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蟾蜍科动物邮票。

(Sonoran green toad,学名:Anaxyrus retiformis)

2002 联合国 (12-12)

(Costa Rican variable harlequin toad,学名:Atelopus varius)

1995 联合国 (12-3)

(Atelopus bomolochos, Azuay stubfoot toad,Cuenca jambato frog,学名:Atelopus bomolochos)

1993 厄瓜多尔 (6-1)
2002 厄瓜多尔 (5-1)

(Longnose Stubfoot Toad,学名:Atelopus longirostris)

2002 厄瓜多尔 (5-2)

(Schmidt's Stubfoot Toad,学名:Atelopus pachydermus)

2002 厄瓜多尔 (5-3)

(Arthur's Stubfoot Toad,学名:Atelopus arthuri)

2002 厄瓜多尔 (5-4)

(Guanujo Stubfoot Toad,学名:Atelopus guanujo)

2002 厄瓜多尔 (5-5)

海蟾蜍(Cane toad,学名:Bufo marinus),又名美洲巨蟾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是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种热带地区陆生的蟾蜍,后来被引入澳大利亚,广泛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的东海岸和北部地区。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就可以产达几千颗卵。成体长10-15厘米;纪录最大的标本重达2.65公斤及长38厘米。

海蟾蜍有毒腺,蝌蚪对于大部分动物也是有具有剧毒的。它们被引入到多个国家来控制害虫,不过由于没有天敌反而成为了害虫及入侵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

海蟾蜍的体型非常巨大。雌蛙明显比雄蛙长,长达10-15厘米。一只瑞典的海蟾蜍就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只海蟾蜍重达2.65公斤及长38厘米,完全伸展则长达54厘米。较大的海蟾蜍倾向分布在较疏落的群落中。野生海蟾蜍的寿命为10-15岁,饲养下的可以生活得更久,最老的更可达35岁。

海蟾蜍的皮肤干燥及疙瘩。眼睛上明显起脊,直斜向吻部。它们有呈灰色、黄色、赤褐色或橄榄褐色,可以有不同的斑纹。眼后各有很大的腮腺。腹部呈奶白色,有黑色或褐色的疙瘩。瞳孔横向,虹膜呈金色。趾间基部有肉质的蹼,前肢没有蹼。

幼蟾蜍较为细小,只有5-10厘米长。它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光滑及深色的,有些甚至偏红色的。幼蟾蜍没有腮腺,故毒性较弱[11]。蝌蚪很细小及是黑色的,群栖于水底。蝌蚪长1-2.5厘米。

海蟾蜍
1993 老挝 (5-3)
海蟾蜍
2010 帕劳 (10-1)

大蟾蜍(Common toad,学名:Bufo bufo)是蟾蜍科蟾蜍属的一种。除了爱尔兰及某些地中海岛屿,它们广布在欧亚大陆,东至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南至非洲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及突尼斯。成年雄性大蟾蜍一般长8厘米,雌性长13厘米,皮肤上有疙瘩,呈绿色至褐色。它们重约20-80克。

大蟾蜍于晚间觅食,在潮湿季节最为活跃。当遇着掠食者时,它们会分泌有毒及难闻的蟾蜍精。这些蟾蜍精足以赶走大部分掠食者,但却对水游蛇及刺猬无效。它们大部分时间都会留在陆上,雌蟾会走到池塘或其他水沟里产卵。它们的卵会织成丝状,而非青蛙般的块状。它们会于春天产卵。蝌蚪的头部较大及较圆,尾巴较短。

大蟾蜍
1974 朝鲜 (4-4)
大蟾蜍
2012 乌克兰 (5-2)
大蟾蜍
2013 英国 (6-6)

绿蟾蜍(European green toad,学名:Bufo viridis)为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分布在欧洲大陆、亚洲和北非。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新疆等地,常见于沼泽水坑、沙漠边缘绿洲以及半咸水。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奥地利维也纳。

在不同的分布地,绿蟾蜍的皮肤颜色和图案亦不相同。背上的点的颜色从绿色到深棕色,有些甚至为红色。大部分蟾蜍的腹部为白色或浅色。这种蟾蜍吃各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蟋蟀、黄粉虫、小蝴蝶、蚯蚓、飞蛾、甲虫和毛虫。根据温度和光线的不同,绿蟾蜍会改变颜色,比其他蟾蜍变化程度大。另外,与其他蟾蜍类似,绿蟾蜍的颈部后面有一种腺体,在它受到威胁时可分泌一种毒素。雌性蟾蜍个头大于雄性,一次可产卵9,000至15,000个。它们的长度最大可以达到6英寸,但是能达到这种长度的个体非常罕见。

绿蟾蜍
1963 波兰 (12-9)
绿蟾蜍
1979 瑞典 (3-3)
绿蟾蜍
2012 乌克兰 (5-3)

中华蟾蜍(Asiatic toad,Chusan Island toad,学名:Bufo gargarizans)为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俗名癞肚子、癞疙疱、癞蛤蟆。分布于中国的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另外也分布于日本的宫古岛上。一般生活于阴湿的草丛中、土洞里以及砖石下等。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 1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

中华蟾蜍
1995 韩国 (2-2)

绿蟾蜍(European green toad,学名:Bufotes viridis)为漠蟾属(原属蟾蜍属)的两栖动物,分布在欧洲大陆、亚洲和北非。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新疆等地,常见于沼泽水坑、沙漠边缘绿洲以及半咸水。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奥地利维也纳。

在不同的分布地,绿蟾蜍的皮肤颜色和图案亦不相同。背上的点的颜色从绿色到深棕色,有些甚至为红色。大部分蟾蜍的腹部为白色或浅色。

这种蟾蜍吃各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蟋蟀、黄粉虫、小蝴蝶、蚯蚓、飞蛾、甲虫和毛虫。

根据温度和光线的不同,绿蟾蜍会改变颜色,比其他蟾蜍变化程度大。另外,与其他蟾蜍类似,绿蟾蜍的颈部后面有一种腺体,在它受到威胁时可分泌一种毒素。雌性蟾蜍个头大于雄性,一次可产卵9,000至15,000个。它们的长度最大可以达到6英寸,但是能达到这种长度的个体非常罕见。

绿蟾蜍在欧洲大陆、亚洲和北非都有分布。其中在欧洲西南的分布边界在意大利和法国之间。在西班牙只见于巴利阿里群岛。但在早更新世时,绿蟾蜍在最适合生存的伊比利亚半岛却消失了。一种理论认为100万年前突然的变冷时期是绿蟾蜍消失的可能因素之一。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体型更大,更有竞争力的黄条背蟾蜍的出现也可能取代了当时绿蟾蜍在当地的地位。

绿蟾蜍
1963 民主德国 (5-4)

(Cape mountain toad,Rose's mountain toad,学名:Capensibufo rosei)

2020 南非 (4-1)

黑眶蟾蜍(Asian common toad, Asian black-spined toad, Asian toad, black-spectacled toad, common Sunda toad, 或Javanese toad,学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是蟾蜍科下的一种,广泛栖息于农林、低地,城镇内的校园、沟渠等地方。每到繁殖季节就会成群出没于溪涧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发出鸣亮的求偶叫声,并互相拥抱,一时蔚为奇观。由于它较其他蟾蜍更接近人类居住地,而且数目相当多,因此俗语中的癞蛤蟆多指黑眶蟾蜍(在台湾也有指盘古蟾蜍)。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自吻部开始有黑色骨质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睑并直达鼓膜上方,形成一个黑色的眼眶,故命名。体型中等至大型,显现明显的两性异形,雄性平均体长50至60mm、雌性则可达90mm或以上。有多样不同的体色,背部多为黄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布满黑褐色的杂色花斑,腹部则为乳黄色,皮肤粗糙。吻端钝圆,头略宽,上下颔附近均有黑色线,单咽下内藏声囊。眼后有香肠状的耳后腺,鼓膜显著,除头部外全身均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质刺。在受惊吓时除耳后腺会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会分泌出毒液以自卫。前肢较细长,后肢则较粗短,均呈圆形,无蹼而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黑眶蟾蜍
2011 新加坡 (14-10)

(Natterjack toad,学名:Epidalea calamita)。

1963 波兰 (12-12)
1986 英国 (4-4)
1993 立陶宛 (2-2)
1995 爱尔兰 (4-1)
2010 丹麦 (4-1)

(Flat-headed Toad,学名:Ingerophrynus macrotis)。

2014 泰国 (4-1)

(Asian Yellow-Spotted Climbing Toad,学名:Pedostibes hosii)。

2007 马来西亚 (3+1MS-1)

(Fenoulhet's toad, Fenoulhet's pygmy toad, northern pygmy toad,学名:Poyntonophrynus fenoulheti)。

1992 博茨瓦纳 (4-3)

(Paradise toad,学名:Vandijkophrynus robinsoni)。

2000 南非 (10-4)
  • 动物/两栖纲/无尾目/新蛙亚目/蟾蜍科.txt
  • 最后更改: 6周前
  • 青团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