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鸥科动物邮票。

鸟纲鸻形目的一个科。鸥与燕鸥关系密切,而涉禽类、海雀及剪嘴鸥则是其远房亲戚。大部分的鸥均是属于鸥属。

它们是中型至大型的鸟类,其外表为灰色或白色,通常其头部或翅膀有着黑色的标记。其有着矮腿、长喙及蹼。

大部分鸥,特别是属于鸥属的物种,是杂食性动物。其会食用有生命的食物或腐肉,有生命的食物包括蟹及小鱼。

除了三趾鸥外,鸥通常是沿海或内地的物种,极少数会冒险在大洋上生活。大型鸥四岁时成年,而小型鸥则在两岁时成年。

鸥,特别是大型鸥,是富于谋略及拥有高度智慧的鸟类,这可以由其复杂的沟通方法及高度开发的社会结构看出,而部分物种如银鸥更有着使用工具的习性。很多物种的鸥已学会与人类共存的方法,并能在人类居住的地方繁衍。

白顶玄鸥(Brown noddy,学名:Anous stolidus)又名玄燕鸥,为鸥科白顶玄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印度群岛。

白顶玄鸥
1985 巴西 (4-3)
白顶玄鸥
1994 台湾 (4-3)
白顶玄鸥
1995 皮特凯恩 (12-7)
白顶玄鸥
1999 马绍尔群岛 (16-3)
白顶玄鸥
2007 皮特凯恩 (4-3)

(Blue noddy,blue-grey noddy,学名:Anous cerulea)

1995 皮特凯恩 (12-5)
1996 马绍尔群岛 (4-1)
2007 皮特凯恩 (4-2)

(Black noddy,white-capped noddy,学名:Anous minutus)

2007 皮特凯恩 (4-4)

黑浮鸥(Black tern,学名:Chlidonias niger)又名黑浮燕鷗,为鸥科浮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黑浮鸥
2002 比利时 (8-4)

须浮鸥(Whiskered tern,学名:Chlidonias hybrida),又名黑腹燕鸥、黑腹浮鸥,为鸥科浮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

须浮鸥
须浮鸥
2018 台湾 (4-1,2)

白翅黑浮鸥(White-winged tern,学名:Chlidonias leucopterus),又名白翅黑燕鸥,为鸥科浮鸥属下的一个种。

白翅黑浮鸥
1980 匈牙利 (6+1MS-4)
白翅黑浮鸥
1995 拉脱维亚 (3-3)

红嘴鸥(Black-headed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俗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都与鸽子相若,身体大部分的羽毛为白色,翼尖为黑色。头部夏季呈褐色,冬季变为白色,眼后有黑色斑点。喙和脚为红色,亚成年鸟嘴尖黑色,腿部颜色较淡。

红嘴鸥
1939 列支敦士登 (7-2)
红嘴鸥
1950 奥地利 (2-2)
红嘴鸥
1957 罗马尼亚 (8-7)
红嘴鸥
1959 圣马力诺 (5-1)
红嘴鸥
1964 捷克斯洛伐克 (1全)
红嘴鸥
1966 英国 (4-1)
红嘴鸥
1972 苏联 (5-5)
红嘴鸥
1984 南斯拉夫 (4-2)
红嘴鸥
1992 葡萄牙 (2-1)
红嘴鸥
2007 黑山 (2-1)
红嘴鸥
2010 北塞浦路斯 (4-3)

细嘴鸥(Slender-billed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genei)是属于鸥科的一种雀鸟。眼睛虹膜白色,眼后黑点不明显。嘴及脚红色,身白色而带点粉红。背及覆羽呈浅灰色。体长42厘米。

细嘴鸥
1961 毛里塔尼亚 (3-3)
细嘴鸥
1976 苏联 (5-5)
细嘴鸥
2010 北塞浦路斯 (4-4)

澳洲红嘴鸥 (Silver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novaehollandiae) 是在澳洲最常见的海鸥,整个澳洲都曾发现它的踪影,尤其是沿海区域。

澳洲红嘴鸥
1964 新西兰 (2-1)

黑嘴鸥(Saunders's gull,Chinese black-headed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saundersi),是棕头鸥属的一种,目前由于栖息地的减少,已被IUCN列为易危物种。

在中国,黑嘴鸥的种群数量稀少,繁殖地仅在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盐城的河口地区,越冬地分布于江苏沿海以南。其中最大的种群繁殖地在辽宁的双台河口。

黑嘴鸥
2010 越南 (3+1MS-3)
黑嘴鸥
2011 日本 (5-2)
黑嘴鸥
2023 韩国 (4-1)

(Brown-hooded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maculipennis)

1969 乌拉圭 (1全)
1993 福克兰 (4-2)

(Grey-headed gull,grey-hooded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cirrocephalus)

1982 博茨瓦纳 (18-5)
2006 纳米比亚 (4-1)

(Hartlaub's gull,king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hartlaubii)

2006 纳米比亚 (4-3)

白玄鸥(White tern,angel tern,white noddy,学名:Gygis alba)又名白燕鸥,是一种小型鸥科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大西洋的亚森松岛。

白玄鸥
1981 塞舌尔 (5全)
白玄鸥
1995 皮特凯恩 (12-1)
白玄鸥
1996 皮特凯恩 (6-5)
白玄鸥
1999 马绍尔群岛 (16-4)
白玄鸥
白玄鸥
白玄鸥
白玄鸥
1999 阿森松岛 (4全)
白玄鸥
2004 英属印度洋领地 (12-5)
白玄鸥
2017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1MS全)
白玄鸥
2019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1全)

红嘴巨鸥(Caspian tern,学名:Hydroprogne caspia)又名里海燕鸥,为鸥科巨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里海。

红嘴巨鸥
1994 瑞典 (4-1)

(Mediterranean gull,学名:Ichthyaetus melanocephalus)。

2005 比利时 (7-2)
2010 北塞浦路斯 (4-1)

(Audouin's gull,学名:Ichthyaetus audouinii)。

1978 意大利 (4-4)
1979 希腊 (6-2)
1994 摩洛哥 (2-2)
2010 北塞浦路斯 (4-2)

渔鸥(Pallas's gull,great black-headed gull,学名:Ichthyaetus ichthyaetus)为鸥科渔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里海。以前曾被分类在鸥科鸥属。

渔鸥
2002 俄罗斯 (2-2)
渔鸥
2002 哈萨克斯坦 (2-1)
渔鸥
2010 以色列 (5-4)

遗鸥(Relict gull,Central Asian gull,学名:Ichthyaetus relictus),鸥科鸥属濒危候鸟,现其繁殖地集中在蒙古国(数处)、哈萨克斯坦(2处)、俄罗斯(1处)和中国(1处),其越冬地在中国天津沿海和韩国。

遗鸥
2001 哈萨克斯坦 (6-3)
Larus sp.
Larus sp.
1959 土耳其 (8-3,7)

棕头鸥(Brown-headed gull,学名:Larus brunnicephalus)为鸥科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山西、河北、云南、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次大陆西海岸。

棕头鸥
2004 比利时 (7-5)
(边纸左上)棕头鸥
2005 马来西亚 (3+1MS-MS)

海鸥(Common gull,学名:Larus canu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一般食小鱼和其他水生生物,也有吞食其他鸟类的记录,也曾吞食过兔子。

海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

海鸥
2000 奥兰 (3-2)
瓦塔国家公园 邮资图:海鸥
2004 波兰 波兰国家公园 邮资明信片 Cp1356-60 (5-2)

大黑背鸥(Great black-backed gull,学名:Larus marinus)。

大黑背鸥
1968 瑞典 (5-2)
大黑背鸥
1984 南斯拉夫 (4-1)
大黑背鸥
2000 奥兰 (3-3)

银鸥(European herring gull,学名:Larus argentatus),又名黑脊鸥,是一种大型的海鸥,于北美洲、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繁殖。它会于冬天时向南迁徙。有些会永久居住于五大湖及北美洲的东岸。银鸥在内陆的垃圾堆附近生活,有些则生活在城市中。

银鸥可以再细分为西欧及斯干那维亚种族。成年西欧银鸥可以按其体型分辨,背部呈淡灰色及鸟喙有红点。任何年龄的脚部都是粉红色的。斯干那维亚银鸥则较大型及深色,在翼上有更多的白色。北美洲的美国银鸥与银鸥相似,但它们的雏鸟较为深色及较均匀的呈褐色。

银鸥
1939 列支敦士登 (7-3)
银鸥
银鸥
1951 荷兰 (2全)
银鸥
1955 摩纳哥 (4-2)
银鸥
1961 荷兰 (5-3)
银鸥
1984 南斯拉夫 (4-3)
银鸥
1988 保加利亚 (6-1)
银鸥
2001 瑞典 (4-3)
斯沃温斯基国家公园 邮资图:银鸥
2003 波兰 波兰国家公园 邮资明信片 Cp1311-13 (3-1)

北极鸥(Glaucous gull,学名:Larus hyperboreus)为鸥科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挪威。

北极鸥
2009 冰岛 (2-2)

亚美尼亚鸥(Armenian gull,学名:Larus armenicus)。

亚美尼亚鸥
2003 亚美尼亚 (1全)

(Iceland gull,学名:Larus glaucoides)。

2006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全)

(Yellow-legged gull,学名:Larus michahellis)。

1985 葡萄牙 (4+1MS-1)
2013 摩纳哥 (1全)

黑尾鸥(Black-tailed gull,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是一种中型海鸥,身长大概45厘米,翼展大概126至128厘米。这种雀鸟聚居于东亚地区,当中包括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也会到阿拉斯加至北美洲东北部分一带漂泊。

黑尾鸥长有黄色的脚,鸟喙末端上有红色的斑点,继以黑色环带,腰尾白,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幼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需要四年才羽翼丰盛达至成长期。正如名字所说,它们拥有一条黑色的尾巴,并会发出像猫叫的哀怨叫声,所以在日本被称作“海猫”,在韩国则为“猫鸥”。

黑尾鸥的主要食粮为细小的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产与其内脏。它们经常跟着船只与渔艇觅食,也会从其他海鸟偷取食物。每年四月中旬,黑尾鸥会连群结队地筑巢,在六月上旬会生两至三只蛋,孵卵期为二十四天。

黑尾鸥
1991-1993 日本 (16-3)
黑尾鸥
2004 韩国 韩国岛屿自然风光:独岛 (4-4)

(Kelp gull,Dominican gull,学名:Larus dominicanus)

1986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3-3)
1993 福克兰 (4-4)
2009 南非 (5-5)
2006 纳米比亚 (4-2)
2012 南乔治亚 (4+1MS-4)

黃腳銀鷗(Caspian gull,学名:Larus cachinnans)为鸥科鸥属下的一个种。

黃腳銀鷗
2019 克罗地亚 (2-2)

小鸥(Little gull,学名:Larus minutus)为鸻形目鸥科鸥属的一种鸟类。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包括中国大陆内蒙古、新疆、江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小鸥
1964 波兰 (9-6)

太平洋鸥 (Pacific gull,学名:Larus pacificus) 鸥科,分布在澳洲南部沿海。是澳洲最大的一种鸥。 也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市海岸可见

太平洋鸥在1802年首次由英国鸟类学家约翰莱瑟姆描述于托马斯特林绘图之中,当时记为“Troo-gad-dill”。

太平洋鸥
2001 埃及 (4-2)

海豚鸥(Dolphin gull,学名:Leucophaeus scoresbii)是智利及阿根廷南部和福克兰群岛特有的一种鸥。它们栖息在岩石、沙质及泥质海岸,经常在海鸟群中出没。它们呈灰色,双翼则较为深色。它们会于12月生蛋,每次生2-3只蛋。它们吃多样食物,由蚌至尸体不等。

海豚鸥
1993 福克兰 (4-3)

弗氏鸥(Franklin's gull,学名:Leucophaeus pipixcan)为鸥科豚鸥属下的一个种。

弗氏鸥
1999 马绍尔群岛 (16-10)

褐翅燕鸥(Bridled tern,学名:Onychoprion anaethetus)又名白眉燕鸥,为鸥科棕背燕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褐翅燕鸥
1986 毛里塔尼亚 (2-2)
褐翅燕鸥
1994 台湾 (4-2)
褐翅燕鸥
1996 文莱 (3-3)

乌燕鸥(Sooty tern,学名:Onychoprion fuscatus)又名乌领燕鸥,为鸥科棕背燕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多米尼加。

乌燕鸥
2003 科科斯群岛 (4-2)
乌燕鸥
2007 皮特凯恩 (4-1)
乌燕鸥
2008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5-1)

(Spectacled tern,学名:Onychoprion lunatus)

1996 马绍尔群岛 (4-2)

楔尾鸥(Ross's gull,学名:Rhodostethia rosea)为鸥科楔尾鸥属仅有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等地。

楔尾鸥
1972 苏联 (5-2)
楔尾鸥
2006 俄罗斯 (5-1)

印度剪嘴鸥 (Indian skimmer,学名:Rhynchops albicollis)

印度剪嘴鸥
2010 越南 (3+1MS-MS)

非洲剪嘴鸥(African skimmer,学名:Rhynchops flavirostris)

非洲剪嘴鸥
1951 安哥拉 (24-9)
非洲剪嘴鸥
2015 几内亚 (4全)

三趾鸥(Black-legged kittiwake,学名:Rissa tridactyla)为鸥科三趾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格兰。

三趾鸥
1989 马恩岛 (4-4)
三趾鸥
1991 法罗 (2-2)

普通燕鸥(Common tern,学名:Sterna hirundo)是燕鸥科的一种海鸟。这种鸟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繁殖区为北极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东及中部。这种鸟是候鸟,有很强的迁移性,在热带及亚热带海洋越冬。

这是中等体型的鸟类,一般长约34至37公分,翼展长70至80公分。它们很容易被人跟北极燕鸥(Sterna paradisaea)及红燕鸥(Sterna dougalli)混为一谈。

它们尖而幼的喙呈红色,其尖端则呈黑色,它们的长腿亦是呈红色的。它们上面的冀背不是像北极燕鸥那般呈灰色,而是有一个黑色的楔状图案。在它们站着时,它们的长尾巴只延至其翼尖,而非像北极燕鸥和红燕鸥般长于翼尖。它们并没有红燕鸥的颜色那样淡。

普通燕鸥
1984 南斯拉夫 (4-4)
普通燕鸥
1995 法国 (4-3)
普通燕鸥
1999 菲律宾 (8+1MS-4)
普通燕鸥
2001 比利时 (5-5)
普通燕鸥
2010 以色列 (5-2)
普通燕鸥
2016 比利时 (10-2)
普通燕鸥雏鸟
2018 白俄罗斯 (4-2)

红燕鸥(Roseate tern,学名:Sterna dougallii)是燕鸥科的一种海鸟,也名粉红燕鸥。这种鸟有很多不同分布地区的族群,不同之处主要为喙的颜色及幼鸟的羽毛颜色。

红燕鸥在北美洲及欧洲的大西洋海岸繁殖,并南下加勒比地区及西非越冬。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格兰。

红燕鸥
1955 摩纳哥 (4-1)
红燕鸥
1988 亚速尔群岛 (4-3)
红燕鸥
红燕鸥
红燕鸥
红燕鸥
1989 贝宁 (4全)
红燕鸥
1996 文莱 (3-2)
红燕鸥
2002 爱尔兰 (23-15)
红燕鸥
2006 香港 (16-6)
红燕鸥
2008 加拿大 (4-3)
红燕鸥
2009 新喀里多尼亚 (3-3)
红燕鸥
2019 爱尔兰 (2-1)

黑枕燕鸥(Black-naped tern,学名:Sterna sumatrana)又名苍燕鸥,为鸥科燕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Sumatra。

黑枕燕鸥
1962 新加坡 (16-9)
黑枕燕鸥
1996 文莱 (3-1)
黑枕燕鸥
黑枕燕鸥
黑枕燕鸥
黑枕燕鸥
1999 托克劳 (4全)
黑枕燕鸥
2009 新喀里多尼亚 (3-2)

北极燕鸥(Arctic tern,学名:Sterna paradisaea)是属于燕鸥科的一种海鸟。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并于北极、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的地方进行繁殖。北极燕鸥是候鸟,每年经历两个夏季,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约24,000英里),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

北极燕鸥体型中等,一般长33到39公分,翼展76到85公分。其羽毛主要呈灰色与白色,喙和两脚呈红色,前额呈白色,头顶和颈背呈黑色,腮帮子呈白色。其灰色翅膀为305毫米,肩羽带棕色。上面的冀背呈灰色,带白色羽缘,颈部呈纯白色,其带灰色羽瓣的叉状尾部亦然。其后面的耳覆羽呈黑色。

北极燕鸥只会照料和保护小部分的幼鸟。成体会长期养它们的幼鸟,并帮助它们飞往南方过冬。北极燕鸥寿命很长,大部分可活上20年。它们主要吃鱼和水生的无脊椎动物。此物种数量很多,约为一百万个个体。

北极燕鸥是体型中等的鸟类,一般长33–36公分,其翼展为76–85公分,重86–127克。其喙和其短而有蹼的脚一样呈深红色,像其他燕鸥般,北极燕鸥亦有高展翼比的翅膀(长而窄)和一个分叉的尾巴。

其成体的羽毛呈灰色,唯颈背和头顶呈黑色,脸颊呈白色。其翅膀呈淡灰色,在接近翅膀尖端的位置则淡至将近无色。它们的尾巴呈白色,腹部则呈淡灰色。雌雄之外貌相似。冬天时的羽毛也相似,唯头顶的颜色更淡,而其喙则更深色。

幼体不同于成体的是幼鸟的喙和脚呈黑色,翅膀呈“鳞片状”,其翼尖的羽毛相对地深色。在幼鸟过第一个夏季时,它们头顶的颜色亦很淡。

北极燕鸥与普通燕鸥和红燕鸥很相似,但它们的颜色和外型稍有分别。与普通燕鸥比较之下,北极燕鸥的尾巴更长,且其喙的颜色较单调,而跟红燕鸥比较下,其体色稍深,翅膀亦较长。

北极燕鸥
北极燕鸥
1972 冰岛 (2全)
北极燕鸥
1991 法罗 (2-1)
北极燕鸥
1995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全)
北极燕鸥
1999 丹麦 (4-4)
北极燕鸥
2000 奥兰 (3-1)
北极燕鸥
2001 加拿大 (4-2)
北极燕鸥
2008 葡萄牙 (4+1MS-4)
北极燕鸥
2009 加拿大 (2-2)
北极燕鸥
2011 英国 (6-6)
北极燕鸥
2013 比利时 (3-2)
(右)北极燕鸥
2017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2-1)
北极燕鸥
2022 英国 (10-7)

南极燕鸥(Antarctic tern,学名:Sterna vittata)

南极燕鸥
2012 南乔治亚 (4+1MS-2)
南极燕鸥
2015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1全)

(Kerguelen tern,学名:Sterna virgata)

1976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6-1)
2010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2-2)

(South American tern,学名:Sterna hirundinacea)

1993 福克兰 (4-1)

白额燕鸥(Little tern,学名:Sternula albifrons)又名小燕鸥,为鸥科白额燕鸥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荷兰。

身体长约25厘米,白色额羽;头顶和枕部为黑色,在冬季微缀有白点;上体呈瓦灰色,下体白中沾灰;白色尾部具有深叉;喙和足为黄色。

喜栖息于海边、江河,常常呈小群飞翔,食小鱼、昆虫等。在中国,广布于沿海一带,为旅鸟或夏候鸟,迁徙时溯长江向西,旅经四川内陆。

白额燕鸥
1980 南斯拉夫 (4-3)
白额燕鸥
1991 德国 (4-2)
白额燕鸥
1994 韩国 (1全)
白额燕鸥
1995 韩国 (1全)
白额燕鸥
2002 葡萄牙 (6-2)
白额燕鸥
2002 葡萄牙 (3-2)
白额燕鸥
白额燕鸥
白额燕鸥
白额燕鸥
2006 克罗地亚 (4全)

桑氏白额燕鸥(Saunders's tern,学名:Sternula saundersi)

桑氏白额燕鸥
2008 科科斯群岛 (4-4)

达马拉燕鸥(Damara tern,学名:Sternula balaenarum)

达马拉燕鸥
2012 纳米比亚 (12-10)
达马拉燕鸥
2014 南非 (5-1)

(Fairy tern,学名:Sternula nereis)

2009 新喀里多尼亚 (3-1)

大凤头燕鸥(Greater crested tern,crested tern,swift tern,学名:Thalasseus bergii),又名凤头燕鸥,具羽冠的燕鸥,为燕鸥科凤头燕鸥属的鸟类。羽冠具灰色杂斑。捕食鱼类为生。遍及印度洋沿海,以及波斯湾,马祖、基隆、宜兰亦有分布。

大凤头燕鸥
1985 斐济 (4-4)
大凤头燕鸥
1999 菲律宾 (8+1MS-1)

小凤头燕鸥(Lesser crested tern,学名:Thalasseus bengalensis)为鸥科凤头燕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小凤头燕鸥
2005 马来西亚 (3+1MS-3)

黑嘴端凤头燕鸥(Chinese crested tern,学名:Thalasseus bernsteini),也称作中华凤头燕鸥或黑嘴凤头燕鸥,是燕鸥科的一种海鸟,种名来自德国动物学家 Heinrich Agathon Bernstein。

体长约 38 公分,羽色为浅灰色,具醒目的黑色凤头,繁殖期头顶亦为黑色。喙部黄色而先端三分之一为黑色,最尖端部分为白色,因此有黑嘴端凤头燕鸥的名称。尾羽开叉而似燕尾。黑嘴端凤头燕鸥与大凤头燕鸥、 白嘴端燕鸥(T. sandvicensis) 和 小凤头燕鸥(T. bengalensis)有密切关系。大凤头燕鸥则比之更大,背与翅膀颜色较深,喙全部黄色。与白嘴端燕鸥的差别只是喙部的颜色与之相反 (前端黑色,余为黄色)小凤头燕鸥的体型介于比中华凤头燕鸥略大,体羽颜色更深,喙部为鲜亮的橙红色。

黑嘴端凤头燕鸥
黑嘴端凤头燕鸥
2002 台湾 (10+1MS全)
黑嘴端凤头燕鸥
2017 台湾 (4-3)

(Elegant tern,学名:Thalasseus elegans)

1990 墨西哥 (1全)

(Royal tern,学名:Thalasseus maximus)

1987 毛里塔尼亚 (2-2)

(Sabine's gull,fork-tailed gull,xeme,学名:Xema sabini)

2006 纳米比亚 (4-4)
  • 动物/鸟纲/鸻形目/鸥科.txt
  • 最后更改: 2周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