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地方文明

这里所列的是中国及其归属地区发行的其他地方文明文物古迹邮票。

卑南文化是台湾东部新石器时期中期的史前文化,存续时间约在5200年前至2300年前,分布范围大致包含台东平原、花东纵谷南段与东海岸南段。

以卑南遗址为代表遗址命名。该遗址位于台东市南王部落附近,旧称卑南社,故以当地地名命名。与台湾原住民卑南族无直接关系,反与排湾族、鲁凯族、阿美族一些部落文化高度相关。

卑南文化的遗址范围较台湾多数史前文化遗址为大,像卑南遗址的面积就有八十万平方米。遗址通常包含庞大的聚落,其建筑物成排分布,格局严谨,已经是颇具组织的社会结构。在代表性遗址,卑南遗址所发现的文化内涵,生业型态以农业为主,斧锄形器虽不多,但有大量的石刀,石镰和去壳用的石杵,推测是种植小米和旱稻;此外狩猎工具的矛、簇也很多,但渔具就相当缺乏。生活用具的陶器以夹砂素面红陶为主,墓葬内有特别制作的陪葬用竖把罐。很可能有人专门从事玉石饰品制作,并以玉制器物来交易。

有数以千计的蛇纹岩石板棺埋在建筑物底部,成带状分布,而且与地上建筑物的座向相同。棺内更有丰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可见当时人已有灵魂观念,相信死后另有世界,并且有相沿成俗的丧葬仪礼。从玉器可看出,当时有阶级之分。

代表的遗址有卑南遗址、富山遗址、扫叭遗址、巴兰遗址等。

玉管
喇叭形玉环
铃形玉串饰
人兽形玉玦,边纸中间文物为卑南文化方形玉玦
2015 台湾 台湾史前文物 (4+1MS-2,3,4,MS)

玉管:新石器时代卑南文化3500-2300BP。戴在胸前的装饰品0.5件成组的玉管,规格均一,长达29公分,是目前所知同类玉器中最长者。以台湾玉材修磨成圆柱体后,自两端钻凿贯通而成,穿串成组。卑南遗址出土。现藏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喇叭形玉环:新石器时代卑南文化3500-2300BP。戴在手臂上的装饰品。断面略呈「大号」形,一面扩张如喇叭口部,扩张处弧度圆转,玉质绿而通透,为极少见的立体玉器。高度28.5公厘,内径56.5公厘,外径99.9公厘,重量99.5公克。卑南遗址第1-8梯次发掘出土。现藏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铃形玉串饰: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3500-2300BP。推测可能是头饰由152颗体积微小的铃形玉器串成,其顶部缩小呈扁平状且有一个小穿孔玉质通透。长度约6公厘,宽度约5,厚度约3.5公厘,重量约0.1公克。卑南遗址出土。现藏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人兽形玉玦: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3500-2300BP。耳饰双人顶一兽,兽形为竖耳,拱背,翘尾;人形为双人并立,圆颅,双手扶腰,两腿开立,膝部有线条修饰,各站立于横棒上。玉质晶莹剔透。高度70公厘、宽40公厘、厚度4.5公厘、重量15.7公克。卑南遗址出土。现藏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方形玉玦: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3500-2300BP。1983年至1984年年铁路台东新站用地非考古出土。现藏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蛙形玉饰
2015 台湾 台湾史前文物 (4+1MS-1)

蛙形玉饰:新石器时代花岗山文化2800-2300BP。佩戴之装饰品。类似蛙形动物,背面雕刻一双大眼及分岔双肢,腹面头部有近似口部凹刻,玉质佳,由后方的洞孔中穿绳。花莲县盐寮遗址1994年探坑出土。现藏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彩陶盘 公元前4300-3700年
新石器时代 石钺 公元前2900-2200年
新石器时代 石戈 公元前2200-1500年
1996 香港 香港出土文物 (4-1,2,3)
  • 文物/中国/其他地方文明.txt
  • 最后更改: 4年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