出自西室,整体似鸳鸯,颈下有一圆柱形榫头,插入器身,颈部可以转动。身部镂空,背上有长方孔,安置一长方盖。器表遍髹黑漆作地,朱绘麟纹,腹部两侧分别绘撞钟图和击鼓、舞蹈图。

龙形玉饰
2000 中国 龙形文物 (6-2)

龙形玉饰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件龙形玉饰为青玉色,长11.3厘米,宽7.7厘米,造型奇特,龙身细长,边缘阴刻斜线纹,龙身遍饰谷纹,作飘举攀升状,形态十分生动。春秋战国时期工艺美术兴旺发达,各诸侯国的玉器制作工艺精湛,此玉饰即为战国时期龙纹图案的代表作之一。这种呈S形的龙形,承传商周纹饰,具有古拙的灵感。云纹的出现,既是一种纯正的装饰,展现了龙的飘举飞动,也包含了人们希望生前腾达死后升天的美好意愿。

曾侯乙匝
2003 中国 东周青铜器 (8-4)

曾侯乙匝为战国早期器物。高13.4厘米,口长19厘米,口宽18.8厘米。此器呈椭圆形,直口,方唇,腹微鼓,平底,假圈足。前有带盖流,后有龙形匝手。匝上铸出龙首、龙尾之状,内底亦铸铭文7字。颈腹有镶嵌的云纹和龙凤勾连纹样。于1978年在湖北随洲擂鼓墩一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青铜尊盘
2019 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 (2+1MS-MS)

曾侯乙青铜尊盘,通称青铜尊盘,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的一件战国早期青铜器,分为上面的尊和下面的盘两部分,整套器物纹饰繁缛且有很多镂空装饰,为失蜡法铸造。该器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尊盘由尊和盘组成,尊置于盘中。尊盘的口沿是非常精细的镂空的变形龙纹和龙形雕饰,均可分辨出每条盘龙上的眼睛。尊和盘均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战国 陈侯午簋
战国 凤首盉
1961-1962 台湾 古物邮票 (18-8,14)

战国 陈侯午簋,铜器。高33.58公分,深11.2公分,口径25.5公分,宽47.4公分,重18,585公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凤首盉,铜器。通梁高50.1公分,深29.2公分,口径24.6公分,腹围149公分,宽59.6公分,重33,855公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凤耳鼎
战国 庲具扁壶
1975 台湾 古代铜器邮票 (4-2,3)

战国 凤耳鼎:通盖高18.7公分,深9.2公分,口径13.3公分,腹围49.3公分。器作圆形,口旁有2附耳,圆腹,3马蹄形足。有盖,盖顶作半圆形,盖上置3环耳。盖器皆饰蟠虺纹,腹上有弦纹1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庲具扁壶:高25.4公分,深23.1公分,口径9.5公分,底纵7.5公分,底横13.3公分,宽25.8公分,铭文2字,在足旁。器身扁平,小圆口,直颈,长方形圈足。旁有2兽面衔环,兽面作半浮雕状。腹前后2面各以宽条直线区分纹饰为16格,2侧各区分为5格,每格均饰蟠虺纹,颈饰3角纹一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王命传任虎节
1986 中国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1MS全)

战国王命传任虎节是战国时期的一件铜器作品。通高10.7cm,宽15 .7cm。该虎节体扁平,作伏虎形,昂首张口,长尾从臀部向脊背弯曲。一面刻划铭文5字:“王命,命传任。”铭文表示持虎节者身负王命,所经过的驿站要负责接待。虎节是使者持之远行可得食宿的证物。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和住宿的地方。该节虎全形铸造,轻便雅致。这种符节和调兵用的虎符一样,中分为二,一半发给使者,一半发给驿站或所经关卡,两者合拢才有效。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Bronze monster mask and ring,约公元前450年
1996 斐济 亚洲国际邮展 (4+1MS-1)
中山王铁足鼎
神兽尊
龙兽提梁盉
2003 中国 东周青铜器 (8-3,5,8)

中山王铁足鼎为战国中期器物。高51.5米,宽65.8厘米。此鼎为铜身铁足,圆腹圆低,附耳,兽蹄足,复钵形盖,顶有三环钮。盖钮至足部刻有铭文469字,为目前所见战国时代最长的铜器铭文。于1976年在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墓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神兽尊为战国早期器物。高53.7厘米。兽首耳,角直立,张颌露齿,双目圆睁,鼻梁与鼻孔用卷云纹、涡纹勾出。兽体粗壮,腹空,背部开椭圆形孔,有盖。盖面饰浮雕盘蛇,兽颈,腹部饰变形蟠龙纹,器后置一条直立曲尾攀附的龙形匝。器皿足短矮,内侧空槽。于1991年7月在广州西贺县沙田龙中山岩洞墓出土,现藏广西贺州市博物馆。

龙兽提梁盉为战国早期器物。高29厘米。曲颈龙首形,周身饰鳞纹,兽形盖纽,盖上饰6头伏兽,龙形提梁上饰菱形几何纹,前后有透雕棱背,提梁上有一环,蹄足上饰浮雕龙纹。于1982年在浙江绍兴坡塘出土,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漆奁·漆羽觞·战国
1954 中国 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第五组) (4-4)

邮票画面上两件漆器是1952年在湖南长沙颜家岭35号楚墓出土的。左边一件是狩猎纹漆奁,器高12.8厘米,口径11.2厘米。奁是妇女化妆用的镜匣,泛指匣盒一类的盛物器具。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薄木片卷成筒状器身,下接平板为底,待器形固定后再髹漆彩绘。这件漆奁从上至下图案共分5层,上、中、下为变形鸟纹和云气纹饰。二层为狩猎图,左边猎人持戟矛,右边猎人引弓射箭,中间为奔突的野牛,右边还有两兽,在据地而斗。第四层为动物纹,有走凤、奔鹿、双鹤争食、儿童牵犬等。邮票画面右边那件为漆羽觞。羽觞就是耳杯,是战国、两汉时流行的酒杯,唐代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便有“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之句。木胎,用整块木料旋制雕琢成形,表里打磨光洁,然后髹漆彩绘,一般绘云纹和变形云纹。战国中期,开始使用“脱胎法”制作夹胎漆器,即用多层麻布或缯帛制作器胎,使之轻巧,漆液渗透性好,粘附力强,这种羽觞更受人们喜爱。

虎座鸟架鼓
2004 中国 漆器与陶器(中国与罗马尼亚联合发行) (2-1)

虎座鸟架鼓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是一件东周时期的漆器,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楚国墓葬中,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

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详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现收藏于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

虎座鸟架鼓为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是荆州楚墓中出土的最为典型的文物。其主体由双虎、双凤、扁鼓三大部分组成,均为楠木雕刻,木胎上髹生漆,绘有凤、虎以及其他装饰图案。虎斑凤羽和装饰花纹以红黄黑三色为主,绘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战国 玉戚
1968 台湾 古物邮票 (6-2)

战国 玉戚,玉器,高23.2公分,最宽1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龙纹玉觿
战国 玉兽佩
2022 台湾 故宫玉器邮票 (4-2,3)

战国 龙纹玉觿:神龙的胸膛和长尾皆为曲弧轮廓,由此创造出饱满的视觉张力;加上头颈和足爪各朝向左右不同方向,视觉会因为来回观看头颈和足爪而产生左右互换的动态错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玉兽佩:设计者利用圆弧边缘设计为鬣鬃、背脊、长尾的一体轮廓,形成饱满圆弧的下压张力;再配合鬣鬃、尾部前后上举的力量,创造出虎踞如磐却仍奋迅前行的强大动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圜金
1975 台湾 古代钱币邮票 (4-1)

周圜金:为圆形钱币,此币面文「焛阳一斤」,焛为古蔺字,近世出土,面文4字右旋读,圆孔,面背皆无边廓,形制与钱文笔画,皆与「长垣一釿」相近,面文「阳」字,易下为折笔,在有阳字古刀布中,独同平阳方足布之笔法,「焛」字,与焛布写法相同,但蔺阳地名未见经传,此币谅系与焛市同地(今山西离石西北50里)而铸造较晚之赵国货币。

尖足布
1976 台湾 古代钱币邮票 (4-2)

尖足布:赵国货币,面文「武平」,品类很多,背文差不多都记有从1到10数字,但其大小相同,当然不是纪值。蔡云癖谈认为是布笵次第之纪数,较为合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齐刀
针首刀
尖首刀
召刀
1978 台湾 古代钱币邮票 (4全)

齐刀:齐国货币。 「齐圜货」与「齐之货」通称3字刀,背文颇复杂,有纪笵文,有纪年干支,有纪地如丘、安、方、易、白、公、平等,也有类乎吉语的吉、行、大等。齐刀之齐乃指齐城(即临淄)而言,非泛指全国。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针首刀:燕国货币。刀币中之开山始祖。首部特别尖长。无文字者居多,有文字者亦仅隐约现出1字,如大、公、吉、羊、非、叉、鸟、鱼等。其中鸟、鱼等字显系由象形图案变出未久。大、公、吉、羊等字则近乎甲骨文,笔法纵豪。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尖首刀:燕国货币。系由针首刃沿革转变者,其款式与针首刀大致相同。一般长约15公分,宽1.6公分,皆有文字,其书法介乎契文大篆之间,乡土味重。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召刀:燕国货币。亦称「明刀」。被认为是继尖首刀而出的。初期召刀与尖首刀并无差别,概系尖首刀之1种,后因机遇巧合,遂一枝独秀,成为燕国主币。召刀以其刀曲折形状,可分「圆折刀」与「方折刀」2种。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安邑二虸’布
‘齐法化刀’
‘节墨之法化’刀
‘成白’刀
‘齐法化刀’
1981 中国 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8-4,5,6,7,8)

‘安邑二虸’布:图案采用了旧中国时期魏使用的铲形货币,平首圆肩桥足。“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地区。“釿”布币单位。战国时期魏国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地方使用的铲形货币,平首圆肩挢足。

‘齐法化刀’,‘节墨之法化’刀:图案均采用了战国时期齐国在节墨(今山东省平度)地区使用的刀形货币。‘齐法化刀’为战国时期齐国在齐城(今山东省临淄)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节墨之法化’刀为战国时期齐国在节墨(今山东省平度)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

‘成白’刀: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赵国及中山国铸造的刀形货币。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在邯郸,即今河北省邯郸)使用的刀形货币。

‘共’圜钱: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魏国铸造的圆形货币。战国时魏国在共(今河南省辉县)地方使用的圆形货币,圆钱圆孔。

鬼脸钱
‘殊’布
‘下专’布
‘甘丹’布
尖首刀
‘明’刀
‘晋化’刀
‘錺六化’方孔圜钱
1982 中国 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8全)

鬼脸钱:为战国时期楚国仿海贝形铸造的铜贝形货币,币文释法不一,俗称鬼脸钱。安徽省寿县等地出土。

‘殊’布:为战国时期楚国使用的铲形货币,币文释法不一,俗称“殊”布,安徽省宿县等地出土。    ‘下专’布:为战国时期秦国使用的铲形货币,圆首圆肩圆足,首及两足各有一孔,俗称三孔布。

‘甘丹’布:为战国时期赵国在甘丹地方使用的铲形货币,平首平肩尖足。

尖首刀:为战国时期燕国使用的刀形货币,刀首较尖,故称尖首刀,在河北保定出土。

‘明’刀:为战国时期燕国使用的刀形货币。币文释法不一,俗称“明”刀,在河北易县出土。   ‘晋化’刀:为战国时期赵国在晋阳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刀背平直,形制特小。

‘錺六化’方孔圜钱:为战国时期齐国在錺地方使用的圆形货币,圜钱中有一方孔。

燕国“外司炉鍴” 鉨是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战国·燕的一类官鉨。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外司ꕂ”,即外司炉,是掌管铸造的职官。“炉”字与燕国货币明刀铭文“外炉”之“炉”字相同。“鍴”读为“瑞”,《周礼·春官·典瑞》中郑玄注:“瑞,节信也。”《说文》则释:“卩(节),瑞信也。”这种战国时期长柄长条形的官鉨目前仅见于燕国官鉨。有一种观点认为此鉩是掌管铸造钱币的职官之鉨。

战国·外司炉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22 中国 中国篆刻 (4-1)
  • 文物/中国/战国.txt
  • 最后更改: 21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