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鼬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袋鼬科动物邮票。

(Brown antechinus,Stuart's antechinus,Macleay's marsupial mouse,学名:Antechinus stuartii)

1997 澳大利亚 (6-5)

(New Guinean quoll,New Guinea quoll,New Guinea native cat,学名:Dasyurus albopunctatus)

1980 巴布亚新几内亚 (4-2)

斑尾虎鼬(Tiger quoll,学名:Dasyurus maculatus),又称带斑袋鼬、斑尾袋鼬、斑点袋鼬或虎猫,是澳大利亚本土一种隶属袋鼬属的肉食性有袋类动物。雄性和雌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3.5公斤和1.8公斤。斑尾袋鼬是澳大利亚大陆上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体型最长的肉食性有袋动物(塔斯马尼亚袋獾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动物)。

斑尾袋鼬是袋鼬中体型最大的一类。雄性塔斯马尼亚斑尾袋鼬的平均体重为3.5公斤,雌性为1.8公斤。雄性北昆士兰斑尾袋鼬的平均体重为1.6公斤,雌性为1.15公斤。作为比较,体型仅次于斑尾袋鼬的西部袋鼬,其雄性平均体重为1.31公斤,雌性为0.89公斤。

斑尾袋鼬四肢较短,尾巴与头身等长。其头部及颈部宽厚,口鼻细长及偏圆形。斑尾袋鼬前后四肢各有五只脚趾,其后脚大拇指极为发达。为适应爬树习性,斑尾袋鼬的足底肉垫呈脊状隆起,以弥补其尾部不适于抓握的构造。

斑尾袋鼬是袋鼬类动物中,唯一一种尾部也与躯干一样带有斑点的物种。斑尾袋鼬通常拥有红褐色的毛皮和白色的斑点,而且颜色不会随季节变更而改变。斑尾袋鼬的毛皮上附有黄褐色的油。其腹部呈浅灰色或奶白色。雄性塔斯马尼亚斑尾袋鼬的平均身长为930毫米,雌性则为811毫米。而北昆士兰斑尾袋鼬的雄性和雌性的平均身长则分别为801毫米和742毫米。

斑尾袋鼬多被发现于年降雨量超过600毫米的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在历史上,斑尾袋鼬曾活动于整个昆士兰州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维多利亚州、南澳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欧洲人开始在澳大利亚定居和殖民后,袋鼬在澳大利亚大陆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摧毁。如今,斑尾袋鼬在昆士兰州东南部,除国家公园以外的其他地区极为罕见;而在维多利亚州,斑尾袋鼬的数量亦减少了将近50%。虽然斑尾袋鼬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分布数量下降并不严重,但仍属稀少。斑尾袋鼬现时主要在有季节性降雨的塔斯马尼亚州北部和西部活动。另外,斑尾袋鼬曾一度在弗林德斯岛和国王岛上出没,但自20世纪以来,斑尾袋鼬已不在塔斯马尼亚的近海岛屿上出现。

斑尾袋鼬的栖息地虽多样化,但它们似乎更倾向于生活在雨林或桉树林附近的湿润森林。它们有11%的时间在树上行动。斑尾袋鼬会捕食昆虫、小龙虾、蜥蜴、蛇、鸟类、家养家禽和小型哺乳类动物,例如:鸭嘴兽、兔子、树栖负鼠、小型沙袋鼠、小袋鼠和袋熊。它们也会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例如:袋鼠、野猪、牛和澳大利亚土狗。但与袋獾相比,斑尾袋鼬的捕食量较少。

斑尾袋鼬大多会捕食栖息在树上的生物。因为其捕食的生物种类繁多,所以较不受森林大火的影响。斑尾袋鼬会在夜间爬到树的高处,捕食负鼠和鸟类。斑尾袋鼬捕猎时会跟踪猎物,在恰当的时候停下,并咬向猎物的头盖骨底部或颈部最上端。斑尾袋鼬会根据猎物的体积大小决定撕咬位置。如遇到小型猎物,斑尾袋鼬会先用前爪将猎物按住,随后再咬向猎物。如遇到大型猎物,斑尾袋鼬会先跳起,抓住猎物的后背,然后咬向猎物颈部。

在塔斯马尼亚地区,斑尾袋鼬是袋獾和面具猫头鹰的猎物。而在澳大利亚大陆地区,斑尾袋鼬则是澳洲土狗和犬类,又或是楔尾雕和巨蟒的猎食对象。与此同时,斑尾袋鼬也会与包括狐狸、猫和野狗在内的外来物种相对抗。斑尾袋鼬也是许多体内寄生虫的携带体。

斑尾袋鼬
1960 澳大利亚 (2-2)
斑尾袋鼬
1990 澳大利亚 (4-2)
斑尾袋鼬
1997 澳大利亚 (6-2)

(Northern quoll,North Australian native cat,学名:Dasyurus hallucatus)

2016 澳大利亚 (7-2)

东袋鼬(eastern quoll,学名:Dasyurus viverrinus)曾经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后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在只有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才能见到它们。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居民也很少见过东方袋鼬,一是因为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二是因为它们的夜行性。东袋鼬的样子非常可爱,长著—张小老鼠的脸和毛茸茸的长尾巴,背部有白色的斑点。它们虽然长得像老鼠,却常常以老鼠为食,是老鼠的天敌。东袋鼬的大小接近家猫,体长约60厘米,体重约1.3千克。

东袋鼬
2022 澳大利亚 (4-2)

三紋袋鼬(Three-striped dasyure,学名:Myoictis melas)是一种有袋类肉食动物,属于袋鼬目。主要栖息于西巴布亚、印度尼西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三紋袋鼬
1993 巴布亚新几内亚 (4-1)

袋獾(学名:Sarcophilus harrisii),亦被称作塔斯马尼亚恶魔(Tasmanian Devil),是一种有袋类的食肉动物,现今只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

袋獾是袋獾属中唯一未灭绝的成员,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其特征包括:黑色的皮毛、遭遇攻击时发出的臭味、刺耳的叫声,以及进食时的神态。除狩猎外,袋獾也进食腐肉。它们通常单独行动,但有时也与其他袋獾一起进食。

在袋狼于1936年灭绝后,袋獾成为现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由于袋獾曾对塔斯马尼亚岛居民饲养的家畜造成威胁,因此当地政府也曾允许居民猎取袋獾。直至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为保育类动物,对它们的狩猎行为才停止。

1990年代末,袋獾面部肿瘤病严重影响了袋獾的数量,故袋獾已于2008年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现时塔斯马尼亚州政府正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以减少这疾病对袋獾的影响。

袋獾体型矮胖及粗壮,头大尾短。贮存脂肪的尾部是袋獾健康的指标,因此瘦削的尾部代表袋獾健康欠佳。袋獾的毛发呈黑色,不过胸部和臀部往往带有小块白色的毛。

袋獾和其他有袋动物不同之处在于其前足比后足稍长。它们可以最高时速13千米(8.1英里)奔跑。雄性袋獾体型一般较雌性为大:雄性平均身长为652毫米(其中尾部长258毫米),平均体重则为8千克;雌性平均身长则为570毫米(其中尾部长244毫米),平均体重6公斤。野生袋獾的寿命为6年,受饲养的袋獾则较长寿。

袋獾脸上和头顶有触须,以便在黑暗中寻找猎物或侦测同类的存在。它们在被激怒时会放出臭气,刺鼻程度可与臭鼬比拟。袋獾长于听觉及嗅觉,至于视觉则以黑白视力表现较佳,因为它们多在晚上出动。它们较能看到移动物件,却难以观察静止物件。

一项关于哺乳类动物噬咬能力的分析指出,相对于各自的体积而言,袋獾是噬力最强的现存哺乳类动物。这与其头部大小有一定关系。袋獾一生之中只有一副会慢慢长大的牙齿。

袋獾在塔斯马尼亚随处可见,对干燥的硬叶树林或接近海岸的林地尤其钟爱。它们昼伏夜出,日间栖身在茂密的灌木林或地洞之中。小袋獾能爬树,但成年袋獾就不能。另外袋獾也能游泳。它们喜爱单独行动而不成群出没。袋獾的活动范围介乎8至20平方千米之间,常常与其他动物的领地重叠。

袋獾可吃进一只小型的沙袋鼠,但实际上袋獾奉行机会主义,而它们常吃腐肉多于捕猎活的动物。袋獾喜好的食物为袋熊,然而它们也会视乎周围的食物多寡进食其他家畜(如绵羊)、鸟类、鱼类、青蛙以及爬虫类动物。袋獾每天平均吃掉相当于其体重15%的食物,但情况许可的话它们也会在半小时内吃掉相当于其体重 40% 的食物。

除了普通的肉和内脏,袋獾也会吃掉猎物的毛皮和骨头。农民对袋獾的这种习性甚为欢迎,因为它们令那些能够伤害家畜的昆虫找不到腐烂组织可吃而绝迹于农场。

进食对袋獾而言是社交活动,而它们通常也在进食的时候发出刺耳的声音。有时会有12只袋獾一起进食,叫声在数公里外也可听见。一项研究发现袋獾至少有20种身体语言(包括它们那广为人知、样子凶恶的呵欠)以及11种叫声,用以互相沟通。这些沟通渠道也被袋獾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可是袋獾之间仍不时进行打斗。成年的雄性袋獾最具侵略性,而在它们身上也往往找到因为争夺食物或配偶而打斗所产生的伤痕。

袋獾
2006 澳大利亚 (6-4)
小本票封皮:袋獾
2014 澳大利亚 (1全)
袋獾
2015 澳大利亚 (6-6)
袋獾
小本票封皮:袋獾
2019 澳大利亚 (4-3)

(Kangaroo Island dunnart,学名:Sminthopsis aitkeni)

2020 澳大利亚 (6-4)

长尾袋貂(Long-tailed dunnart,学名:Sminthopsis longicaudata),又名长尾狭足袋鼩,是澳洲一种狭足袋鼩属,尾巴比身体还要长。它们长26-30厘米,尾巴可以长达18-21厘米。后脚长18毫米,耳朵长21毫米,重15-20克。长尾袋貂分布在西澳洲的皮尔巴拉及金矿地区和吉布森沙漠东岸,至北领地及南澳州西部。它们栖息在金合欢树、石山、丛林及林地。长尾袋貂吃蚂蚁、甲虫及蜈蚣等无脊椎动物。

长尾袋貂
1992 澳大利亚 (6-3)
  • 动物/哺乳纲/袋鼬目/袋鼬科.txt
  • 最后更改: 15月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