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龙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斑龙科动物邮票。

斑龙科(Megalosauridae)又名巨龙科、巨齿龙科,是兽脚亚目坚尾龙类的一科,属于蜥臀目。它们是群肉食性恐龙,体型范围从小到大,拥有锐利的牙齿,每个手掌有3个指爪。著名的物种包括:斑龙、美扭椎龙、扭椎龙、以及蛮龙。斑龙科仅存活于侏罗纪中期到晚期,化石发现于目前的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以及非洲等地。斑龙科被大多数研究人员,例如塞里诺、奥利舍夫斯基、霍尔兹…等人,认为是棘龙科的近亲。

非洲猎龙(属名:Afrovenator,意为“非洲猎龙”)是斑龙科兽脚类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中侏罗世的北非。

非洲猎龙残骸于1993年在尼日尔阿加德兹大区的条拉伦组发现,其地质年龄最初认为是大约1.32至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豪特里维阶至巴列姆阶(塞里诺等人,1994年),然而对沉积物的重新研究显示年龄可能为1.67至1.61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巴通阶至牛津阶。相同地层中蜥脚类约巴龙的残骸在非洲猎龙命名论文中首次提及。

本属所知于正模标本UC OBA 1――一具较完整的骨骼,含顶部缺失的颅骨(下颌骨同样缺少前关节骨)、部分脊柱、部分前肢、部分骨盆和大部分后肢,现保存于芝加哥大学。

该属目前仅有一个物种:阿巴卡非洲猎龙(Afrovenator abakensis),属名取自拉丁语afer(“非洲的”)和ventator(“猎人”),指该属是一种在非洲发现的掠食性恐龙,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阿加德兹的图阿雷格语名称。最初的简短描述于1994年发表在著名期刊《科学》上,主要作者是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合著者包括杰弗里·威尔逊(Jeffrey Wilson)、汉斯·拉森(Hans Larsson)、迪迪埃·杜特希尔(Didier Dutheil)和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

据格雷戈里·保罗(Gregory Paul)称,从已知骨骼来看,该恐龙从鼻部到尾末端长约8米(26英尺)、重约1吨。托马斯·霍兹(Thomas R. Holtz Jr.)估计其长7.6米(25英尺)、重453至907公斤(1000至2000磅)。2016年的身高估计值较低,为6.8米(22.3英尺),臀高1.9米(6.2英尺),体重为790公斤(1.742磅)。塞里诺强调称非洲猎龙体型纤细,四肢较长,肱骨长40厘米,胫骨和第四跖骨分别长687和321毫米,股骨长76厘米。

现已建立几个自衍征以区别非洲猎龙及其近亲。眶前孔所在的凹陷处有一叶状前缘。第三节颈椎有一低矮长方形神经棘。新月形腕骨非常扁平。第一和第二掌骨的接触面广泛扩张。耻骨脚后面有缺口。

颅骨总体上非常平坦,高度不到长度的三倍,但由于前颌骨缺失而无法确认。上颌骨前支很长,从齿槽数推测有14颗牙齿,而牙齿本身已经遗失。前颌孔后面有一未触及眶前孔边缘的小型上颌孔。泪骨顶部有一独特的圆角。眶后骨下支横向宽阔。颧骨短而深且拥有气腔。

非洲猎龙属
非洲猎龙属
2009 南非 (10-1,2)

斑龙属,又名巨齿龙属(属名:Megalosaurus,在希腊文中意为“巨大的蜥蜴”)又名巨龙、斑龙,是种大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侏罗纪中期巴通阶的欧洲(英格兰南部、法国、葡萄牙),约1亿6600万年前。巨齿龙是最早以科学方式叙述、命名的恐龙。

斑龙属
2013 英国 (10-9)

蛮龙(属名:Torvosaurus,意为“野蛮的蜥蜴”)是一属大型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亚目斑龙科,生存年代约介于侏罗纪中晚期(卡洛维阶至提通阶),分布范围涵盖现今的北美洲(科罗拉多州)、葡萄牙、德国、以及可能的英国、坦桑尼亚、乌拉圭。属下目前包含两个已命名物种:来自美国的模式种谭氏蛮龙(Torvosaurus tanneri)与来自葡萄牙的格氏蛮龙(Torvosaurus gurneyi),还有来自德国的潜在第三种目前尚未命名。

蛮龙于1979年命名、发表。它是大型、身形强壮、二足行走的肉食性动物,估计可成长到身长10米及体重4公吨。谭氏蛮龙与依潘龙、食蜥王龙(后两者可能是异特龙的异名)并列为目前已知最大型的侏罗纪兽脚类。归入杰氏蛮龙的标本起初认为达到12米长,但后来被证实体型小了许多。根据骨骼形态,推测蛮龙具有斑龙科典型短而强壮的手臂。

格氏蛮龙
2015 葡萄牙 (3-1)
蛮龙属
2015 比利时 (10-2)
  • 动物/爬行纲/蜥臀目/斑龙科.txt
  • 最后更改: 8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