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蟾科

这里所列的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角蟾科动物邮票。

角蟾科(学名:Megophryidae)是两栖纲无尾目的一科,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喜玛拉雅山以东,南至印度尼西亚、大巽他群岛及菲律宾等地。到2008年为止,该科下包括了12个属、共70至100个物种。

角蟾以伪装而知名,特别是栖息于森林中的角蟾看上去与枯叶类似。它们的伪装都相当精细,其中一些的皮肤能够折叠成叶脉状,而一种三角枯叶蛙还有能延伸至眼睛与鼻部的尖锐投影,使其蛙形得以隐藏。

角蟾体长在2厘米至12.5厘米之间,成年角蟾的舌头呈桨形。它们的蝌蚪生活在水中,特别是池塘与溪流中。这些蝌蚪的形态因栖息地的不同而各异。

  • 无耳蟾属(Atympanophrys)
  • Borneophrys
  • 短腿蟾属(Brachytarsophrys)
  • 小臂蟾属(Leptobrachella)
  • 拟髭蟾属(Leptobrachium)
  • 掌突蟾属(Leptolalax)
  • 角蟾属(Megophrys)
  • 拟角蟾属(Ophryophryne)
  • 齿蟾属(Oreolalax)
  • 齿突蟾属(Scutiger)
  • 髭蟾属(Vibrissaphora)
  • 异角蟾属(Xenophrys)

三角枯叶蛙(Long-nosed horned frog,学名:Megophrys nasuta)是一种热带雨林蛙类,角蟾属的一种。

这个物种的体长大约10-12公分。 雌雄蛙的外型完全相同,只能依靠体型来分辨,雄蛙大约只有雌蛙的一半大小,它们浅棕色到深棕色的背能够在森林的底层中伪装得很好。 喉咙的暗棕色和奶黄色延伸到沿腹面的一半并有两个外侧的皮肤皱褶。 鼓室模糊和虹膜呈金黄色。

野生的三角枯叶蛙通常都栖息在热带雨林底层潮湿的的枯叶堆中,昼伏夜出,是标准的夜行性地栖蛙类,它们也秉持蛙类的大胃口,只要能入口的小动物都来者不拒,它们通常都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自动上门,以蜘蛛,小老鼠,蜥蜴和其他青蛙为食,习性比较接近蟾蜍。它们的叫声是响亮的共鸣声,类似金属喇叭声或“HENK”的声音。

三角枯叶蛙通常在溪流繁殖,雌蛙会将卵产于邻近水岸的枯木或岩块下比较隐密的处所,当卵孵化时蝌蚪便可以顺势流入溪水中生活。雌蛙每次产卵约600颗,约一周可以孵化,三角枯叶蛙的蝌蚪嘴巴外型与一般蝌蚪不同,呈漏斗形,平时直立的悬挂在水面上或岩石边吸食浮游生物,孵化后的蝌蚪在水中生活约45天就可以变态为成体上岸。

三角枯叶蛙
2007 马来西亚 (3+1MS-2)
三角枯叶蛙
2014 泰国 (4-3)
  • 动物/两栖纲/无尾目/中蛙亚目/角蟾科.txt
  • 最后更改: 5年前
  • 青团00