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甲龙科动物邮票。

甲龙科(学名:Ankylosauridae)是群装甲恐龙,甲龙下目的另一科是结节龙科。甲龙科出现于1亿2200万年前,并且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亡。甲龙科恐龙发现于北美洲、欧洲、以及东亚,但很少保存良好的标本,大部分只发现骨头碎片。

甲龙属(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僵硬的蜥蜴”)是甲龙科恐龙的一个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地质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约6800万到6550万年前,甲龙分布在整个美国和墨西哥地区,在这些地区甲龙较为常见。虽然没有发现完整的甲龙骨骼化石,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其他甲龙科也有同样的特征,如重装甲的身驱及巨型的尾巴棒槌,但甲龙却是这个科内最大型的物种。它的装甲甚多、但是体重只有2吨到4吨,非常轻量级,并且身高比同类型恐龙低、方便用甲壳保护自己柔软的腹部。

与大部分现代的陆地动物相比,完全成长的甲龙仍是非常大型的动物。已知最大型的头颅骨有64.5公分长、74.5公分宽。一些科学家估计其身长约为8到9米。另一个针对甲龙的重建,提出一个较小的体型估计值,约6.25米长、1.5米宽、及1.7米高。甲龙的重量估计超过6,000公斤。它的体型扁平而宽。甲龙是四足行走,后肢较前肢为长。虽然科学家对它脚掌的形状仍不清楚,但参考其他甲龙科恐龙,可能会是有五趾。头颅骨扁平呈三角形,宽度大于长度。甲龙是植食性动物(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动物),有着树叶形状的小型牙齿,适合切碎植物。与其他甲龙类相比,甲龙的牙齿/体型比例相当小。甲龙并不像同期的角龙科及鸭嘴龙科恐龙有着磨碎用牙齿,可见它甚少咀嚼食物。头颅骨及身体其他部分的骨头是愈合的,以加强其力量。

甲龙是甲龙科的模式属。甲龙科属于甲龙亚目,当中包括了结节龙科。甲龙的起源备受争议,有几个分析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在甲龙科内的实际位置却未有定案。甲龙及包头龙常常被认为是姊妹分类单元。但是,其他分析发现甲龙与包头龙是在不同的演化位置。需要更多的发现及研究才可以澄清这个情况。

甲龙属
1993 新西兰 (6+1MS-4)
甲龙属
2015 比利时 (10-6)

盾龙(属名:Kunbarrasaurus)是种小型甲龙类,化石发现于澳洲的奥拉汝层,地质年代为早白垩世阿尔比阶。早期曾归入敏迷龙未命名种,直到2015年建立为独立的新属新种:模式种为艾氏盾龙(Kunbarrasaurus ieversi)。

1989年11月在昆士兰州瑞奇蒙附近的马拉松站(Marathon Station)发现了一具甲龙类遗骸。1990年1月由劳弗·莫纳(Ralph Molnar)率领的团队进行挖掘。莫纳在1996年的一篇临时描述论文中归入敏迷龙的未命名种(Minmi sp.)。后来化石经过酸蚀清修并以CT扫描检验,发现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甲龙类物种。

2015年露西·雷西(Lucy G. Leahey)、莫纳、肯尼斯·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劳伦斯·惠摩(Lawrence M. Witmer)、史蒂芬·萨利斯布里(Steven W. Salisbury)命名、描述了模式种兼唯一种艾氏盾龙(Kunbarrasaurus ieversi)。属名Kunbarra源自于当地原住民哇拿马拉人的马伊语“盾甲”之意。种名ieversi纪念发现者伊恩·艾弗斯(Ian Ivers)。描述论文内容仅限于头骨部分。盾龙是2015年18种发表于免费阅读期刊的恐龙之一。

正模标本QM F1801出土于阿尔比阶的海洋沉积层奥拉汝层。包括一个近乎完整的头骨、一系列脊柱直到尾巴中段、左肩胛、左手、骨盆、成对股骨与许多装甲。骨头与装甲大部分都关节相连。这个标本不但是冈瓦纳东部(澳洲、南极、马达加斯加、印度)发现过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也是整个冈瓦纳大陆最完整的甲龙类之一。

另外五个曾归入敏迷龙未命名种的标本在2015年的论文没有一并归入盾龙。

盾龙属
2022 澳大利亚 (5-5)

敏迷龙属(属名:Minmi)是种小型甲龙亚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约1亿1900万年前到1亿1300万年前。敏迷龙是第一种发现于南半球的甲龙类恐龙。近年亲缘分支分类法分析,提出敏迷龙的最原始的甲龙科恐龙。

敏迷龙是在1980年由拉弗·莫纳儿(Ralph Molnar)命名。属名是以澳洲Minmi渡口为名,该地也是敏迷龙的发现处。敏迷龙曾拥有恐龙中最短的属名,之后由2004年发现于中国的肉食性恐龙寐龙(Mei)、以及在2009年发现于蒙古国的足龙(Kol)。敏迷龙目前已发现两个完整骨骸,以及其他化石。

敏迷龙的化石发现于澳洲昆士兰州罗马镇附近的邦吉尔组,接近Minmi渡口。敏迷龙是由拉弗·莫纳儿(Ralph Molnar)在1980年首次叙述、命名。敏迷龙属目前仅有一个种,椎旁敏迷龙(M. paravertebra)。

敏迷龙拥有长四肢、后肢长于前肢、宽头颅、短颈部、以及非常小的脑部。它们身长约2米,肩膀高度约1米。敏迷龙可能以四肢缓慢行动,这是科学家测量足迹化石与腿部长度后的计算结果。

敏迷龙是种小型装甲恐龙,属于甲龙亚目,它们因过于原始而不能归类于结节龙科或甲龙科。它们是四足恐龙,且具有长尾巴。如同其他甲龙类,它们是植食性动物(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动物),。曾在敏米龙标本的左耻骨前方,发现生前食物的完整化石,提供敏迷龙的进食内容完整证据。这个食物化石包含:维管组织或纤维的碎片、子实体、球状种子、囊泡(可能来自于蕨类的孢子囊)。最主要的内容物是维管组织或纤维的碎片,大小多介于0.6到2.7毫米,末端有清楚的段面,与纤维主干呈直角。由于这些纤维很小,科学家认为敏迷龙将食物从植物咬下,在嘴巴中仔细地咀嚼。这些纤维可能来自树枝或茎的维管束。清楚的段面与缺乏胃石,显示敏迷龙主要依靠嘴部的咀嚼来磨碎食物,而非借由胃石。种子的直径约0.3毫米,子实体的直径约4.5毫米。与草食性的蜥蜴、火鸡、鹅相比,敏迷龙的进食过程较复杂。

敏迷龙有骨质突出物,覆盖者头部、背部、腹部、腿部、以及尾巴,臀部与尾巴有较大型鳞甲。一个被标名为Minmi sp.的标本,已发现数种型态的骨甲,包含:小型小骨、中间有棱脊的身体鳞甲、无棱脊的口鼻部鳞甲、覆盖颈部与肩膀的有棱脊麟甲、臀部的长刺、覆盖尾巴的三角形有棱脊鳞甲。颈部的鳞甲环绕者颈部。尾巴的鳞甲排列方式未明,两侧可能是三角形鳞甲,上侧则是长形的鳞甲。然而,不像其他甲龙类恐龙,敏迷龙有垂直的骨板,沿者脊椎骨两侧分布。

椎旁敏迷龙 Minmi paravertebra
1993 澳大利亚 (6-6)

美甲龙属(属名:Saichania)又名赛查龙、梅甲龙,是甲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蒙古南部的西戈约特组(Barun Goyot Formation),生存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坎潘阶),与绘龙共同生存在同一地区。模式种是库尔三美甲龙(S. chulsanensis)。

美甲龙与多智龙都是由Teresa Maryańska在1977年所叙述、命名。库尔三美甲龙的模式标本包含一个头颅骨、颈椎、背椎、肩带、前肢、以及某些装甲。其他相关标本则包含一个破碎的头颅骨顶部与装甲、以及一个几乎完整、尚未有叙述的骨骸与头颅骨。

美甲龙是种体型笨重的甲龙类恐龙,身长约6.6米。美甲龙的头顶、以及身体的两侧具有长尖刺,尾巴末端具有尾槌。头骨具有复杂的鼻管,以及骨质的次生颚,显示它们生存于热而潮湿的环境。根据某些证据显示,它们的鼻孔后方可能具有盐腺,可使它们处在干燥环境时,呼吸潮湿的空气。

美甲龙属
2000 波兰 (6-3)
  • 动物/爬行纲/鸟臀目/甲龙科.txt
  • 最后更改: 14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