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唐代文物古迹邮票。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开始营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是为埋葬临终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坟墓的长孙皇后而开凿。陵墓依山而建,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依山为陵的先例。陵前的陪葬墓群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诸王、公主的墓葬,以及魏徵、李靖、李世𪟝、房玄龄、尉迟恭等功臣陪葬墓。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05厘米、高170厘米,厚30厘米、重约2.5吨。“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䯄、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原置于陵园北面祭坛司马门内东西两庑,现有四骏陈列于西安碑林,另外二骏流落美国。

什伐赤
青骓
特勒骠
飒露紫
拳毛騧
白蹄乌
2001 中国 昭陵六骏 (6全)

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䯄于1918年被盗到美国,后为实业家Eldridge R. Johnson购得,并捐献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罗振玉在其著作《石交录》中记载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令文物商人将昭陵六骏运往洹上村,文物商因石体重大不便,先将飒露紫、拳毛䯄二石剖而运之。袁克文“怒估人之剖石也,斥不受。”

自古以来良马特别是名马,都有自己的名号,从周秦汉晋时起西域骏马“汗血”、“奔霄”、“蒲梢”等非汉语译名就在中原流行。昭陵六骏的名号也不是中原本土之名,其含义皆与外来语言有关。昭陵六骏的马名专称,应该是唐人与突厥以及外域长期交往中所熟悉和使用的。而唐太宗以突厥语或突厥官名来命名自己的心爱坐骑,就是以突厥赞颂英雄、勇士的风俗,来纪念和讴歌唐初自己平定天下的辉煌战绩。除了六骏外,唐太宗还曾在骨利干贡献的百匹良马中选出“十骥”,不过骨利干“十骥”的称号(即腾云白、皎雪骢、凝露白、玄光骢、决波𩨈、飞霞骠、发电赤、流金、翔麟紫、奔虹赤)含义非常清楚,都是汉语“腾云”、“发电”赞美骏马的形容词。

什伐赤:虎牢之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什伐”对音转译为“Shad”,即设,是突厥军事将领的高级官号,此官位于可汗、叶护之下,率领精锐兵马有万人左右。当时突厥汗国中号称“Shad”的领兵将军很多,大多是出身阿史那氏可汗的直系亲属。因此,“什伐赤”是用突厥官号命名的一匹坐骑。李世民赞曰:“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青”,并不是古汉语中的蓝色或苍色,而是来源于突厥文Cin或Sin,为“秦”字之音写。隋唐时期中亚人和中国人都笼统地称中亚以西的“海西国”为大秦国,“青”、“秦”同音,泛指来自西方“大秦”的骏马。李世民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特勒膘。“特勒”原为“特勤”,是突厥文“Tegin”的汉文译名,是当时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多由突厥王室子弟担任,但投降突厥的汉人也可封此官号。隋唐时期获得“特勒”的突厥人很多,是一个常见的官街唐太宗以突厥“特勒”官号命名自己的坐骑,也是赞扬突厥骏马的一种习俗。李世民赞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浮雕里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飒露”的突厥语读音还原为“isbara”,汉译“沙钵略”或“始波罗”,乃是“勇健者”之义,常被突厥人用作领袖的荣誉性称号,曾作为突厥可汗的车贵称号多次出现在突厥碑铭中。所以飒露紫的真正含义就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拳毛䯄: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这匹骏马是唐朝代州刺史许洛仁进献给李世民的坐骑,“拳毛”音源于突厥文Khowar,标准译名应源于“权于魔”,是西突厥控制下的一个小国地名,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以西和巴基斯坦最北部之间,故拳毛䯄可能是一匹与“权于魔国”种马杂交的良马。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白蹄乌:平薛仁杲时所乘,无箭伤。其语意来源于突厥语“bo-ta”,义为幼马或幼骆驼,是“少汗”之意,即这匹黑马是冠以“少汗”荣誉性专名的坐骑,带有赞美的称街和高贵官号的象征意义。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何家村唐代窖藏,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窖藏文物。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10月11日,在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大小类似的陶瓮,瓮上面盖有一层银渣,其内装有金银器和玉器;考古人员在陶瓮的旁边还发现了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银罐内装有一件精美的镶金兽首玛瑙杯。这次发现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各种金银器、银铤、银板、银饼、中外钱币、宝玉珍饰和贵重药材。

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并对照文献,初步判断现在何家村的位置是在唐代长安城兴化坊中部偏西南处。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1973 中国 出土文物 (12-2)

舞马衔杯银壶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8.8×7.1厘米,是邠王府窖藏里出土的金银器中的一件,其外形仿皮囊样,壶身两侧各雕刻一匹鎏金舞马,颈系飘带,口衔一杯,昂首扬尾,似作舞状。圆足内墨书“十三两半”四字。这一造型是唐代舞马中“屈膝衔杯应节,倾心献寿无疆”的场面。据《明皇杂录》中记载,唐玄宗时,宫中驯养舞马400蹄,“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每逢玄宗生日,便在兴庆宫大摆筵席,并把这些训练有素的马匹集中在勤政楼前,奏起音乐,表演马舞,而“衔杯”是马舞中难度最大的表演,一曲终了,舞马会口衔金杯跪拜,向“万岁爷”行礼祝寿。从这件文物邮票上可以欣赏到这一情节。

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
2018 中国 丝绸之路文物(一)(4-3)

兽首玛瑙杯,1970年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一件玛瑙酒具,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唐代的一件俏色玉雕精品。

1981年8月4日凌晨1时57分,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内真身宝塔的半壁在大雨中崩塌。1985年陕西省政府决定重修法门寺于真身宝塔,仅存的半壁宝塔被拆除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时发现地宫秘藏的宝藏。1987年4月3日,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地宫被打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在地宫打开后,1987年5月5日至12日期间共发现四枚舍利。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舍利。这三枚都属于“影骨”,和“灵骨”放置在一起是为了保护后者。“灵骨”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经专家鉴定,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法门寺也随着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为佛教圣地。法门寺地宫中珍藏的金银器多达120多件(组),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这些金银器多是为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动而专门制造的礼器,做工极为考究,多刻有錾铭,为判断物主、断代提供了方便。其中还出土了许多的茶具,比如茶碾、茶碗等等,与今天日本茶道的器具几乎完全相同,证明了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唐代。在法门寺地宫开启前,对秘色瓷一直有各种说法,有认为秘色指的是一种釉色的隐秘,也有人认为是对一种颜色的叫法。地宫物账碑中记载,以及十三件秘色瓷器珍品的出土揭开了这个谜团。唐朝时中国的丝绸织物已发展到一个高峰,地宫中的丝织品就成了很好的佐证。这些物品多是历代皇后所供奉的,其中还有武则天的“武后绣裙”一件。

唐代鎏金银碾槽和银碣轴(碾)
1997 中国 茶 (4-3)

画面主图为鎏金银碾槽和银碣轴(碾),是碾碎茶叶的器具,其形制与中药碾槽相同,待茶叶在槽中被碾碎后,即置于茶箩申过筛,箩下的细末便可煮饮。这两件茶器是1987年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系唐僖宗李儇少年时代所用,后为表达对佛的虔诚和对父皇懿宗的悼念而供奉在该寺中。该组茶器还有焙炙器、炙茶器、箩茶器、取茶量具、贮茶器、贮盐器、点茶器、烧水侯汤器、击佛用具等10多件,材质昂贵,制作精致,由此可以推想当时宫廷茶道的奢华、繁缛、庄严和讲究。

唐代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
2018 中国 丝绸之路文物(一)(4-4)

1987年4月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唐真身宝塔地宫出土。就地收藏于法门寺博物馆又称法门寺珍宝馆,位于中国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内。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大部分应属于伊朗内沙布尔地区所生产,是九世纪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阿拔斯王朝的产品,它不仅吸收了古罗马和波斯帝国玻璃生产的工艺和精神,又将早期的伊斯兰文化及风格融入了玻璃器生产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和宗教文化的玻璃器制品。

鎏金银香囊
鎏金银香囊
2019 中国和斯洛伐克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 中国-斯洛伐克联合发行 (2-1)

鎏金银香囊: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唐代鎏金银香囊。鎏金银香囊精巧细致,镂空部分供香气溢出,香囊内部铆接两个同心圆金属环和一个盛香料的钵状香盂,这两个圆环即为持平环。无论香囊怎样转动,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这说明近代用于航海、航空的陀螺仪原理,早在唐代已被中国工匠所掌握。

乐山大佛,全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是世界上高度最高的石佛像。整座佛建成于唐朝,先后历经3位负责人,耗时约90年才最终完成。大佛整体开山而建,而发髻等部分结构则为后期添加。大佛在建成时,外侧曾有木阁加以保护,但后来已经完全损毁。乐山大佛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维修,在民国时期曾被杨森所属士兵在军事训练中部分击毁,但随后又被他人集资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山大佛得到妥善保护和维修,1956年8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即嘉定大佛。1980年7月7日公布为四川省重新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即乐山大佛。1982年2月24日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left|世界遗产标志 乐山大佛为世界遗产峨眉山风景区_含乐山大佛风景区组成部分。

三彩陶驴
蓝釉陶驴
三彩陶马
白釉陶马
三彩陶马
三彩陶马
三彩骆驼载舞俑
三彩釉骆驼载舞俑
1961 中国 唐三彩 (8全)

三彩陶驴:1955年陕西省西安韩森寨唐代墓葬中出土。画面准确地捕捉住了驴在日常生活中特有的神态——静立、竖耳,表现得十分形象、有力。

蓝釉陶驴:1956年陕西省西安小土门村唐代墓葬中出土。这头驴用力向前伸着脖子,扬起嘴巴,仿佛在用鼻子十分注意地嗅闻着什么,透出一股机警的灵性。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蓝色的驴子,但由于雕塑家注意表现对象的神态特征,使这头雅洁的蓝色驴子,显得更加真实可爱。

三彩陶马:1957年陕西省西安西郊南何村唐鲜于庭诲墓(唐开元十一年)出土。这匹马呈白色,颈部鬃毛剪成三花,尾部紧系。造型十分雄健;马身上佩着绿毯和绿缰络等精美垂饰,白绿相映,显得异常清新英俊。从该套邮票图案采用的四匹三彩陶马可以看出,唐代艺术品中的马,具有耳尖头小、体态肥壮的特征,多属于中亚品种。

白釉陶马:1957年陕西省西安西郊南何村唐鲜于庭诲墓葬出土。这匹白色骏马,颈上鬃毛剪成三花,尾部紧系,雄姿勃勃;马身上佩着绿色绒毯和绿色缰络等精美锤饰,白绿相映,显得格外清新英俊。

三彩陶马:1957年陕西省西安西郊南何村唐鲜于庭诲墓(唐开元十一年)出土。这匹马呈橙黄色,颈上鬃毛剪成一花;马背上的黄白鞍加蓝。色釉流动,富有质感;骏马昂首挺立,雄姿勃勃,显示着一种力的美。

三彩陶马:1957年陕西省西安西郊南何村唐鲜于庭诲墓(唐开元十一年)出土。这匹橙黄色的骏马,颈上鬃毛剪成一花,雄姿勃勃,显示着一种力的美;马背上的黄白鞍加蓝,色釉流动,富有质感。

三彩骆驼载舞俑:1959年陕西省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葬出土。一头高大的骆驼背上,设有一个长方台座,座上铺着菱形花纹的美丽衬毯,毯上有一群人在奏乐和舞蹈;骆驼直立,头部高扬,遥望天空。毫无负重的感觉.这种姿态和背上一群人的乐容舞姿相对照,一静一动,十分巧妙有趣。仔细数一数,奏乐的有七个人,其中三个人在正面,一个拨琵琶,一个吹排箫,一个吹横笛;背面和侧面的四个人,一个弹箜篌,一个吹笙。一个持拍板,一个吹箫;站在人群中间舞蹈的是一个女孩子。人物各具姿态,表情生动,显示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度熟练程度。

三彩釉骆驼载舞俑:1957年陕西省西安西郊南何村唐鲜于庭诲墓葬出土。一头高大的骆驼背上,设有一个长方台座.座上铺有美丽条纹的衬毯,毯上有一群人在奏乐和舞蹈。奏乐的有四个人,正面有二个人,一个拨着琵琶,一个乐器已失,从手势看好像在吹一种类似现在唢呐的管乐器;背面有二个人,他们两手都作拍击的样子,乐器也已失掉了。舞蹈者站立中间,举头舒袖,全神贯注。其中舞蹈者、拨琵琶者和作拍击状中间的一个人,都是深眼窝,高鼻梁,长满络腮胡须,显然是胡人。骆驼头部高扬、遥望天空、轻松安详的神态,和背上一群人的乐容舞姿相对照,一静一动,巧妙有趣。

黑彩马
1973 中国 出土文物 (12-3)

黑彩马高66.8厘米。1971年在河南洛阳关林唐墓中出土,除头部、马蹄及尾部为黄色外,通体都是黑色。马鞍绿色,釉色丰润,立马稍稍扭颈,神态逼真。牵马俑似在持缰,生气盎然。二者形神俱佳,相映成趣,是已发现的唐三彩中的佳作。

泥俑
1973 中国 出土文物 (12-4)

建国以后出土了大量的唐代陶俑,其中初唐时的女俑身材俏瘦,亭亭玉立;而中唐以后,便体态丰腴,俨然贵妇,反映了当时文化艺术的演变和审美观的变化。邮票画面上的女俑面部丰腴,眉清目秀,发髻高耸,两手合抱,系在腰间的带子随风飘动,使形象更为逼真生动。

唐三彩 武将
唐三彩 鸡
唐三彩 马
唐三彩骆 驼
1980 台湾 唐三彩邮票 (4全)

唐三彩 武将:高101公分,白胎,三彩釉,直立于高台,台前后各有2圆孔。武将造形魁伟有力,顶束发髻,身着甲胄,腰东粗带,足穿长靴,外套象头状护膝,头微向右。釉色鲜丽,制作极精。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唐三彩 鸡:两鸡各高17公分,两鸡均为白胎,三彩釉,直立,形态相同,均系雄鸡。顶冠高耸,睁目平视,翕翼,翘尾,造型逼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唐三彩 马:高73公分,长78公分,空腹,直立于长方形平台,土质呈白色,头稍向左,前两足齐立,后右足稍向前立,神态雄伟,生气勃勃,腿蹄稳固有力,骨肉停匀,表现逼真而生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唐三彩 骆驼:高82公分,长68公分,空腹,白胎,三彩釉,直立于长方平台,头向上昂,张口,露舌,睁目,作长嘶状;驼体健壮,制作设色均极庄丽。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唐朝 菩萨头
唐朝 坐佛
1987 台湾 古代石雕艺术邮票 (4-3,4)

菩萨头 唐朝 (约公元740):砂岩 高度:38.5公分 此尊佛头,来自天龙山第21洞北壁,精美细致,十足表现出菩萨所具有的优美五官造型。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坐佛 唐朝 (约公元750):雪花石 高度:52.5公分 此尊佛像,予人一种坚实而厚重的感觉,双脚交叠成莲花坐姿,两颊丰满。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

唐三彩龍耳瓶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重要文化财
1992 日本 日中国交正常化20周年 (2-2)

唐三彩龍耳瓶:这件作品为唐三彩的代表作。支撑呈长卵形的瓶身及盘口的颈部,以及附于其左右的龙耳,构成此瓶舒展且强有力的身姿。一般认为龙耳瓶是源于西方的容器形状,为了配合唐代对异域风情的嗜好而以白瓷及三彩大量制作,盛行一时。瓶体三面贴饰有模印宝相华纹(housougemon)的宏大圆形浮雕图案。施釉则采用了形成于唐代的三彩施釉技法。龙首部分及龙背的凸起部位等,可见有意识地分开施釉之意,但瓶身部分则是将鲜艳的绿色与褐色的釉彩交错同施,釉液流串交融,与采用被称为失蜡法的技法铸造而成的白色斑纹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将源于西方的容器形态与龙这一中国传统造型组合在一起,综合运用通常用于令人想起金属工艺的圆形浮雕及染织品工艺上的施釉法,完成的划时代大作。

宝胄
1995 中国 西藏文物 (4-2)

宝胄:胄,是古代打仗时戴在头部的盔甲。此胄为公元7世纪的唐代或吐蕃时代之物,相传为松赞干布所用。现珍藏在北京故宫武英殿。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在新旧《唐书》中称弃宗弄赞或弃苏农,公元629年继赞普(王)位后,继续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拉萨,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制订官制,建立起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与唐文成公主联姻,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入国学,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649年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对藏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加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彩绘胡人力士骑马俑 706年
1996 斐济 亚洲国际邮展 (4+1MS-4)

彩绘胡人力士骑马俑,唐代文物,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胡人力士骑马俑人物浓眉深目,阔嘴高鼻,满腮浓髯,其上身裸露,双臂曲举,肌肉发达。坐骑耳如削竹,长颈丰臀、比例匀称,是一匹具有西域血统的良驹。威猛的胡人和骏健的胡马是唐代绘画和雕塑艺术中最常见、也是表现得最成功的题材。唐代墓葬中深目高鼻的外国人形象很多,反映了长安城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开放与繁荣。

唐·景云钟
2000 中国 中国古钟 (6-3)

景云钟为唐代著名古钟,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原悬挂在唐长安城内的道教庙宇景龙观钟楼上,又称“景龙观钟”。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唐代钟楼旧址上建起一座钟楼,以保存此钟。明神宗万历十年(1587年)扩建西安城,将钟楼迁往西安市中心。清乾隆五年(1740年)曾重修一次。在这座巍峨壮丽的古代建筑中,曾悬挂过这口景云钟,以作全城的报时之用。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此钟高247cm,腹围486cm,钟钮高21cm,口径165cm,厚15cm,重约6吨。钟形上锐下侈,口为六角弧形,顶端有兽纽。钟身周围的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6格,共18格,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四角各有四朵祥云,显得生动别致。钟身正面铸有唐睿宗李旦自撰自写的骈体铭文,共18行292字。内容是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造经过,以及对钟的赞语。楷体中杂有篆隶。唐睿宗的书迹留存不多,此铭文为研究书法史者所珍视。此钟用青铜铸成,铸造时分为5段,共26块铸膜。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细致精密,钟声宏亮清晰,显示了唐代铸铜技术的高超水平。

盘龙纹铜镜
2000 中国 龙形文物 (6-4)

盘龙纹铜镜出土于陕西西安,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铜镜是我国古代妇女梳妆用的生活用品,其使用年代可上溯至殷商时期。镜中央设纽,便于穿带悬挂和把握。唐代铜镜铸造业进入鼎盛时期。邮票上的盘龙纹铜镜,又称“盘龙镜”,呈葵花形,直径19.5厘米。其背饰的龙纹奔腾飞跃,头部曲颈回顾,张口吐舌,四爪向各方伸展,龙身婉转自如,纵横往复,尾部向上往后卷曲,身体通饰鳞片,细密而工整。龙体周围衬有4朵流云,疏密得当,显得生机勃勃,雍容华贵。此镜造型完美,工艺精细,反映了唐代龙纹镜的制造成就。

唐 佛坐像
2001 台湾 古代佛像邮票 (3-2)

唐代中国本土的 佛教宗派颇为兴盛,其造像已能表现唐代艺术的精华,盛唐坐佛造型饱满挺拔,体态虽小, 但气势雄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坐佛背光、台座已失,柄枘、插穴仍存。参考旧金山博物馆藏金铜坐佛组,可能原坐佛坐于高台座,并配胁侍成组。坐佛胎质密,与镀金紧密结合,表面仔细抛光,色泽澄黄亮丽。坐佛不论面部或身体肌肉饱满,充满张力,肌肤质感细腻具弹性,坐姿挺直,比例均衡,是盛唐典型。着格子纹镶边袒右肩僧袛支,外披大衣,垂向左肩后,衣褶立体,流转有力,柔软地随腿形拉出完整的线条,垂至座前时,扭转成弧,中央成重重圆弧,推向两侧成小弧层层重叠,变化丰富,厚实有力。接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景龙二年(七0八)石雕坐佛,精神奕奕,气度恢宏,是唐代金铜佛造像中的精品。

唐琴 “大圣遗音”
2006 中国 古琴与钢琴 (中国与奥地利联合发行) (2-1)
唐琴 “大圣遗音”
2006 奥地利 古琴与钢琴 奥地利与中国联合发行 (2-2)

大圣遗音是唐朝肃宗元年(756年)时由四川斫琴世家雷氏为皇室斫成的古琴,现存两床,其中一床原为王世襄所藏;另一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名取自王符《潜夫论·潜叹》中的“昔唐尧之大圣也,聪明宣昭。虞舜之大圣也,德音发闻。” 邮票上的古琴即为故宫博物院所藏。

神农式的大圣遗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琴长120厘米(47英寸),肩宽20.5厘米(8.1英寸),尾宽13.4厘米(5.3英寸)。桐木制,髹栗壳色漆、其上罩有黑漆,还有朱漆补缀期间。断纹为蛇腹间牛毛断纹。龙池两侧刻“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其他形制均与前者相同。

清朝时藏于宫中,但具体的历史已经无法查证。在清宫南库中因久无人打理而积满水锈,清宫善后委员会清点时标记为“破琴一张”,编号昆字一〇七号。几十年后在1947年由于故宫博物馆任职的王世襄发现,并转入珍宝库。1949年他得到馆长马衡批准,将此琴交由管平湖修复。

近景文物为唐三彩单峰骆驼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4+1MS-1)

三彩单峰骆驼1973年咸阳市渭城区唐代契必明墓出土,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三彩单峰骆驼高81厘米,长56.8厘米。单峰驼体态雄健,驼峰高耸。通高82厘米,施赭、黄、乳白色釉,引颈昂首,作张口嘶鸣状。唐墓出土的三彩中,双峰驼居多,单峰驼少见,而保存完整,形体高大者,全国仅此一件,为三彩极品,弥足珍贵,是咸阳博物馆镇馆之国宝。

单峰驼主要生活于印度、阿拉伯半岛及北非,不见于中国内陆。三彩单峰驼能在咸阳契耆氏墓出土,说明它是唐代中外贸易的产物。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时期,阿拉伯(唐时称为大食)灭萨珊波斯,便派使者来到都城长安,此后的一百多年间,阿拉伯使者进入频繁进入长安、洛阳等地,同时也带来极少的珍稀单峰骆驼。

近景文物为鎏金银壶
2012 中国 丝绸之路(4+1MS-3)

鎏金银壶是萨珊王朝器物,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现藏于固原博物馆,是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壶体通高37.5厘米,重1.5公斤。高长身,卵形腹,细颈、鸭嘴形流,圆形底座,弯曲两端成羊头,顶端铸1人头,高鼻戴圆形帽。壶身腹部锤 一周突起的3组6人男女图象,一组为裸体,似表现英俊战士得到女子爱慕情景。 银壶造型别致精美,属波斯萨珊王朝手工艺精品,与萨珊同类器物不同,具有农厚的罗马风格。

唐青釉凤首龙柄壶
2017 中国 凤(文物)(6-3)

唐青釉凤首龙柄壶,通体青釉,造型奇特,纹饰新颖,腹部自上而下逐渐圆鼓,下腹缓收,圈足呈喇叭形。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整个壶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在凤头的后侧,从口沿顺肩而下至底部,壶柄塑成一条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这是目前国内波斯风格图案凤首壶中唯一完整的孤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唐代金凤
2017 中国 凤(文物)(6-4)

唐代金凤,宽6.7厘米,高6.6厘米,双翼平展,两足蹬地,作欲飞状,通体黄金打造,在胸、腹、双翼处原嵌绿松石。金凤原是镶嵌在器物上的装饰件,它自然生动,把欲飞的刹那间的动作刻划得淋漓尽致,造型与工艺堪称唐代金银器之翘楚。1971年西安市灞桥区郭家滩唐墓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藏
2021 中国 丝绸之路文物(二) (4-2)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长沙窑的执壶,收藏在长沙窑铜官博物馆内,一件从1998年“黑石号”打捞出水的贴花执壶。小口,短直劲,八棱形短流。流及系下有模印椰花纹饰,上饰褐彩,略有垂釉现象。在1998年被打捞出水后,被长沙铜官窑博物馆购藏。

唐·中书省之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22 中国 中国篆刻 (4-4)

唐铜高鼻钮“中书省之印”是唐代的一件印章。

印铜铸,高鼻钮,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中书省之印”。印背有楷书体刻款“中书省之印”。

隋唐时期的印章制作有以铜片叠成文字后再与印面凹槽焊成整体者,是此时新出现的造印方法,其成印字口较深。此法在部分宋代印章的制造上仍有保留。此件“中书省之印”即以此种方法制成,因印文是以薄铜片折成,故钤盖后有铁线阳文之感,为少见的唐代官印遗物。

唐 • 打马球纹铜镜
2022 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6+2MS-4)
边纸:(右)唐 • 打马球纹铜镜
2022 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6+2MS-MS2)

唐 • 打马球纹铜镜:目前中国博物馆藏仅存三面有关打马球图案的唐代铜镜,此为其中之一。镜背纹饰上的四名骑士手执鞠杖,跃马奔驰作击球状。马球运动在唐代风靡一时,唐高宗太子墓的《马球图》壁画和长安大明宫殿群中的球场便是有力的证明。

  • 文物/中国/唐朝.txt
  • 最后更改: 16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